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 游戏 建构 创造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e8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创造力是早期教育的目标之一。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更新、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思路或产品的能力”。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建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在建构游戏中,幼儿通过建造、接插、组合等方式,充分发挥想象,模拟造型,能非常有效地培养起探索精神与创造力。我园从2013年起参加了由“邦宝玩具”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合作开展的“建构游戏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课题研究。研究证明,孩子们通过建构游戏,各方面能力和个性品质都得到了较好发展。本文根据我园的实践研究,谈谈如何在建构游戏中开发和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问题。
  一、提供丰富的刺激,帮助幼儿积累建构游戏的经验
  建构游戏与绘画、语言及其他游戏活动不同,它是一种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形成诸如数量和空间概念、对称、均衡、色彩和谐等造型能力和其他一些相应简单技能的活动。要想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最大程度地表现出创造力,就必须先丰富幼儿的生活,扩大幼儿的眼界,增长幼儿的知识,让幼儿能够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为此,教师应多带幼儿参观、游览,多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生活环境,并引导幼儿学会区别物体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以及物体的组合关系与色彩搭配等。例如,在组织“住宅小区”建构活动之前,教师先要求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家庭所在的社区,知道楼房、体育活动场地、绿化带、商场等建筑物或公共设施的名称,并仔细观察每一个物体的艺术造型、色彩搭配、空间组合等。构建活动开始时,教师先鼓励幼儿把自己看到或了解到的信息与同伴交流分享,如共同观看自己拍摄的照片等,以丰富孩子们的经验。结果,孩子们搭建出来的住宅小区充满了创意。比如,楼房的形状有圆柱形、金字塔形、长方形等,结构有对称的,也有不规则的。艺术造型和风格非常丰富,有城堡式、别墅式、宝塔式等。色彩调配更是各具特色,没有一件作品是和其他作品一个样的。可以说,之前丰富的经验积累,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从而让孩子们发挥出了强大的创造力。
  二、鼓励幼儿自由操作,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造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且与动作体验紧密联系,建构游戏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动手操作并不是单纯的模仿,惟妙惟肖也不是评价幼儿建构能力的主要标准。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为此,我们在组织幼儿开展建构游戏时,总是让幼儿自主确定活动主题,并让他们自由组合,自主选择游戏所需的材料,以创造性地表现物体的造型。例如,在搭建“飞机”时,幼儿按照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设计飞机造型,动手搭建,各组创作的作品都表现得大胆、夸张、新颖、独特。如,有的把飞机的机翼做得又大又长,有的把机舱做得很宽,有的给飞机加上了螺旋桨,体现出了成人难以企及的表现力和想象力。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将他们创作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飞机”摆放出来,供大家欣赏,并请幼儿把自己的创意告诉大家,既丰富了幼儿的审美和生活经验,也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们投放了充足的“邦宝”积木建构材料,还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探索多种材料的综合使用,如,创造性地利用废旧物品。为此,有幼儿把饮料瓶当成了车轮,有幼儿则拿来做楼房柱子、火车车厢、邮局信箱甚至家庭用的垃圾桶等。
  三、激发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促使幼儿创造的动力经久不衰
  建构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建构游戏中都会表现出旺盛的创造力和求知欲,而好奇心是这一切的钥匙。从小班开始,我们就努力通过建构游戏培养幼儿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小、中、大班都有建造房子的建构游戏,但小班幼儿由于建构经验较少,游戏水平较低,开始搭房子时,往往会把积木一块一块地往上放,结果没垒多高就倒下来,幼儿因此常常会对搭房子这个建构游戏失去兴趣。为此,我们带小班幼儿去观看中班幼儿建造房子。当小班幼儿看到中班幼儿把房子搭出很多花样且越搭越高时,个个露出羡慕的神色。“他们的房子怎么搭那么高都不会倒下来呢?”带着这个疑问,教师再让幼儿尝试搭建,这时幼儿的搭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到了中、大班,教师常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事物,例如,欣赏世界各地著名建筑的图片,感受不同的建筑风格,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把这种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转化为参与建构游戏的兴趣和持久探索的动力。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所支持的兴趣通常能持久,而持久的兴趣能激发幼儿不断探索、创造的欲望,增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在建构游戏中获得更多关于艺术造型、空间组合、数形概念、色彩调配等方面的朴素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在建构游戏中加强个性品质的培养,促进幼儿情商与创造力同步发展
