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书店的编辑们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h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作家、音乐家、漫画家于一身的编辑家——丰子恺
  
  我在写了几位开明书店的编辑之后,忽然想起了丰子恺先生,一位慈祥的长胡子老先生。在我的印象中,他应当是开明书店编辑队伍中的重要一员,但问了一些同事并翻阅许多资料,却见不到丰先生是开明书店编辑的证据。最近在丰一吟的一篇回忆录中,提到她父亲在一份简历中说他曾经在开明书店当过编辑,那是1929—1930年。原来这段时间正是开明书店创办《中学生》杂志的前后,大约丰先生受其老师夏丐尊相约,去为《中学生》设计封面、插图和撰写稿件。这可能是丰先生一生中真正坐在编辑室里办公唯一的一段时间,此后便忙他紧张的教学和写作去了。
  其實,从不少资料中发现,丰先生的一生何止这点时间为开明书店工作,在解放前的几十年中,他花在和开明书店编辑部、经理室打交道、写稿子的时间,恐怕是无法计算的,只从下列几件事实即可见一斑。
  1、开明书店1926年初创时,他带动立达学园的教师,一起支持章锡琛创业,开明书店的店徽——翻开一本书即见到太阳,便是丰先生精心设计的。
  2、《中学生》创刊后,他参加了编刊工作,除担任艺术编辑外,还承担了撰稿任务,创刊号中就刊登了他四篇美术讲话和两篇补白。
  3、1933年开明书店曾开办过函授学校,为失学青年补习功课。丰子恺担任函授学校的图画、音乐讲师,负责编写讲义,还要批改学生作业,答复学生质询等事。
  4、开明书店出版教科书时,他为叶圣陶编的《开明国语课本》和林语堂编的《开明英文读本》,绘制了脍炙人口的漫画插图和封面,使这些高质量的课本锦上添花。
  5、开明书店资金发生困难时,又是丰子恺拉了刚从台湾返回大陆、路过上海的钱歌川投资五百大洋。他自己也以稿费入股,并动员妻子徐力民以私房钱凑足一股支持开明书店,被同人们传为佳话。
  6、抗战初期,开明书店大本营遭到日军炮击,损失惨重,一部分同人迁往内地,在桂林设立了总办事处。丰先生也因家乡失守,拖男带女来到内地。在桂林时,他参与了胡愈之、傅彬然为恢复《中学生》出版问题的讨论。当胡愈之说起已停刊一年多的《中学生》应当考虑及早复刊时,丰子恺第一个表态赞成。他引用古人的例子说:“《中学生》现在如果不复刊,后面恐怕没有机会了。要是到了太平之时复刊,好比昔日曾子居了高位,还有人讥讽他,敌人来了就走,敌人退了又回来当官。何况《中学生》一本杂志,怎能在患难之中逃之天天,等到乱平之时再来做生意呢?”这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大家,于是一致同意最近就复刊。他也被选为复刊后《中学生战时半月刊》的八名编委之一,再一次为开明书店出力。
  以上这些例子,足以说明丰子恺时时刻刻关心着开明书店这个进步文化团体的命运,以自己能为它尽力而感到欣慰。
  丰子恺多才多艺,一生勤于笔耕,著作等身,光是1926—1949年的20多年中,就出版了125种文艺作品,其中交由开明书店出版的竟有47种之多,占到总数的1/3以上,可见他和开明书店的亲密关系。
  下面引用一段有趣的小故事,作为结束语——
  “丰子恺有一支橘红色的派克金笔,他用这支笔为开明及其他出版社写了许多稿子,出版了不少书。丰子恺1933年在家乡石门湾建造新居缘缘堂后,曾风趣地说:‘缘缘堂就是从这支派克金笔里一点一点流出来的!’这支派克金笔就是开明赠送给他的,他十分珍爱,一直使用着。现在这支笔陈列在石门湾缘缘堂故居里。”(摘自《出版史料》2008年第4期,叶瑜荪《丰子恺与开明书店》一文)
  
  专业书籍装帧设计第一人——钱君匋
  
  提起钱君匋,大家都知道他是早期开明书店的封面设计家。其实,他和“开明”结缘,却是因为歌曲。当年章锡琛创办的《新女性》杂志,是一个反对封建思想,提倡妇女解放,主张婚姻自主的新潮刊物,钱君匋和他的朋友们都喜欢写抒情歌曲,试着把这些歌曲完全画成与西洋出版的五线谱一样,寄到《新女性》杂志,竟被章锡琛赏识,后来几乎每期发表一首,连续刊登了三年。就这样,钱君匋和章锡琛混熟了,他的另一才华——书籍装帧设计也跟着显露出来,章锡琛成了伯乐,把钱君匐聘到开明书店,既当编辑,又兼书籍封面设计。
