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德育理念引领下的中小学德育创新实践路径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w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作者所在区域大力推进积极教育工程,但部分学校的德育依然存在防御式德育现象,其德育管理目标零散、方式陈旧、评价单一、不成体系,德育实施路径狭隘。中小学德育应树立积极德育的新观念,在德育方法和德育内容上寻求突破。实践证明,“积极认知、积极养成、积极实践、积极感悟”这种四层递进闭环式积极德育育人体系,能科学引导学校德育实践的创新,促进学校积极德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积极德育;中小学德育;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87-02
  引言
  2017年底,笔者所在的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印发了《深圳市龙华区中小学“积极德育”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7—2019)》,提出了“建立龙华区中小学积极德育一体化目标体系”的德育工程目标及相应的路径任务。在区域大力推进积极德育的同时,我们发现,部分学校的德育依然停留在较为传统的消极或狭隘的模式及水平,主要表现为:防御式德育依然存在,德育管理目标零散、方式陈旧、评价较为单一 ,德育实施路径狭隘。
  基于以上状态,如何在区域“积极教育”总攻关课题的引领下,以“积极德育”的理念来指导区域德育工作的整体推进及学校德育的创新实践,以更新区域德育队伍的德育理念、丰富区域德育内容及形式并整体提升区域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成了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笔者有幸从2019年3月起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并统筹了“积极德育与校园文化研究”一级子课题组的研究,现将课题的研究结论总结如下。
  一、积极德育内涵探析
  积极德育,是相对消极德育而提出的新的德育理念。其以积极心理学、成功教育、养成教育等理论为基础,有机结合传统德育中的正确做法,从发现、唤醒人的美德与性格优势,培养健康人格和积极品质出发,通过有效的德育过程,激发人的积极动力,深层次地推动人的品德成长。它把成功的快乐和积极的体验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在机制和关键环节,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认知、积极实践和积极感悟来培养和固化积极道德品行。積极德育是人本教育理念和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德育中的具体体现。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指向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提升。通过积极德育,教育者能够帮助受教育者积极适应社会,建构积极的相互关系,发展自己的积极潜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和幸福。
  德育创新,是指在现有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对德育内容、形式与途径等进行改进与完善、提高与加强。其不仅要完成已有的德育理念和德育观念的充实与更新,还要体现可以实现满足社会和谐发展需要的教养、教育的新目标。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当下的基础教育中,积极德育与德育创新的融合还相对较少。
  二、积极德育引领下的中小学德育创新路径
  为了贯彻深圳市龙华区“积极德育”建设工程的整体规划及其“主体性唤醒、正能量传递、实践化推进、全人格培养”的核心理念,本文在理论学习及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借鉴了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四层递进闭环式的积极德育育人体系,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深化与延展,形成本文的表述框架。
  (一)文化育德——积极认知
  校园文化是德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学校的德育管理者和从教者要更新、重构自身的德育观念,形成积极的德育观和德育取向,笃信人本向善,善于发现学生的美德和性格优势等建设性人格力量,采用赞扬、鼓励、引导等方式协助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自我建设与完善。同时,通过班主任工作室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和班级管理闪亮秀等展示活动的评选,提高教师主观的幸福感,使教师获得积极的职业力量。另一方面,学校与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与判断,使学生自信自觉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和潜能等积极力量,并逐步形成对社会和他人的积极感知和判断的能力。只有师生都形成了积极的认知,积极德育才有了实践的情感基础。
  学校应通过构建价值文化、完善制度文化、优化环境文化等方式来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从而引导师生的积极认知。良好的校园人文生态环境是一种积极教育的力量,深层次地影响着学生积极思想、观点和行为的形成。校园文化环境要体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要有指向积极的校训、校风、教风等价值理念体系。学校的阵地文化,如学校的墙报、板报、橱窗、走廊、标语等内容,也能传达积极的正能量和丰富的学校文化内涵。学校文化氛围的创设应打破以往多校一面、形式重于内容的传统,聚焦课堂积极文化、聚焦教育空间的融合、聚焦环境育人,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让积极的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是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摇篮。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他们能否在班集体中自信快乐地生活学习取决于自身的价值追求和对班级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构建积极民主的班级文化,鼓励班级管理的特色创建,赋能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事务,让学生在班集体生活中主动去想、去看、去做,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去感知、体验、判断、认识与实践,并准确定位班内角色,从而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班级文化氛围。除了自主班级管理和和谐班级文化的创建,班级文化还可以从创新班级环境布置入手,在正能量的环境中提升班级积极向上的凝聚力。一个积极的班集体会引领学生释放出潜在的积极力量,走向真正快乐的学校生活,做一个幸福的学生。
  (二)规范铸德——积极养成
  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一辈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长久受用的好习惯。应构建长效的规范养成培养体系,通过创建正向积极的校规、班规,引导个人和集体的规范养成,并辅以定期的检查、抽查与评比,对正确典型予以及时的积极评价与反馈,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信心。我们参考龙华区积极德育工程“最美少年”的评价体系,创新行为规范评价机制,以新生代学生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和体系,通过在班级之间举行相关项目的考核、比赛和展示,激发师生养成规范的积极性。同时,还举办了“班级礼仪小天使”“环保之星”“文明达人”等评比项目,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度,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养成行为规范的能动性。   (三)活动强德——积极实践
  学校德育应以“发展教育”为主导,尝试构建“体验—感悟—发展”的自主实践德育模式。每一项德育活动都应有其特定的德育内涵和德育目标。学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皆可通过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有反馈的德育活动,拓展积极德育阵地,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强化积极德育。学校应建立积极品质培养目标体系,如真诚、友善、宽容、创造力、领导力、合作力等,并对学校可开展的德育活动进行系统分类,形成系列化的德育活动体系。如龙华区锦华实验学校共青团将活动分为思想引领类、仪式教育类、节日纪念类和素质拓展类,每一类活动都有明确的积极品德培养目标,且对应不同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参与各级各类活动,在活动实践中体验、感知、判断、内化,强化了守时与诚信、责任与担当等优秀品质,沟通、合作、创新等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得以提升,自信心也明显增强,并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我认知。最终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知、情、意、行诸要素积极和谐发展,使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学业优良、品行端正、人格完善的积极个体。
  (四)评价扬德——积极感悟
