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振动信号的传感器节点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来源 :传感器与微系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感器节点用于采集轮轨作用下钢轨的振动信号以分析钢轨振动特性。为了测试传感器节点的工作性能,设计并实现了能提供稳定振动信号的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基于MSP430单片机,由控制单元、激振器、简支梁结构以及监控软件组成。实验表明:在给定加载条件下测试系统可稳定提供10N的激振力,产生峰值为93×10-6的动态应变和97 gn的振动加速度。通过分析采集数据的时频特性,可以有效发现故障节点。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方式测量起重机运行机构的速度不方便的问题,采用三维模拟加速度传感元件设计了一种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研究了起重机运动速度获取与计算的方法。针对三维模拟加速度传感器自身存在的0 gn偏置电平,导致难以判定运动时是否存在加速度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判断方法,并在嵌入式无线加速度传感器中编程实现了三维加速度的测量和传输,在上位机中编程实现了合成速度的计算。最后给出了该研究用于实际起重机吊物运动速度测量的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近似四面体内点三维(APIT—3D)定位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球切割的APIT(APIT—SC)定位算法。该算法改善在节点分布不均匀时定位精度和定位覆盖率差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压力传感器负压波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该方法运用泵站前端与后端的各个压力传感器接收到负压波的先后顺序,根据此顺序进行合力判断负压波是由管道泄漏引起
设计了一种可实现对实时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以及数据显示与处理功能的测试系统。硬件采用的是FPGA的控制单元,通过AD芯片转换和以太网模块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利用MFC制作的上位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集和存储。上位机通过协议对下位机FPGA系统进行控制。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对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能精确地显示、采集。
针对野外地区土壤湿度监测时间长、数据采集量大的需求,提出了基于无线传输的BDS—R土壤湿度反演系统。以UM220—III N和GPRS DTU为核心构建了北斗信号数据处理与无线传输模块,将圆极化天线采集的北斗信号数据处理成NMEA 0183格式串行数据,并经GPRS与Internet传送至COMWAY无线串口服务器,再通过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软件构建的数据存储软
针对目前i GPS自带光电传感器无法应用于大尺寸部件的动态位姿检测领域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阵列式光电传感器,并提出了结构参数标定方法。该传感器由传感器本体、放大器以及前端处理器三部分组成。放大器将本体上的环形阵列硅光电池组接收到的微弱激光信号转换为可用电压信号,并进行信号放大与调理;以STM32F103ZET6为主控芯片的前端处理器完成信号采集、识别、计算与传送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在10 m×10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无源被动定位技术,因无需目标携带任何电子标签,成为当前传感器网络定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无线层析成像(RTI)定位算法因计算量轻,可实时定位在无源被动定位系统中广泛应用。但目前RTI算法,因未考虑因测量噪声引起的伪位置,这造成目标的真实位置与个数无法辨识。提出使用高斯核滤波的方法消除RTI中的伪位置,实验证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提出了基于手机麦克风和姿态传感器的风向测量方案。首先建立了风引起的噪声和风与麦克风夹角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实验,观察到风从对称角度吹向麦克风产生的噪声相似。入射角均匀变化下,记录的风噪声具有对称特性,对称轴对应于风向角度。设计了基于卷积的循环自卷积(CAC)算法,定位序列中的对称轴。基于此算法,提出了从风噪声信号中计算风向的方案。最后在Matlab上实现算法并测试了测量效果。
当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存在多个源节点时,某个源节点向目标基站发射信号,其形成波束的旁瓣会对其它非目标基站产生干扰。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中继节点选择来抑制旁瓣干扰的
针对岩土体渗流难于原位监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电解极化产生电解质脉冲进行示踪的方法。介绍了传感器的测量原理、结构和测控电路。采用覆铜板制作了尺寸为20 mm×5 mm的传感器,并在6 mm内径有机玻璃管模拟的单裂隙中进行了流速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在0.01~0.1 cm·s-1的流速范围内,传感器的重复性误差小于5%,低阻峰测量线性误差为2.80%,高阻峰测量线性误差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