  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创造力,也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即所谓的情商。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建构活动时,重视幼儿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个性品质,为其创造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首先,我们要求教师在幼儿开展建构游戏时,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即让幼儿自己动手,大胆探索、想象,独立解决遇到的困难,相信幼儿自己一定能做好。这样,幼儿大胆、独立、自信的品质就在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了。其次,我们强调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设计和指导幼儿的建构游戏活动时,注意分解任务,提出协作要求,以引导幼儿学会分工合作,并分享团队成果。再次,我们时时注意鼓励幼儿不怕困难,不断尝试解决困难,既注重引导幼儿明白创造的过程是艰辛、曲折的,也帮助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以促使幼儿养成百折不挠、坚定不移的品质。
  陶行知先生说过:“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可充分利用建构游戏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创造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大班上学期关于秋天的主题活动中,有孩子带来了一些胡萝卜苗。在活动室外走廊的西侧,从一扇小门出去,可以通往室外的大露台。大家决定,把露台利用起来,打造成一个菜园,孩子们给菜园取了个名字,叫“彩虹蔬果园”。在那里,孩子们自己播撒种子、种植蔬果、收获果实,继而制作成各种美食。他们还收集了一些关于种植和饮食方面的书籍带到幼儿园,如二十四节气系列绘本、植物手绘图鉴等。于是,教师在走廊西侧“彩虹蔬果园”的入
【摘要】成长问题作为一个文学主题,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也具有悠久的创作传统。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视角,分析了《遗产》这部小说的叙述者菲利普罗斯的成长轨迹,见证了他从一个反叛犹太文化的少年逐步成长为理解并接受犹太文化到最后视犹太文化为其生命之源的成年人。  【关键词】《遗产》;菲利普罗斯  【作者简介】靳丽红(1980.06-),女,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
我往信封里装一张纸,  信纸上什么字也没有写。  信纸里只包一片柳叶,  能让你闻到春天的气息。  写上你的地址,  写上你的姓名,  找到那绿色的邮筒,  我邮出了我的信。  你收到我的信,  你会打心坎里高兴。  一个朋友惦念着一个朋友,  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  你一定会立刻给我回信!  你也不用写什么,不用写信,  就往信纸里包上一片羽毛,  我一拆信就能听到鸟雀的欢叫声。  (选自《
对于初中生而言,探究性实验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与思考问题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实验材料、设计的问题等应贴近学生生活。我以水为载体,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研究水流漩涡流动的方向、水流动的黏性等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卫生间里水流漩涡的秘密  在卫生间里洗完脸后,放掉洗脸池中的水,当水快放完时,水流会产生一个漩涡,而且总是朝一定的方向流动,浴缸、马桶中的水也一样
有一天,风要出去旅行。他高兴地走出家门,走着走着,看见孩子们在放风筝,没有风,风筝飞不起来。于是,风轻轻地吹了一口气,风筝全飘上了天。孩子们开心地喊:“太好了!有风了!”风听了,又猛地吹一口氣。“台风来了!救命啊!”孩子们哭喊着。风低头一看,下面一片狼藉,风自责地走了。  指导老师 艾 珍  杨鹏点评:哎呀呀,好心办坏事,这股风不能控制自如,修炼还不够啊。
两成有问题  日前,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特聘教授尹邓安对2000余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和辅导,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两成小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也就是说,5个小学生里面就有1个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五分之一啊!  尹教授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情绪和交往三个方面。  学习:缺乏兴趣。  尹教授提供的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各年级均超过国家规
真情是放学后妈妈为你端来的饭菜;真情是下雨时爸爸为你送去的雨伞;真情是需要时同学递给你的橡皮;真情是摔倒时老师给予你的鼓励;真情是电梯口、楼道间的一个谦让;真情是见面时的一声问好;真情是……生活处处有真情,人间最美是真情。  这一期本栏文章围绕“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间真情,表达了作者对真情的独特认识、理解与感悟。阅读这些文章,既能深刻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
机器人童车  石依依 易岳华 陈水清 谢玉玲    市场里购买的童车只有手推的,大人们长时间推着车,既费力又枯燥。能否发明一种新型的童车呢?如果能发明一种机器人拉车,而且车上又装有音像设备,大人只要轻松地操持一下,大人、孩子可同时欣赏观看美妙的音、视频,使带小孩变为一种轻松愉快的事情,那真是其乐融融。  该项目由机器人、遥控器、控制器、12伏蓄电瓶、方向控制器、车身、可视移动DVD、小风扇、小灯、
作为一名一线科技创新教师,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息息相关,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以定势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这三种常用的创新思维为例浅谈一二。   一、定势思维   创新思维要求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视角、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所以有意识地突破定势思维是创新的前提。   定势思维就像一个无形的方框,将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囿
父母都渴望寻找类似这样一个让孩子成长的地方:  那里空气洁净,风景秀美;  住所的后院有一片丛林,可以给孩子盖一个树屋;  住所的前面有清清的河流或湖泊,天鹅、野鸭在水面上自由游弋;  不远处有座小小的山峰,春天可以踏青,冬季可以滑雪;  城市不大,既有历史和传统,又有创新和活力;  街道很古老,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店、餐厅,也有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当然,少不了特色书店;  离家5分钟路程就是幼儿园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