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特色学校美术与语文综合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i1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特色学校借助语文和美术的相关性和共通性,对学科间的整合途径进行探索。基础课程将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提高整体使用效率,增强两学科的课程功能。通过语文与美术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应用,开发综合课程,形成多元化特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美术;学科整合;途径研究;增益学科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强调:“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推进学科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学科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深远的发展空间,是课程改革的亮点。特色学校语文和美术是关联性最紧,综合性最强的两个学科。从二者的渊源和培养多重能力的标准上看,高中语文和美术有共性特征,采用独特教学方式予以渗透和作用,对于语文和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一、借用语文课程中的美术符号,培养文学作品感受力
  (一)从汉字和图画的关系上,解读汉字的形体之美
  字之初,本为画。从造字法的发展看,汉字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借形表意。《中国书法之美》中说“汉字因书法而有无限生动的形式之美,书法因汉字而有无比丰富的内涵之美”。“书法工作室”很好承担了语文课和美术课的对接功用,学生通过书法了解独特的汉字文化、民族文化,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以美术作品的赏析形式加深鉴赏
  以美术作品的赏析形式,对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进行思想和艺术的鉴赏。意境是中国美学的特有范畴,鉴赏诗歌是由“境”及“意”的分析过程。意象的分析,可以借鉴绘画的创作方式,从形态、颜色、动静、虚实、远近、主次关系等美术元素中,快速把握意象特点,体味意象之美。美术学生可以在二度创作中完成对风景之美、情感之美、生活之美的渐进式理解。
  绘画美是散文美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散文家也是画家,如席慕蓉、丰子恺、吴冠中等。画家特有的观察事物角度,独有的认识视野,精到的绘画语言使他们的散文充满了丹青之功、重彩之色和天然之趣,此谓“画者文之极也”。
  戏曲中的“留白”,小说描摹人物形象中所用的“工笔”,均为绘画艺术的典型手段。语文课在赏析不同体裁的作品时,可以借助这些鲜明的美术符号,通过因文作画的方式来完成对文意的解读。
  (三)借鉴美术生活速写、色彩画的观察和再现方式
  借鉴美术生活速写、色彩画的观察和再现方式,写写景散文、抒情小品、时事短评等。生活速写强调对生活的观察、对细节的把握,色彩画强调对颜色的主观表达,风景写生课与作文教学同步进行。如一段写生归来后的文字:“自上而下,天地村落都被灰色笼罩,我曾错误地认为灰色代表着萧条破败,这刻看来灰色恰是丰富、饱满、厚重的颜色。阳坡的浅灰到阴坡的深灰,再到最远处夕阳返照来略微带些亮色的紫灰,既壮实又妩媚,大山的结实、沉稳、美丽正显露在这一路变幻的灰色调子中。”这里面运用的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的观察方式和对色彩细微变化的精准把握以及对风景的主观性理解与表达,正契合了美术生活速写和色彩画的绘画理念。
  二、美术课程中的语文元素,培养学生对画面的创造力
  (一)基础课教学渗透文学元素
  在基础课教学中渗透文学元素,如画面感、细节、情节、意境等,使美术作品更加细腻生动。一个好的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帮助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的同时更能欣赏美术作品。大师作品中的美是可以用文字来描述的,达.芬奇《蒙娜丽莎》神秘微笑的描述,凡·高《向日葵》的不同体会,莫奈作品的畅想都能变成优美的文字。教师在教授绘画技巧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视觉美中找到表达的语言美,在优美的文字中看到静美的画面。
  (二)风景写生同时可以景寄情,移情写作,抒发心得
  风景写生课是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认识自然的重要过程。在风景课教学中增加“文字表达”,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技法、画面美感、作品意境等方面写出作品分析,了解学生对风景画的认识程度,再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
  (三)美术欣赏与美术评论相结合,提高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
  在欣赏课教学中,可以阶段性、有针对性地让学生由浅到深写画评,比如:给一段散文、一首诗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作画,比如余秋雨的《胡杨林》、冰心的《小桔灯》等;古诗词的“长河落日圆”“半江瑟瑟半江红”等,通过一系列的文学艺术实践,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综合课程开发——依托美术工作室和学生社团,开展第二课堂
  基于语文和美术基础课相互穿插、渗透,美术学校依托专业优势开发综合课程,强化两个学科的融合,使二者的审美功用得到增益。如张家口市第二中学创造性开设六大工作室——书画、摄影、动漫、版画、雕塑、创意;创办学生社团——“淺草”文学社、“思齐”书画社、“雅风”摄影社。工作室和学生社团是语文和美术基础课程的有力补充,是“走向室外”的语文课与美术课。综合课程实现了语文与美术二者间的深层结合。
  相互借取学科资源,将二者融会贯通,形成多元化、多维度特征,提高整体使用效率,增强两学科的课程功能。语文与美术学科综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应用,为全面走向学科综合获取经验,这是宏观育人教育观下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鲁文忠.中国美学之旅[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附 注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美术特色学校美术与语文综合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506140)。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大大缩短了岗前试用期,节约了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本文将以“校企合作”双方中的“企业“为研究对
人类的牙齿是担负着咀嚼功能的器官,同时也具有发音、保持面部美观协调和言语的功能[1]。一个人的恒牙可以根据在牙列上的位置和功能分为前牙和后牙。相比较后牙,前牙在美观
换茬如上粪。 茬子换好,米麫吃饱。 (呼图壁) 洋芋地,要换茬,年年连种长不大。 麻子地,不换茬,长下麻桿剥不出麻。 (巴里坤) 勤倒茬,多倒茬,庄稼地里出金塔。 苜蓿地里种西
【摘要】课堂上的教学有效性对教学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響,目前,我国的专家学者,对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有效性有很多  见解,但是很少有学者研究如何有效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尤其是小学时期的阅读,它会为学生日后高年级甚至一生的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资源的利用率也不断攀升.随着资源的不断减少,我国也在大力的宣传绿色环保的理念.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建筑业也对绿色环保十分重视,绿色建
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在任何职业、任何工作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流程能把所做的工作真实的反应出来,并能通过这一流程及时查漏补缺,在后期遇到同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是当前建筑物常见的质量问题,为了提升建筑物质量,保证居住者良好的居住体验,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从混凝土
1974年10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麦类赤霉病科研协作会议。从会上交流的经验来看,目前我国赤霉病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新的进展。 上海市青浦县徐泾公社第八生产队开展以栽培管理
开展多文本阅读,需要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扩大课堂的阅读容量,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单元整组多文本阅读教学是重要保证.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