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人师?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一个奉献的职业
  
  冯荫民是一位有40年教龄的老教师,作为原自治区教育学研究会秘书长,他言谈中洋溢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奉献的职业,”他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可以说,没有教师的辛勤劳动,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变迁,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误区,对社会,尤其是对教师队伍造成了严重危害。”冯荫民说,“如果把教育变成了商品,那么教师原来的奉献精神必然大打折扣。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老百姓并不这样看,他们认为数量是大大上去了,但质量大大不如以前。究其根本,关键还在于老师。”
  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专家委员季慎英对教师队伍素质的滑坡也非常痛心和无奈,她说:“要想成为一流的国家,必须有一流的教育;要想有一流的教育,必须有一流的教师。然而,教育产业化使得教育行业也变得一切向钱看,这是很危险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好老师都像知识商人,穿梭于各种补习班,日进斗金,却全然不把孩子的人格培养放在心上,学生对待老师也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这将对整个教育行业的育人方向造成恶劣影响。”
  有关专家指出,“教育产业化”有悖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若“教育产业化”得不到有效遏制,一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子女会因无力负担高额费用,而被剥夺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而更多的家庭只能减少其他开支,忍受过重的教育收费。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经济承受能力较强家庭的子女,即便是学习成绩和资质都很一般,却也能够通过“买分”进入教育质量高、办学条件好的学校接受教育。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样的结果还会导致公办学校、民办学校都出现“平价生”与“高价生”的等级区分,以致在最不该形成阶层和等级的领域出现沟壑,既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和社会的不公平,也给经济承受能力较弱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同时对讲求有教无类和传承美德的教育受到侵蚀。
  
  心灵之师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位小学老师在课堂上突然晕倒,但是,学生们不是赶紧将老师送医院,而是异口同声发出欢快的叫喊:“耶!不用上课了!”当下学生对师恩的冷漠与极端的厌学可见一斑。
  对此,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专家委员季慎英认为,教师和医生一样,都是生命工程的工程师。不同的是,医生是对人的肉体救死扶伤,而教师是人类精神的雕塑者。因此,可以说教师素质的优劣决定了国家的命运,决定了各行各业的面貌素质。上述案例,一方面说明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单向的爱,就是别人爱我,不懂得爱别人;另一方面,也说明老师的形象水准在滑坡,学生的信任感在滑坡。
  季慎英指出,许多教师不是把教师工作当成事业,而仅仅是当成职业,当成赚钱的行当,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个教书匠,所以他对工作没有感情,对学生更不会有爱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灵魂需要灵魂来碰撞,人格需要人格来培养,理想信念需要理想信念来浇灌。如果老师不爱国,学生能爱国吗?如果老师不爱岗敬业,学生会爱岗敬业吗?教书育人,育人第一;德智体美,以德为先。
  常常让季慎英倍感欣慰的是,学生这样的评价她:“您给我们教的学科知识我们早忘光了,但我们没有忘记的,能在心里留下印记的,是您培养了我们的性格。由于您培养了我们不怕吃苦、积极上进的行为性格,我们才能在各行各业取得今天的成绩。”
  冯荫民曾经到加拿大考察教育,他发现,国外教育不仅是教授书本知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是极其重视的。同时,在国外城乡教育的差别不大,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并不突出,这对实现教育公平是极其有利的。
  季慎英指出,知识只能管一时,淘汰和更新很快,只有人格培养才能让学生受益终生。
  