  在当时,各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往往临时请一位美术家画个封面;有些作者(鲁迅、茅盾、郭沫若)干脆在白纸上自题书名,印出来就是封面。出版社没有专职设计封面的人,钱君匋成了我国出版界专业设计封面的第一人。
  钱君匋进开明书店的时候,正是草创时期,店中除了章锡琛和他以外,只有编辑主任赵景深,出版印刷负责人索非和校对王蔼史等少数几人。当时开明书店只出版一些妇女问题研究会丛书,大约二三十种,还有文学研究会会员投来的一些文学作品,数量有限,出版方向也不明确。章锡琛发现教科书发行潜力很大,而且成本低,利润高,当时凡是印教科书的同行,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店等几家无不成了有实力的大书局;加上他的朋友中又有许多是立达学园的教师,可以为他编写教材,便决定停办《新女性》,改出《中学生》杂志,并聘请立达学园的夏丐尊任主编,以《中学生》带动出版课外读物和教材。这样一来,开明书店的出版方针也就很明确了。钱君匋所负责的音乐美术图书,便成为教材和课外补充读物的一个方面。那时正好丰子恺交来《音乐入门》一稿,钱君匋立即把它作为重点书列入音乐教材,结果出版后大受欢迎,连续重印多次,成了当时音乐教材的佼佼者。丰子恺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者,音乐、绘画、散文样样精通,且是个多产作家,他把自己创作和翻译的音乐美术作品统统交给开明书店出版,其中有《音乐知识十八讲》《孩子们的音乐》《中外名歌五十曲》《近世十大音乐家》《开明音乐教本》《西洋美术史》《西洋画派十二讲》《开明图画讲义》等等。钱君匋不但担任丰子恺和其他作者书稿的责任编辑,自己也利用业余时间编写和翻译了一批教材和课外读物,如《西洋美术史讲话》《中国民歌选》《口琴名曲选》《摘花》(歌曲)等,这些教材和课外读物大概有40多种,大大丰富了开明书店艺术类图书的出版资源,填补了艺术教材的空白。
  更为重要的是,钱君匋在开明书店工作的后几年,正是开明书店的鼎盛时期,大量的包括各个门类的图书和杂志,都由他负责装帧设计。由于他的认真负责、务实创新精神,使得他的每个作品,都富有新意,为人们所赏识。许多知名作家,像鲁迅、郭沫若、茅盾都十分关注,纷纷来求他为自己的作品设计封面。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他先后共设计封面1000多幅。可惜由于战祸和动乱,他精心收藏的这1000多幅图样,最后只剩下三四百幅。他回忆说:“我在‘开明’的七年时间里,熟悉了编辑业务,实际工作锻炼了我,培 育了我,使我成长为一员还算合格的编辑出版工作者。”(《我与开明》,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8月出版)。后来,他曾自豪地说:“除了为开明所出版的书设计外,凡当时著名的作家如鲁迅、茅盾、郭沫若、陈望道、郑振铎、赵景深、丁玲、胡也频、戴望舒等人,当他们的著作出版时,其封面设计无不来找我挥毫的……所以有人还谑称我为书面设计的‘托辣斯’了。”
  钱君匋之所以有这番成就,虽然在客观上是章锡琛给了他机遇,使他有时间专攻这门艺术;但另一方面,自己主观上的刻苦努力却是最重要的。他的学历并不高,18岁在上海私立艺术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过两年教师,便进了开明书店。从事音乐美术编辑兼专业设计图书杂志封面工作。由于他对专业的热爱,工作上不断钻研,还特别重视西方艺术和我国民族艺术的结合,使他创作的封面具有设计朴雅、庄重,独树异彩,也使他成为中国新文艺书籍装帧艺术的开拓者之一。装帧设计家邓中和曾评价钱君匋的最大贡献在于“实现了对‘西式封面’的中国风格的探索”,“是我国近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先驱”。
  钱君匋一生仰慕我国近代的书画大师吴昌硕老先生,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般说书家无其画,画家无其书,诗人无其印,印人无其诗,四者得一,非大智慧毕生勤于耕耘者办不到。昌硕老能兼而有之,可以看出是第几等的恒星,也可以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历经艰辛仍具有永不衰竭的伟大创造力。”可见钱君匋一生刻意追求,成为当代集书法、绘画、篆刻、音乐、装帧设计于一身的艺术大师,是有他远大的目标和深厚的爱国思想基础的。
  