  评价是积极德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在积极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激励评价,并尝试评价方式的转变:由结果式评价向过程式转变,由学校的单项评价转向学校、家庭、社会的多主体评价;由教师的单一评价转向师生互评,并分项形成跟踪评价记录,納入综合评价体系。龙华区民治中学未来班的“KPL团队升级评价体系”、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小学的“小禾争章”行动,都是很好的积极德育评价体系和活动。
  除了评价,由总结、评价、反馈所获得的积极感悟,则能够促进受教育者对道德认识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逐步实现积极品德动机的内化和道德言行的自律,有利于个体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情操的升华,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积极道德价值取向。学校应创设与学生共同总结、反馈、交流、感悟的机制与平台。通过及时积极的评价与反馈,巩固深化学生的积极认知,强化学生的积极品德,最终实现积极德育的育人目标。
  结语
  在将近两年的研究中,笔者通过自身的研究学习以及深入各二级子课题组的研究,强化了积极德育价值观的取向,明确了如何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理念为指导,从观念、主体、方法和内容上创新中小学德育实践,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并已应用推广的中小学积极德育模式体系。
  后期,笔者将继续在总课题组的引领下,加强有关德育方面的理论学习,拓展积极德育创新实践的研究领域,努力将积极德育的理论运用到如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方面,充实本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参考文献]
  [1]葛伯炎,杭强,张振军,等.职业学校积极德育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7):69-72.
  [2]周晓宜.积极德育理论的四维度分析及其启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61-64.
  [3]李颖.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下的德育创新新常态[J].中国高新区,2018(11):48,112.
  [4]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孙伟.积极德育价值取向初探——基于中学德育教师角度的思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6]葛柏炎.构建积极德育体系 践行育人为本思想[J].江苏教育,2013(12):27-29.
  [7]胡海燕.积极德育理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刊),2017(2):40-41.
  [8]樊鹏丽.积极德育支持性环境建设[J].基础教育研究,2017(15):18-20.
  [9]周亚娟,潘永惠.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职业学校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7(30):3-6.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公关课题一级子课题研究项目“积极德育理念引领下的中小学德育创新实践研究”(LHGGYJ19163)。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在第一学段中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教师教儿童学习语言文字,自然要教给他们语言的精华,教给他们长效的、终生有用的东西。而成语恰恰是汉语言的精华,而且文化含量很高,让他们从小接触这些语文精品,不仅能提高其语文能力,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蕴,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语文教育者有义务在“积累和运用”的教学中,适当地加以引导,根据低年段学生的特点,利用各种形式、手段帮助学生创造条件积累丰富的成语。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女性群体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但女性刻板印象这一问题在新的媒体环境里仍然未得到解决,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向,女性自身、各类自媒体平台、社会氛围对女性群体形象的如何呈现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女性刻板印象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新表征、产生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
摘 要:科学技术的诞生象征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开展实验活动和教学计划的主阵地,是小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每一位一线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高低主要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共同参与,在课堂上的情感沟通与思维交流发生“碰撞”,擦出与众不同的火花。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能为英语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微课,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要将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微课需要与教学进行磨合,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尝试与探索。因此,我们对微课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革新,我國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大,所提出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到:让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对此,作为中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需要与时俱进。教师要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予以充分重视,找出其与数学教学之间的契合点,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基于此,
越来越多的公司看到了虚拟偶像产业的商机并加快了生产进程,致使虚拟偶像开始沦为新形态的“数字劳工”。数字技术的增长、传播主体的多样、媒介属性的凸显和媒体意识商业化成为虚拟偶像转向虚拟劳工的催化剂。虚拟劳工也逐渐细分出不同的来源和功能,包括服务于真人明星的衍生型、榨取IP价值的改编型和被迫卷入风口的原创型三类。虽然虚拟偶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求,但其在资本剥削、文化价值和性别凝视方面的表现也值得反思。
摘要:文章以安徽省涡阳县(以下简称我县)高一学生为调查对象,抽样调查当前我县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学习现状、学习方法、学习自信心上总结得失,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高中化学,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化学;学习方法;调查分析;对策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08-02  
在新时代教育理念下,音乐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其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丰富的第二课堂、精彩的实践舞台更是成了高中常规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让学生在多样、多元的实践体验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常规课堂作为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根基,更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打破“常规”,让音乐学以致用,让美育真的发生。
摘 要:在网络信息时代,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全方位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思维品质,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文章对如何将网络平台教学资源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31;G434
摘 要: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翻转课堂逐渐被推广。这一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课堂互动平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打造高效趣味课堂。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翻转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激发学生感知美的欲望,从而使小学美术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技术;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