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新宠儿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49176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尼葡萄玛瑙和阿拉善戈壁滩中的玛瑙相似,也是火山喷发及地壳挤压、变动的产物,不同的是阿拉善的葡萄玛瑙产在戈壁滩,深藏于玄武岩的空隙且被白粉状高岭土所包裹,个头有大有小。而印尼葡萄玛瑙主要产在山坡地,被泥土所包围,珠子都不大,个头也都不大,但色彩丰富。
  以前,葡萄玛瑙是内蒙的独有石种,由于形成条件十分苛刻,产量非常稀少。内蒙葡萄玛瑙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形成于火山口附近的大型空洞中,硅胶热液无法充满整个空间,即以某一质点如砂粒、泥块、水滴凝聚成珠状、球状或水滴状,后来者附着于先期形成的珠体上,或悬于洞顶,或长于洞底,或挂于洞壁,越长越大,形成串串葡萄状。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岩洞被粘土充填,因此,葡萄玛瑙多埋于土中,也很好地保护了它。
  印尼葡萄玛瑙的出现,在石界中掀起了一个抢购高峰,它具有雅石特有的奇、形、异、状、景观、人物、动物……千奇百怪。又有宝石般的迷人质地,在太阳光下会呈现蓝色或紫色光芒,非常迷人。
  据接触较早的藏家石万贺说:“他认为选印尼葡萄玛瑙首先要具备质、形、色,且珠子越大越紫越漂亮,但赏玩也是多角度的,印尼葡萄玛瑙形成的景观也很漂亮,但有造型的珠子一般都较小,只要买家能接受也可以,不一定要以质为主。”
  亲自去过产地的洪文进表示:目前石界新发现的石种就属印尼葡萄玛瑙漂亮,比内蒙的色泽漂亮,比外蒙的多彩。论型,什么形状都有;论质,很水润;论色,透润又多彩。就算是表面粗糙、没珠子的,也都有颜色,有很多不同的质地,在现场喷洗就可显现出来。进入产地时,每个警察都要配刀或枪,石农遇到警察就会跑,我却曾去警局和他们聊天,隔天他们还请我吃饭,因为我具有开挖所需的全部证照。
  石农在山里挖出来葡萄玛瑙,有些当场就卖掉了,有经验的下山时才卖,就能多赚一手,也有些觉得漂亮的会自己买回家喷洗,还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当地的盘商也只能在山下等。印尼葡萄玛瑙矿脉到底有多深并没人知道,只是挖太深出来的并不漂亮,洪先生和台湾石界的郭老师曾猜测:印尼葡萄玛瑙应是几亿年前形成,树叶掉落后因酸雨酸化,渗到地底下,把玛瑙原本的外层腐蚀掉,留下现在的样子,因为玛瑙本身不怕酸也不怕碱,有些葡萄玛瑙表面还有硫磺矿附着在上面,如果附着位置得当会增加美感,使石更漂亮,反之就影响美观。有些平板的沁了绿色,但只有几个小区域有发现,实际数量极少。
  印尼葡萄玛瑙在产地是怎样挖出来的?
  印尼葡萄玛瑙本身都是独立矿(图1),个头不大,每颗石头都有不规则的变化,所以寻找要很有耐心。图2中,身边的细铁棍是寻找葡萄玛瑙的必备工具,洞壁上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小洞就是铁棍扎出来的,如果碰到硬物就知道是葡萄玛瑙,便开挖,好坏没人得知,只有洗掉附着土才能知道,有些喷洗后的葡萄玛瑙身上有圆圆白白的伤,就是用铁棍刺到留下的(图5)。在这里挖葡萄玛瑙全看运气,有时一天也挖不到一颗,有时一天挖一堆。图3就是挖到的葡萄玛瑙原石。挖出来的葡萄玛瑙,直接绑在木棍上挑下山(如图4),这样的葡萄玛瑙会非常完整。也有些会很多颗装在麻袋里搬运下山,过程中常相互碰撞,容易造成损伤。几乎很多葡萄玛瑙都要挖出几米的深洞,在无任何的保护设施下,真是危险又辛苦(图6、图7)。
  后续预告
  印尼赌葡萄玛瑙新体验
  下订单没货,买到却被换货
  印尼葡萄玛瑙是矿石?雅石?玉石?还是艺石?
  到底要不要喷砂洗过?
  印尼葡萄玛瑙能否进展场比赛?