  “书生兼事业家”的卢芷芬
  
  卢芷芬是开明书店20世纪30年代的一名年轻编辑。他和周振甫是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的同学,二人先后进入开明书店,曾一起帮助宋云彬校对《辞通》(朱起凤编纂),又一起为这部大型工具书编写索引,于1934年出版;接着,卢芷芬又协助王伯祥先生编纂《二十五史》和《二十五史补编》,这两部巨著,工程浩大,王先生要求非常严格,卢芷芬在工作中学到了许多学问,并出色完成任务。后来《二十五史补编》被学术界认定为权威之作,为开明书店在同行中提升了学术地位。在出版《二十五史》和《二十五史补编》过程中,卢芷芬再次和周振甫合作,编印出版了一部《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为这部巨著锦上添花。
  卢芷芬是王伯祥的女婿,他在岳父的指导下,编辑业务上进步很快,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使他在辞书编校工作上成绩卓著。开明书店这时正要出版一部《太平御览》,这又是一部重要典籍,编辑部已决定交卢芷芬进行校勘。但刚一上手,“八一三”战争就爆发了,这项工程不得不下马。
  “八一三”战争的爆发,给开明书店以毁灭性的打击。它设在虹口梧州路的大本营,包括经理室、编译所、货栈、印刷厂,全部被日军炮弹击毁,所有图版纸型、藏书资料,大量库存图书、纸张、印刷器械,以及正待印刷的《二十五史》的全部锌版,统统被焚,损失十分惨重,竟达开明书店全部资产的80%以上。事后开明书店同人总结教训,认为主要是上层领导对战争形势作了错误估计,以为南京政府不会同日本帝国主义打仗,所以事先毫无应急措施;直到8月10日,章锡琛(老板)急匆匆从南京开会回来,紧急传达了政府通告,说是战争不可避免,这才慌了手脚,但又苦于没有运输工具,交通方面也缺少门路,只好眼睁睁看着大量财产被大火吞没。
  遭此浩劫以后,章老板对大家说:“烧就烧了吧,以后还可重来!”经过讨论,总店决定,一方面紧缩开支,遣散一部分职工,留下少量编辑人员,在租界继续编辑出版图书;一方面派出大部分同人转移到内地,去寻找出路。留沪的人员中有夏丐尊、王伯祥、顾均正、徐调孚、周振甫等人,也只发一点生活费。叶圣陶携眷去内地,后到重庆,担任武汉大学教授去了。其余员工,由协理范洗人带队,分头到内地去创定,先后在桂林、成都、衡阳、赣州、昆明、金华等地成立了几个办事处,加上各地原有的分店,网点增加了不少。章锡琛原已和大伙一起去到内地,中途却因事被上海急电请回,只好和夏先生等一起留守上海。卢芷芬先去老家安顿家属,返沪后他通过调查研究,向总店提出了一个建议,说今后上海留守处要把图书纸型发往各地,交通上必将出现阻塞。他已打听过,如果沿海道途经香港、海防再转滇越铁路迂回沟通沪渝两地,乃是一条安全通道,如能开通,将对上海运货到内地十分有利。总店领导经过周密考虑,采纳了卢芷芬的意见,并派他前去昆明进行落实。卢芷芬从此放弃了编辑工作,愉快地接受新任务,与其妻王汉华一起去了昆明。他以原来的昆明分店为据点,千方百计接通各方面的关系,终于实现了预定计划。从此,上海出版的新书或型版,便可源源不绝地通过转运站到达内地各分销点,把开明书店业务搞活了。卢芷芬坚守昆明阵地,一方面他要组织分店同人做饼包转运工作,因为从沪到港的邮包,按港方规定不得超过4磅,而到达昆明之后,根据内地规定可放大到5公斤,能节约不少运费,因此必须重新打包;另一方面还要开展出版发行业务,与各方面打交道。那时人力有限,卢芷芬对出版业务又不很熟悉,只好边学边干,四处奔波,日夜操劳。一次去贵阳出差,在押运图书回昆路上,不幸出了车祸,把胳膊摔断,他便带伤坚持工作。当年昆明生活十分不安定,经常要逃警报、躲抓壮丁,国民党兵痞流氓还到处骚扰。卢芷芬在昆明坚持工作六年,其艰难程度可以想见。有一天,作家巴金忽然从重庆逃难到昆明,无处栖身,卢芷芬为他在开明书店库房里腾出一问小房,放下一张床铺和书桌,便成了他安身的小天地。库房在花园里面,空气很好,巴金就在这问起名为“玻璃房子”的小屋里写下了小说《火》的第一部,由开明书店于1941年出版。在这期间,二人饱受逃避警报之苦,常被炸弹吓得丧魂落魄。战后巴金常对人开玩笑说,那时候我和卢芷芬都成了“身经百炸”之人了!
