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地球之肾”,我们在路上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_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散布着一片片湿地,宛如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绿宝石,滋养着周围的万物。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但是,由于气候变化和曾经的大规模开荒造田,近几十年来,新疆湿地不断萎缩退化,环境功能与生物多样性逐渐衰减,面积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80万公顷降至148万公顷,湖泊面积也从1.2万平方公里降至7000平方公里,而且盐化程度加剧。
  2012年5月28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草案)》。年内,这个条例有望正式颁布。这预示着新疆湿地保护将迈向新阶段。
  渔乡“拍客”的心愿:
  重现往日的生机和美景
  在新疆北部,发源于阿尔泰山东段的乌伦古河奔流而来,绵延800多公里,最后注入乌伦古湖。蒙语中“乌伦古”为“云雾”之意,可见其水域宽广,浩渺无边。福海县便是因为乌伦古湖湿地福泽一方而得名。
  这是5月下旬的一个傍晚。
  夕阳西下,暮色里的霞光从天际弥漫开来,乌伦古湖宛如一幅巨大的金黄色调的油画:水草静美,白柳伫立,湖苇幽深,水天一色。天鹅和其他水禽悠然飞舞,不时在湖面上划出一道道金色涟漪。
  透过眼前的相机镜头,王勇静静地凝神于眼前的情景。而这场景他已经看了十多年,拍了十多年。在他看来,这是大自然呈现的最美的生命形态,是大自然用特有的方式与人类进行美妙对话。
  王勇是福海县职业高中的一名教师,也是一名风光“拍客”。1958年,王勇的父亲从江苏支边来到新疆,成为福海县国营地方渔场的职工,工作就是在乌伦古湖上打渔。乌伦古湖水域面积约1035平方公里,是全国十大内陆淡水湖之一,盛产贝加尔雅罗鱼、东方欧鳊、白斑狗鱼、鲫鱼、鲤鱼、河鲈(五道黑)等20多个鱼种。
  在王勇儿时的记忆里,乌伦古湖里的鱼似乎捕捞不完。“湖里的小白条、五道黑多得很,在湖里随便拉一张渔网,鱼就会往网里撞。”王勇说。资料记载,1958年福海县国营地方渔场成立,当年从东北引进两条冰下大拉网进行冬捕,最多的时候,一网捞出过80多吨野生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乌伦古湖平均年产鱼量约占当时全疆的一半。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乌伦古河河水入湖量逐年减少,近年甚至出现断流现象。加之年均蒸发量高达8亿立方米,乌伦古湖水位下降,面积缩小。2007年,福海县境内乌伦古河断流164天;2008年断流长达182天;2009年几乎全年断流枯水状态。仅2007年至今,乌伦古湖水位下降了1米左右,湖水贮量从113亿立方米降至89亿立方米。
  入湖水量逐年减少甚至出现断流,直接导致乌伦古湖溯河产卵的土著经济鱼种贝加尔雅罗鱼、高体雅罗鱼等丧失了洄游产卵通道,种群数量锐减,成为濒危鱼种。
  河狸是在乌伦古河繁衍生息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6年调查显示,乌伦古河福海河段有河狸35窝,一百余只。由于下游河段断流,河狸栖息地面积缩小,目前河狸仅存9窝50只左右。
  断流还造成乌伦古河流域森林、植被退化,草场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绿洲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1996年,已经当了教师的王勇开始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他专门买了相机,用镜头记录乌伦古湖的风光和那里的鸟类。这当中,他对乌伦古湖天鹅情有独钟。冬去春来,乌伦古湖水草枯了又绿,天鹅去了又来,王勇年复一年地记录并发现着其中的变迁。作为渔工的后代,他也时刻关注着乌伦古湖渔业的复兴。他告诉记者,近年来福海县建立了土著鱼种繁育基地,实施人工繁育保护,同时将每年4月至7月定为乌伦古湖禁渔期,禁止捕捞。这些措施促进了渔业的恢复和发展,去年福海县渔业总产量达到5000吨。
  为了恢复乌伦古湖湿地的自然生态,福海人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实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引进其他水系补给乌伦古湖水量……但是,修复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让王勇感到欣喜的是,今年3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福海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这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间,这个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的著名湖泊湿地的生态系统将逐步得到保护和修复。在申报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过程中,王勇积极参与其中,提供了多年来拍摄的很多有价值的图片资料。
  “我祝愿乌伦古湖重现往日的生机和美景。”王勇告诉记者。
  湖泊消失的警示:
  湿地保护面临严峻形势
  2007年,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项目通过国家林业局审批,这是新疆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今年3月,国家林业局又批准全国14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工作,其中包括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拉里昆国家湿地公园、博斯腾湖国家湿地公园。
