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领跑动感新生活

来源 :摄影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驾东风日产新生代TIIDA
  年轻人究竟喜欢什么?这是一个在很多企业产品研发初期困扰着他们,又无法绕开的难题。因为无法回避,所以迎难而上,尝试寻找“通关钥匙”。今天,东风日产就在素有“东方水城”之称的苏州,向我们展现了其“Young NISSAN”战略2.0的重磅产品——新生代TIIDA。
  设计
  不将就,既要动感与活力又要宽适空间新TIIDA作为一款为“都市进取青年”打造的新生代动感两厢车,其设计完全聚焦在目标消费群体对动感、活力和自信的诉求上。新TIIDA前脸采用日产最新家族式V-Motion设计。一条强而有力的锐利直线条,自前脸穿越整个车身连接尾灯,凸显新车的肌肉感。值得一提的是,车内真皮覆盖处均采用了白色缝线处理,既提升了全车档次感,又营造出浓郁的运动氛围。
  配置
  智能配置让驾驶变得自信有趣
  新TIIDA所搭载的i-CONNECT智能娱乐系统分为智能手机互联系统和仪表盘彩色3D显示系统两大部分。智能手机互联系统采用了Wi-Fi(安卓)和CarPlay(苹果)手机连接两种形式,兼容安卓主流手机和iPhone。而5英寸TFT仪表盘彩色3D显示系统则于能通过直观的3D视觉效果,呈现包括多媒体、行车辅助、行车电脑和安全提醒4大类信息。
  驾驶
  灵动是主旋律,配得上“动感”之名以前,对于驾驶,消费者普遍联想到的就只有动力。但在《头文字D》、《速度与激情》系列等赛车主题电影的熏陶下,年轻一辈消费者开始转向了操控性能,毕竟同级别车型的动力普遍难以拉开多大的差距。
  当我第一次驾驶新TIIDA时,我就明显感觉到新TIIDA的方向盘助力十分灵巧,时速一旦达到了40km/h,方向盘就会逐渐开始变得沉稳,不再是轻松发力就可以转动。你能够清晰感觉到新TIIDA的转向还是比一般日系家用车更精准,并且回馈的力度、转向质感都很出色。
  另一方面,新TIIDA搭载的全新升级HR16DE发动机表现称职,匹配全新XTRONIC CVT变速箱和ISS智能启停系统,组成i-POWERTRAIN智能动力总成,带来了93kW/5600rpm的最大功率输出,154N·m/4000rpm的最大扭矩。
其他文献
东风风神A×军团青海湖品鉴之旅  循迹歌王歌声,寄予七夕浪漫,东风风神携AX军团的两员新将:AX7智驭型、AX3致酷型AT,列阵青海湖畔,与摄影师共鉴时尚与科技全新魅力。  智能座驾驰骋沙场  作为摄影爱好者来说,我们经常去到各种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创作,拥有一辆称心如意的座驾会让我们事半功倍。针对此次青海湖品鉴之旅,东风风神再度推出A×7智驭型版本,新产品进一步强化了车载智能互联系统的功能,可实现
阿华的翡翠店在北京的商城里开业了,他打电话让我有时间到他店里淘些宝贝。半个月后,我到北京出差,顺道去拜访了阿华的翡翠店。  我说:“阿华,你可真行,毕业这么多年了,也不想着和同学们联系。作为补偿,我觉得你有必要把你收藏的这些越南翡翠跟兄弟分享一下。”  阿华把一些翡翠吊坠小心地展示出来,成色果然不错,翠绿的晶体,光华明润,有一种沁人心脾的生机。他说:“你仔细挑挑,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我把那些吊
曾经有这样一段话,不知沸腾了多少文艺青年的心: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当你还在挤着地铁赶着早班车去上班时,另一些你同龄的佼佼者早已过上了你梦想中的
1950  徕卡公司的前身恩斯特·莱茨公司递交了全新的相机卡口专利:M卡口。由此,M卡口即将代替L39成为徕卡接下来相机系统的起点。1954  在Photokina上,徕卡发布了首款搭载M卡口的相机Leica M3。1957  徕卡推出第二款徕卡M卡口相机——Leica M2。相机的取景器更换为0.72倍取景器,拥有了35mm线框,使用更加方便。1959  徕卡推出以1命名的M系统机身——Leic
我听过一个青年富豪小羽的发家史,过程看似简单,实则绝非偶然。  小羽的成功,缘起于创新——对传统工艺的革新铺陈出光明的前景。创新是人类不竭的动力,历史的车辙转过时间的经轮,无数的事物被创造,被赋予新的生命;也有无数的旧物被淘汰,被时代遗弃。推陈出新,就如同物种的进化,就如同工业革命,就如同信息化产品的频频换代……是世界太过正常的现象。可是,物极必反,纷至沓来的伪劣产品就是打击新锐的利器。那么最终成
我们先来看三个故事。 01   在美国,一家百货商店里,由于突下大雨,有位衣着简朴的老太太浑身湿透进来避雨,几乎所有的售货员都不愿搭理这位老太太。   有位小伙子很诚恳对老太太说,“夫人您好,能为您做些什么?”   “不用了,我躲一下雨马上就走。”   老太太觉得借别人的地方躲雨,有点不安,就想买一点商品,可是转了半天实在不知道买什么。   这位小伙子看到了就对老太太说,“夫人,不必为
【原创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把弯路走直是聪明的,因为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是豁达的,因为可以多看几道风景。路不在脚下,路在心里。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构思点拨】   材料由两段话组成,都拿走路说事,先讲弯路与直路的转换关系,弯路也好直路也好,只要走出来,都有
01  我读初中时,班上转来一名新生,他来自皖南一山区,喜欢穿一套廉价的运动装。他操着浓重的山区口音,一开口就有同学捂住嘴笑。  第一学期英语考试,这名同学考了15分,气得英语老师差点把试卷拍他脸上,尤其是他的英语口语,让人不忍卒听。连着三个学期,他的英语成绩都是垫底,英语老师对这位毫无基础的差生渐渐丧失了信心。但他每次都信誓旦旦地表示,下次考试一定会进步。  尽管英语老师不看好他,却挡不住他一下
倾身,伸手,  轻轻地,  把一束散发着清香的九月菊,  放在老师的笔筒里。  金色的朝霞在老师的脸上,  散发着清香。
1997年桑德罗·瓦尼尼为了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一书拍摄而前往埃及,利用他的商業拍摄经验以及艺术品拍摄经验来到埃及拍摄,记录考古的方方面面。同时他还在现场布光,拍摄了许多地方和文物不为人知的细节。这些拍摄以及文物艺术品拍摄过程包含了胶片与数码两种不同存储介质的共同拍摄,最初桑德罗·瓦尼尼只在后期使用数码技术,拍照时用的还是胶片,毕竟一开始数码相机尺寸体积并不轻便。当时使用的是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