  战时西南联大设在昆明,联大的一批教授,许多都是开明书店的作者,像顾颉刚、冯友兰、闻一多、朱自清、唐兰、沈从文、刘薰宇、华罗庚、罗常培等,他们课余或者假日常到开明书店来小坐,卢芷芬夫妇和开明书店同人都把他们当成自己人,对他们非常热情,有时教授因家庭生活上发生一些困难,要变卖一些衣物,在书店门口摆个地摊,开明书店的人便为他们搬出桌椅帮着吆喝。有一次,作家沈从文进城办事,家在郊区,回去路费不足,卢芷芬就叫妻子王漢华接济他一点钱。那时西南联大编的一份《国文月刊》杂志,在桂林开明书店总办事处出版,一切稿件往返事务联系,包括发放稿费,都在昆明经卢芷芬之手,因此他和这些教授们关系特别密切。著名教授陈望道十分赞赏卢芷芬的为人和才能,誉他为“书生兼事业家”。
  抗战胜利后,卢芷芬和章士奉 命到重庆帮助叶圣陶全家和开明书店总办事处同人及家属50余人,雇船迁回上海,卢、章二人都是年富力强、办事干练的能人,但那时战争刚结束不久,交通实在太乱,一支50多人的庞大队伍,其中还有不少老弱妇女,于1945年12月下旬从重庆分乘两只木船,到宜昌后又到处求人,转乘拖轮,经过千辛万苦,总算于1946年2月回到上海,路上足足走了一个半月。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都以为从此天下太平,可以安居乐业了,但国民党反动派却挑起内战,加上物价飞涨,币制贬值,老百姓又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开明书店为了生存,便重整旗鼓,调整机构和网点,派出骨干去到几个城市开设分店,并把战时设在一些中小城市的办事处全部撤销。卢芷芬因在抗战期间工作突出,被晋升为总店襄理,与其岳父王伯祥(襄理)、章锡珊(协理)等一起协助总经理范洗人主持总店业务。卢芷芬经常陪同章锡琛到各地分店巡视业务,为教科书在市场上的竞争到处奔波;后来又独自去到杭州、南昌、广州等地出差,考察在香港购纸印刷教科书的可能性问题。
  1948年问,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卢芷芬预见新中国成立在即,便再次向总店提出一个大胆建议,将一部分图书纸型运到北平,再设法找关系转入解放区,以备急用。这个建议当时虽为少数人反对,但最后还是通过了。卢芷芬便又受命去执行这个计划。1949年1月,卢芷芬陪同叶圣陶、傅彬然乘轮船到达香港,辗转来到北平,叶傅二人去参加人民政协会议,卢芷芬便多次奔波于平津之间,执行他的新任务。
  不久,平津解放,学校急需教科书,卢芷芬的建议得到应证,他把运来的纸型在北平赶印出一批中小学教科书,同时还印制了一批茅盾的《苏联见闻录》和胡绳的《二千年问》,为解放区人民及时提供了精神食粮。
  
  以当编辑为荣的叶至善
  
  解放前,在开明书店的编辑中,叶至善是最年轻的一位。1945年8月在成都开明书店参加工作。当时父亲叶圣陶担任编辑部主任,又是《中学生战时半月刊》社长,工作很忙。这年4月,叶圣陶接受同事們的建议,想把停刊了一段时间的《新少年》恢复出版。但《新少年》的刊名已被别的书店用了,便改用《开明少年》作为新的刊名。这时叶至善正在成都一家中学教书,课余时间经常帮助父亲筹编《开明少年》创刊号,从策划选题、酝酿栏目到设计题花,他都出了很多主意,做了很多实事。《开明少年》7月份创刊后,因其内容丰富,文字生动,知识面广,十分适合初中学生阅读,学校和家长对它评价很高。开明书店的老板便把这份刊物交给叶至善去办,叶圣陶最后审定出版。于是,叶至善辞去中学教师工作,进开明书店专职编起《开明少年》来。
  叶至善虽是学农业技艺的,但他兴趣很广,知识全面,文理科都爱好,还善于动手动脑,据说上小学时还敢把家里的闹钟拆下来研究,父亲不但不责备他,反而鼓励他。叶圣陶开始并不希望子女干他这一行,想让他们当个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但叶至善却最终还是和文字结了一辈子的缘。
  在叶圣陶言传身教影响下,叶至善处处以父亲为榜样,无论编辑思想、编辑态度、编辑作风,都与叶老一脉相承,甚至在待人接物、生活态度、热心帮助青年作家方面,也都十分相似,这方面都有许多生动的例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叶至善自从1945年负责《开明少年》的编辑工作以后,工作劲头更大,责任心更强了。他和父亲一样,把出版当成教育事业来办。在当年战争环境下,编辑出版一份新杂志谈何容易。有时稿子齐了,排版的厂子还无着落;厂子有了,纸张却又质量太低,不得不重找好纸再印。从创刊到年底,共出了六期,居然不曾脱期。1946年抗战胜利后,开明书店重庆编译所迁回上海,《中学生战时半月刊》暂停出版,《开明少年》跟着迁回上海。在从重庆迁回上海的途中,几艘旧船停停开开、开开停停,竞走了两个半月,杂志不得不停刊了几期。之后,《开明少年》接着出刊,一直到1952年,开明书店和青年出版社酝酿合并成立新机构为止。7年中,叶至善编的《开明少年》共出了65期,竟一期也不曾耽误。这中间,叶至善还兼职主编过一套“我们的书”小丛书。这套小丛书原计划要出200种,每种字数不多,类似小百科,以高小程度的工农兵为对象。这套丛书可把叶至善累苦了,因为稿源缺乏,老作者不肯写,新作者又写不好,最后不得不动员店内编辑各人写一本,结果出了二十多本。幸亏准备成立的新机构要统一安排选题计划,这才救了叶至善的“驾”。