  目前,新疆共设立国家湿地公园11处。无论从数量还是从面积看,新疆国家湿地公园在西北名列第一,在全国处在前列。
  对此,自治区林业厅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诚意并未感到轻松。在他看来,这恰恰从一个侧面说明新疆湿地生态保护面临严峻形势。
  让我们来看看新疆几个著名湖泊的现状。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总面积为1600平方公里。它既是开都河的尾闾,又是孔雀河的源头,灌溉着孔雀河流域万顷良田。同时,它还是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的水源地。环博斯腾湖芦苇面积达60万亩,芦苇年储量20万吨,是全国四大苇区之一;湖内有198种鸟类栖息、繁殖。2002年,博斯腾湖的水位一度达到历史高位,但现在,博斯腾湖水位已下降了将近4米,正在逼近最低水位警戒线。
  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艾比湖,目前也正以每年减少30平方公里的速度萎缩,湖水面积已锐减至530平方公里,已经有1500平方公里的湖区变成荒漠带。据环保部门测算,每年在艾比湖流域刮起的含盐粉尘多达480万吨以上。艾比湖湿地的急速萎缩,使得湿地周围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再把眼光转到首府乌鲁木齐。作为乌鲁木齐重要的水源地之一,柴窝堡湖每天向乌鲁木齐市供水约20万立方米。但随着城市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柴窝堡湖已不堪重负。10年前,柴窝堡湖湖面面积约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6米。但目前,柴窝堡湖湖岸后退达20米,湖面面积减少了近10平方公里。同时,周边湿地减少了约350平方公里。   历史上,因为罗布泊湿地的消失,罗布泊地区变成了“死亡之海”。1972年,罗布泊最后干涸。艾丁湖1950年面积约100平方公里,1987年后成为季节性湖泊。玛纳斯湖1959年面积约550平方公里,1974年消失,2000年又出现小面积水面。
  6月4日,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全疆沙化土地正在以每年82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多亿元。
  新疆是我国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风沙危害最严重的省区。据统计,目前全区沙化土地面积达到74.67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44.84%,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3.13%。
  专家认为,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很多,但在诸多原因当中,湿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及其功能的急剧减弱,是沙化土地扩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意义深远的转折:
  从“垦荒者”到“保护者”
  “这块地我去年种的油葵,因为要建湿地公园,今年就退耕还‘湿’了,县上每亩地给我补500块钱。”5月30日,在玛纳斯县广东地乡小海子村,村民王振福指着面前的一处“荒地”告诉记者。记者看到,面前的这块土地面积大约十几亩,地上已经生长出了红柳等植物。微风中,红柳枝条摇曳,不时有小鸟飞来栖息。
  王振福说,很早以前,这块地是水库旁的荒滩,后来水库水位下降,村上就把这片荒滩开垦出来,并经土地管理部门确权为集体耕地后分给了村民种植。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湿地都被当作“荒滩荒地”开垦。但如今,人们开始意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一些人开始了从“垦荒者”到“保护者”的角色转换。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刘允会介绍,去年3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从去年开始,玛纳斯县已投资近1000万元进行保护建设。其中的一项工作,就是将湿地公园规划区内的耕地,分批完成退耕还“湿”。目前从湿地里已退出耕地600多亩,退出放牧牲畜上万头只,仅此一项,县财政就要支出上百万元。
  “单纯从眼前经济利益看,似乎得不偿失,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将是一个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玛纳斯县委书记王久忠这样对记者说。
  “现在可以说,新疆湿地保护正在向纵深拓展。”李诚意说,从国家层面讲,国家林业局对新疆申报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大力支持,只要符合政策条件,数量上不封顶。从自治区层面讲,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即将出台。湿地保护从此将有法可依,这对加强湿地保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他文献