其他文献
顾默修,影像艺术家,旅法多年,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业余爱好收藏。  毕减索者,盖毕加索创作后期由繁而简,由绚烂而至平淡之意。人生由做加法,而至做减法,赏石亦是如此。  在上一期文章中,我们梳理了古典赏石的几种样式,在这一期中,我们来谈一谈古典赏石的表征。  表征的范畴  今天,在赏石界,提到“瘦、皱、漏、透”这四字真言,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每一个玩石头的人来说,这四字真言都是必经的洗礼。但
期刊
一个土豪朋友兴致勃勃,来看我的石头。“哦,这是个老头儿坐在那钓鱼”,“这个好,是个美女”,“那是个小树林,还有条路”……朋友悟性好,不少石头都“看懂了”。我不由得感叹,以这水平入石市,花个千八百万,不就又一个“大师”诞生了!朋友也越发得意,在我的石头们面前指点江山,脸上挂着“你们所说的博大精深也不过如此”的笑容。  “石头是发现的艺术”,真是句极有包装水准的话。毕竟先贤说了“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
期刊
奇石连环画
期刊
1990年夏天,台湾教育厅福利会总干事赖智民对我说:“教育厅每年暑假都会为教师举办暑期活动,可是我们已经没有什么新奇项目了,想请您来替他们办个觅石活动,您说怎样呢?”我一口就答应了,并立即着手写出了计划书:周六上午报到,下午上课,晚上联谊,第二天觅石,第三天欣赏、研讨,然后是惜别会。计划聘请讲师,决定上课、住宿地点、准备两部车、预定名额80名……等到一切都准备就绪,便开始报名。没想到活动一公布,立
期刊
欧冶子得玄黄石九百九十九方,取第九、第四百九十九、第九百九十九三方,三年剑成,玄黄石封存。大宋绍兴二十二年,朱子上湛卢北岭,寻得玄黄石九百九十六方,皆过火成釉。朱子垒玄黄石筑湛卢吟室。翌年,朱子赴任,石室抛荒湮没,又经年洪水,崩于冷泉崖下,入湛卢河……  黄白黑又去清凉寺,上回观荒长老给的名单,第一个上山找玄黄石的,是他最陌生的人,西汉初年的无诸。作为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经营闽越国,率闽越人参与秦
期刊
既不需要人工书写,也不需要人工镌刻,是自然形成的具有书法意味的汉字或线条构成,也就是说是长在石头上的书法。  一开始想用“石头上的书法”这个题目,后来感觉这个概念太模糊,涵盖面也太广,比如,历代名家碑刻、名胜古迹题字、墓志铭,还包括当代人建造的现代碑林等等都属石头上的书法,但这些都是人工书写和镌刻上的,不是我要表达的范围。我要说的既不需要人工书写,也不需要人工镌刻,是自然形成的具有书法意味的汉字或
期刊
玺谓之印,古时通曰“玺”。玺从土从金(秦统一后为“玉尔”),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古有言:“石之美者为玉。”这方石通体赤金色,石形周正,纽部似虎首。按规制,皇帝、皇后的玉玺才能“纽用螭虎”,如此这方石藏者名之以“玺”,“石”至名归。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玺也好、印也罢,都是身份的外延,见玺如君临、见印如面。“无玺书则王言无以达四海”。数年前读《十翼》之《文言》时恰逢美展中携誉而归的
期刊
人的精神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生的愉乐存在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中。自然界有序地循环,奠定了赏石文化基础。此Logo采取传统水墨山水写意画风格,利用现代抽象对比,象形符号手段,构成多元素的视觉冲击效果;黑色上部为两座比例不等连接成M形状的山石;由于山石的存在引出了水的延伸,关键在于其中一处峰顶做了“人”字形的突破,构成了人与山水的自然关系。两峰连接暗喻群峰叠嶂,有崇尚自然、寄情于山水、怡然
期刊
《尚书·禹贡》载,青州产铅、松、怪石。《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历史地理文献,《禹贡》的作者据考应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士托名大禹所作。战国时,青州属齐国,魏国人写书知道青州这个地方出产怪石,可见,青州怪石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至少名声从齐国传到魏国了。  《尚书》又载:“泗滨浮磬”,说的是灵璧石。磬是一种古老的乐器,也是一种礼器,高悬庙堂之上。泗水之滨出产一种会唱歌的石头,很奇异。  一部《尚书》,
期刊
与石结缘已有20载,偶然机会在石友摊位借读《石道》,悉知《中华奇石》创刊。冠名“中华”之杂志,皆是国家级,必有分量,内容必定丰富,印刷肯定精美。因我是一位从医五十余年的骨科修复整形外科医生,长期阅读中华医学系列文献杂志期刊亮丽,图文并茂。  我爱《中华奇石》,从创刊号起,如珍藏奇石一样,阅后把它珍藏在书架上,保存完好整洁,真正做到如《中华奇石》100期主编陈西先生所赞“奇石不尽,赏石不尽,文化不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