不久,《中学生》在北京复刊,新机构任命叶至善为主编,《开明少年》停办了。叶至善愉快地接受了新任务,但希望领导给自己派个党员干部参加刊物领导,出版社便派了一名党员编辑又是儿童作家的刘重当副主编,叶至善听说后高兴得像个小孩子,逢人便说,我们《中学生》有“政委”了!从此工作更加积极。不久,出版社领导向团中央推荐,叶至善当了全国青联委员,这是他第一次担任社会工作。青联委员不但要年轻,还要活泼,叶至善兴趣广泛,能唱能写,还会唱昆曲;青联委员要密切联系群众,叶至善主编《中学生》杂志,每天和青年学生打交道,大家都说叶至善当这个委员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1956年,团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任命叶至善为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中学生》跟着中少社出版。1958年,团中央另派一位新社长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过了一阵,叶至善当了副社长。他一向淡泊名利,从不计较职位高低,照常积极工作。随着叶至善工作的变动,《中学生》杂志也改由中国少年出版社出版了。后来,他分工负责创办了《我们爱科学》,把这份刊物办成了第一流的少儿科普期刊,至今发行量高达80万份,并获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他还兼管文学编辑室的工作,那时正逢干部下放劳动,文学编辑室只留了一位老编辑,工作忙不过来,叶至善便亲自初审来稿。一次一位新作家写了一部童话故事,叫《小布头奇遇记》,老编辑觉得内容不错,就把稿子交给了老叶,老叶把它带回家里,叫女儿小沫去看,谁知小沫一上手,就放不下了,连饭都顾不上吃,叶至善心里有了底,便决定出版,自己亲自找作者联系,并花了很大工夫加工整理,还请《中国少年报》的漫画家沈培为这本童话绘制插图,设计封面。这时沈培刚结婚,顾不上度蜜月,自己一个人关在家里连设计带画插图,还和老叶往返磋商修改,终于完成。因为插图和封面画得质量相当高,画家又放弃了婚假,叶至善有点过意不去,再三向沈培道谢。后来这本书很快畅销,获得了文艺界好评。
  叶至善一生编了大量少儿读物,他的案头经常稿子成垛,自己又利用业余时间写了好几部儿童读物和科普读物,并在晚年重新修订他父亲的25卷全集,还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编成两本集子出版。他虽担任过许多社会职务,什么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等等,但他和父亲叶圣陶一样,只说自己是一名编辑,始终以当编辑为荣。
其他文献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的成名之作,也是其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它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国内外研究者鲜少以“成长小说”为切入点对《儿子与情人》进行研究。“成长小说”是小说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类,从“成长小说”角度品读《儿子与情人》甚有必要。本文拟从“成长小说”的文学特征和主题出发分析小说文本,以期对小说作出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一 作为成长小说
期刊
抗战时期敌寇压境,国民政府临时迁都,沿海、沿江诸省亦多有迁移省会者。湖北的恩施,安徽的立煌,江苏的车桥,江西的泰和,福建的永安,湖南的耒阳,河南的洛阳、鲁山,广东的连县、曲江,浙江的永康、金华、丽水、云和等,都曾成为抗战时期或长或短的临时省会。就像陪都重庆因政府文化机构和学者文人的移驻,而呈现出战时的出版文化繁荣一样,各省的临时省会也出于同样的际遇因缘,而成为各自一方战时的出版文化据点。这样一种出
期刊
继承和创新,是辞书编纂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语典编纂的生命力所在。兹以同是温端政主编的《中国歇后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和《新华歇后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8年11月第一版)为例,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新华歇后语词典》在立目、释义和开辟“知识窗”上,都继承了《中国歇后语大词典》的一些做法,而又有所创新。    一 在立目上    歇后语在语义结构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前