  重塑师德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4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的这条微博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拜金老师毫不知耻地张扬金钱价值论,让人们对教师形象的理解又多了一个新的版本。
  网友“雍为_Wei”认为,董藩作为一位知名教授,说出这样的言论与他的身份显然不符:“培养财富意识和衡量人的价值以及成败标准是两件事。40岁4000万,就可以和羞辱以及是否配见老师结合在一起了?在这样的位置和有这样影响力,讲出这样的话,可够毁人不倦的!即使地产大亨Donald Thrump也都有破产和起伏。如果这就是唯一的标准,多少人可以生活在羞辱之中了?”
  面对网友的各种责难,董藩在其微博上就“40岁要挣4000万”一事进行了声明。
  但无论董藩如何辩解,事件本身总让人感觉像一出闹剧。其实上演闹剧的并不仅仅董藩一人。高校教师的假文凭事件、假论文事件层出不穷,已经让公众视线熟视无睹了。
  “老师最重要的,”季慎英说,“是不能将假知识、虚知识传授给学生。过去准备一个专业至少要两年,现在的老师,自己没学过的专业照样敢教。打比方说,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才能给学生教活的知识,教师应当行为世范,别的行业造假尚可容忍,如果教育行业也造假,那是我们整个国家的悲哀。”
其他文献
未来,将属于网商。据淘宝网对外发布的最新就业指数报告显示, 大学生已成为淘宝创业主力。网店投资小、成本低,对刚刚走出校门的“三无”大学生来说自然是创业首选。  又到一年毕业时,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开始为找工作“忙并烦恼着”。事实上,面对日益紧迫的就业形势,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网商行列,通过低投入的网络创业走向了成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大学生成网商百强  据淘宝网对外发布的最新就业指数报告显示
期刊
在互联网创业浪潮中,最成功的往往不是最优秀的,而是那些最能抓住机遇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特征,尤其是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如果能抓住机遇,即使你做的不够优秀,也会被互联网的浪潮推着前进。  作为创业公司或者小企业,在网络创业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要做小企业。想让你的客户支持小企业?那首先就要有小企业的心态。分析你的服务商和客户,如果能够以小企业的形式发展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因为小企业会
期刊
梅花刀是奇台县的一种很有名的刀具,一直有着“双梅花,三天不磨铛一下”的美誉。它锋利无比,经久耐用,为不少人所钟爱。  然而,梅花刀作为人们公认的地方品牌,却有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一百多年的变迁,记录着一个维吾尔族家庭三代人的辛酸与悲喜。    “天”字刀的流变  梅花刀的前身是“天”字刀,出自解放前古城子犁铧尖兔儿桥巷一个身材粗壮的维吾尔汉子塔里甫之手。他专以打镰刀为生,由于手艺好,刀的质量
期刊
从中国东部繁华的家乡到中国西部偏远的乡镇,许晓艳首先面对的是饮食生活习惯的碰撞,现实告诉她,美好的愿望只能在文章里体现,而现实生活的苦累是不折不扣要体验的。  有一个女孩,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对遥远的新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瀚海沙漠,那大漠孤烟,那绿洲雪山……新疆的一切都让她神往,前辈祖先建功立业的事迹更让她热血沸腾,她希望能去新疆看看,情愫一经萌芽,往往会长成参天的大树。当她上了大学,去新疆成了
期刊
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对创业感兴趣的占81%以上,其中近30%的大学生表示希望通过互联网直接创业。然而,大部分大学生网上创业都处于亏损状态,专家提醒,网上创业选项目需注重差异化。  刘谦带来的网络商机  刘谦的魔术表演在全国掀起了一阵“魔术热”,这可乐坏了当时中国计量学院大三学生小施。因为他不仅是一个魔术爱好者,而且还开办了一个魔术网站,在展示推广魔术表演艺术的同时,出售魔术道具和教学录像。这段时
期刊
没有专业的摄像机,没有专业的道具、演员,甚至没有资金,在微电影《曾经的校园》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了创作者的那份真诚所带给我们的感动,更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梦想的坚定和执着。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它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息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因其放映时间和制作周期短、投资小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那些梦想成为影视工作者的年轻人的喜爱,这其中不乏一些在校的大
期刊
“创新要把握美食时尚,当然创新也不是天马行空的想像。创新菜要有长久的生命力,必须以传统为基石,否则创新只能是昙花一现。”昆仑宾馆南楼行政总厨徐勇明说。  徐勇明,40岁,从事厨师工作20多年,目前任新疆昆仑宾馆南楼行政总厨。  在南楼后堂见到徐勇明的时候,他头上戴着高高的的厨师帽,胸前佩戴着总厨的标志——“金领”,他正在细心地指导厨师烹饪菜肴。当听说记者要来采访关于新疆美食方面的内容,徐勇明愉快地
期刊
她通过5年的电视剧表演经历,完成了一个业余演员到专业演员的蜕变。无论遇到什么角色,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她都用心去演绎,只为了把自己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电视荧屏呈现在观众面前,她的名字叫李文玲。  一位表演艺术家曾经说过:“优秀的演员会在角色中探索自我,在自我中体现角色,使二者融合,真正高超的表演艺术可以使演员与角色高度统一,达到‘我就是’的艺术境界。”  很多人都曾经有过做演员的梦想,但
期刊
我们每个人总习惯把學校的老师称之为“老师”,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也会遇到很多除了學校以外的“老师”。新疆人力资源學院段晓红副院长说:“教育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问题,而不是某一环节的问题,它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才是最好。传统观念上,对老师的狭隘定义是‘學校的老师’,其实老师的广义定义是‘对一个人能起到教育作用或引导作用或启发作用的人’。”    “能者为师”    郭娇
期刊
每一个老师都是佰乐,老师应当看到学生的闪光处,并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道路。  教育家陶西平先生说过: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要要求教师去做伯乐,教师应该是园丁。伯乐是专门挑选千里马的,伯乐不是不要,但是,义务教育阶段你对每个学生都要尽心尽职地去培养,经过尽心尽职的培养,这些学生里面将来也可能出现千里马,那你实际上也起到了伯乐的作用。  现在,我们的教育刚好相反,中小学竭力选拔培养人才,孩子们拼命地应付考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