梅花刀是奇台县的一种很有名的刀具,一直有着“双梅花,三天不磨铛一下”的美誉。它锋利无比,经久耐用,为不少人所钟爱。  然而,梅花刀作为人们公认的地方品牌,却有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一百多年的变迁,记录着一个维吾尔族家庭三代人的辛酸与悲喜。    “天”字刀的流变  梅花刀的前身是“天”字刀,出自解放前古城子犁铧尖兔儿桥巷一个身材粗壮的维吾尔汉子塔里甫之手。他专以打镰刀为生,由于手艺好,刀的质量
期刊
从中国东部繁华的家乡到中国西部偏远的乡镇,许晓艳首先面对的是饮食生活习惯的碰撞,现实告诉她,美好的愿望只能在文章里体现,而现实生活的苦累是不折不扣要体验的。  有一个女孩,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对遥远的新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瀚海沙漠,那大漠孤烟,那绿洲雪山……新疆的一切都让她神往,前辈祖先建功立业的事迹更让她热血沸腾,她希望能去新疆看看,情愫一经萌芽,往往会长成参天的大树。当她上了大学,去新疆成了
期刊
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对创业感兴趣的占81%以上,其中近30%的大学生表示希望通过互联网直接创业。然而,大部分大学生网上创业都处于亏损状态,专家提醒,网上创业选项目需注重差异化。  刘谦带来的网络商机  刘谦的魔术表演在全国掀起了一阵“魔术热”,这可乐坏了当时中国计量学院大三学生小施。因为他不仅是一个魔术爱好者,而且还开办了一个魔术网站,在展示推广魔术表演艺术的同时,出售魔术道具和教学录像。这段时
期刊
没有专业的摄像机,没有专业的道具、演员,甚至没有资金,在微电影《曾经的校园》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了创作者的那份真诚所带给我们的感动,更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梦想的坚定和执着。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它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息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因其放映时间和制作周期短、投资小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那些梦想成为影视工作者的年轻人的喜爱,这其中不乏一些在校的大
期刊
“创新要把握美食时尚,当然创新也不是天马行空的想像。创新菜要有长久的生命力,必须以传统为基石,否则创新只能是昙花一现。”昆仑宾馆南楼行政总厨徐勇明说。  徐勇明,40岁,从事厨师工作20多年,目前任新疆昆仑宾馆南楼行政总厨。  在南楼后堂见到徐勇明的时候,他头上戴着高高的的厨师帽,胸前佩戴着总厨的标志——“金领”,他正在细心地指导厨师烹饪菜肴。当听说记者要来采访关于新疆美食方面的内容,徐勇明愉快地
期刊
她通过5年的电视剧表演经历,完成了一个业余演员到专业演员的蜕变。无论遇到什么角色,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她都用心去演绎,只为了把自己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电视荧屏呈现在观众面前,她的名字叫李文玲。  一位表演艺术家曾经说过:“优秀的演员会在角色中探索自我,在自我中体现角色,使二者融合,真正高超的表演艺术可以使演员与角色高度统一,达到‘我就是’的艺术境界。”  很多人都曾经有过做演员的梦想,但
期刊
我们每个人总习惯把學校的老师称之为“老师”,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也会遇到很多除了學校以外的“老师”。新疆人力资源學院段晓红副院长说:“教育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问题,而不是某一环节的问题,它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才是最好。传统观念上,对老师的狭隘定义是‘學校的老师’,其实老师的广义定义是‘对一个人能起到教育作用或引导作用或启发作用的人’。”    “能者为师”    郭娇
期刊
每一个老师都是佰乐,老师应当看到学生的闪光处,并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道路。  教育家陶西平先生说过: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要要求教师去做伯乐,教师应该是园丁。伯乐是专门挑选千里马的,伯乐不是不要,但是,义务教育阶段你对每个学生都要尽心尽职地去培养,经过尽心尽职的培养,这些学生里面将来也可能出现千里马,那你实际上也起到了伯乐的作用。  现在,我们的教育刚好相反,中小学竭力选拔培养人才,孩子们拼命地应付考试,
期刊
教师是一个奉献的职业    冯荫民是一位有40年教龄的老教师,作为原自治区教育学研究会秘书长,他言谈中洋溢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奉献的职业,”他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可以说,没有教师的辛勤劳动,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变迁,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误区,对社
期刊
在阿勒泰市兩年多的时间里,张成慧担任市委常委、副书记,主要分管金融信贷、商贸流通、扶贫开发和项目争取等方面的工作。他主编了《阿勒泰市商业网点规划》。在他的带领下,9个自治区财政扶贫项目相继落户阿勒泰市,188万元资金陆续投入项目建设,全市累计协调农资贷款3.41亿元,342户贫困户获取政府贴息贷款451.7万元,260户农牧民实现人均增收320元。    “我们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能在一个地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