期刊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的历史进路中,除了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外,也非常重视文化战线上的宣传鼓动工作,其中一个重要表征,就是各个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尽管面临着经济、物质、交通等方面的种种困难,但都创办了大量的报纸和刊物。由于缺乏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党提出在工农群众中大量发展通讯员,此举不仅充实了新闻队伍的力量,同时也借此改造了工农群众,最终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那么,在近代中国的社会情境中,对文化素质相对低下
期刊
科学技术普及(简称科普)是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它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了解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有效途径,日益成为新时期我国迈向科技强国领域的重要保证。少儿科普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方面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为,我国要步入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从培养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入手,少年强则国家强。  毫无疑问,
期刊
伴随数字技术而出现的电子书正有力挑战纸质传媒的地位。电子书时代悄然来临,传统纸质媒体正面临萎缩,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如何提前预判、合理规划,以赢得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命题。    一、电子书的悄然崛起    一般意义上的电子书有两种含义:E—book和专门阅读电子书的掌上阅读器。E—book是将书的内容制作成电子版以供阅读,一般是以传统纸制书籍1/3至1/2的价格在网上出售,主要格
期刊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了语言文字之外,各种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负载信息的一些标志或记号,如体语(人体表情、姿态和动作等)、服饰、图形、音乐、陈设布置、时空距离等。当前危机事件频繁,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毋庸置疑,危机传播中语言文字是至关重要的信息载体,但在提高传播效果方面非语言符号的优势和力量显而易见。危机传播中媒体广泛使用了非语言符号,如图片、色彩、表情、体态、音乐等,效果真实可感,形象生动,传递
期刊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丝绸通史》首发式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宣部出版局的领导建议,可以依托《中国丝绸通史》这个原创工程项目的成果,在以皇皇巨著填补研究空白的同时,进行持续的立体开发,出版一些通俗易懂的普及类图书。《中国丝绸通史》的策划出版过程予人深刻启示:出版资源应该充分利用,特色的形成是需要坚持不懈努力的。鉴于此,在与《中国丝绸通史》总主编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决定策划组织出版一套“中华锦绣丛
期刊
从现有的教科书和我们主观的教学思维来谈新闻经典,可以说是已经有太多的“经典”:斯诺《西行漫记》是新闻经典,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是新闻经典,史沫特莱《震撼世界的十天》是新闻经典,邹韬奋《萍踪寄语》《萍踪忆语》是新闻经典……但是当我们试图站在“建学”的高度去思考相关新闻经典的问题的时候,会发现问题远非那么简单。笔者认为,现在所认可的许多新闻经典多是以教学之“教”为目的,而且对于其能否列入经
期刊
“走出去”,这一命题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我以为就是指我们的文化产品、文化精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如果我们将这一命题放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就会发现,相对于我们的物质产品、物质文化的“走出去”,我们的文化产品、文化精神似乎有些滞后。我们的物质产品在全世界几乎随处可见,到处都有made in China的标记,我们因此而获得了“世界加工厂”的美誉。但是,在以英语为主流的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