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模式

来源 :教书育人(学术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rn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在指导思想上已形成一种模式,即“管、卡、罚”.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化趋势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它给新世纪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给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现今的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提出了德、智、体、美、劳等心理方面的具体要求,根据当今大学生面临的历史使命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更对人才提出了具有创造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竞争与合作意识、法制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博才取胜的意识等等.这些目标光靠学生埋头苦背、考试及格是难以实现的.它需要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德育正是为此提供保证和基础.
其他文献
教育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守护着别人成长,同时自己也在成长.教育是一种有趣的生活,但愿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我是一个能够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的老师.rn工作十年来,我一直从事
目的探讨影响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尤其是脑白质疏松(LA)与脑出血(ICH)预后的关系,为临床预测转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登记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附
有调查表明,90%以上学生都知道在公共汽车上:要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但真正这样做的只有40%左右.更有一种现象,一些小学生看地方、看人施行礼仪,如在校内彬彬有礼,出了
随着现代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而这一任务的完成有赖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与革新,特别是有赖于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青年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创造者,不仅应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还应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成为社会主义精
1.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与定位rn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以及师范教育结构层次的调整,师范教育体系从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最终向一级师范过度,使师范教育的重心逐步上移,以提
我国特殊的时代背景rn在高校学生文化群体中,大学生对社会文化变迁极为敏感,对各种文化的价值有其自己的基本看法和总的观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中西文化、现代文化与传
师范院校是中小学校教师的摇篮,师范生的素质优劣直接决定着中小学校新教师的素质,所以加强师范院校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中小学教育教学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这种条件下人们普遍把升学率看成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尺码.在实际操作中,基础教育几乎完全被应试教育所左右,教育从
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有的人却将提高学生素质简单看成是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兴趣小组,甚至认为只要演讲协会、舞蹈分队、戏剧社团一成立,就可以高枕而卧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