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学管理思想的现代运用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ye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远市清新区教师进修学校
  【摘 要】新课程改革促使教育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的主题,必须探寻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孔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借鉴孔子教学管理思想精髓,助推新课改,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孔子;教学管理思想;运用
  孔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学管理思想十分丰富,即使在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主张教育组织形式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在教材的选用上,他也有严格的标准,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强调教学活动的重心在于学生的学习,而不在于教师的讲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督促学生学以致用以及解释疑难等等。孔子的教学管理思想对于当今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助推新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注意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阳货》),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孔子因材施教,立足于统一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让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但是不采取一刀切,主张“君子不器”,在他的精心教育下,三千弟子成就各不相同,七十二贤人更是精通“六艺”,其中有些长于德行,如颜回、仲云、冉伯牛;长于言语的有子贡、宰予;长于文学的有子游、子夏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孔子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1.了解和研究学生。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应该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把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对上、中、下的学生典型作重点的个案研究,然后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研究和了解学生的方法主要有资料分析法、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
  2.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新课程下,九年义务教育要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这里的“共同的基本要求”是指国家统一规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在这个统一要求的前提下,然后再根据个别差异进行重点指导,使学生充分发展个人潜能和特长。
  3.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继而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以发展的眼光区别对待学生,因材施教。对优秀生的教育,应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防止“晕轮效应”。而中等生在班级中占大多数,容易成为班级正确舆论的主流、班级工作的主要力量,应从不同角度发现他们的长处,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注意与关心,促使他们向先进方面转化。而对于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的后进生,教师应深入了解分析原因,热爱关心他们,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要反复抓,抓反复。
  二、善于启发诱导。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尚未弄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態。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浅近事物阐发比较深刻的原理,“能近取替”。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好学”、“乐学”,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在教學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主导是对主体的主导,而主体则是主导下的主体。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是进行启发教学的前提条件,目标在于“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所谓的“三维”: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要懂得“煽情”,通过富有情趣的诱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主体”发挥最大的效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最终使学生达到“自力”。
  三、学习与思考结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只有将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才算是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人非生而知之,只有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进一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牛顿思考苹果落地发明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波义尔思考紫罗兰发明了指示剂······,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努力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获得结论。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一,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第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问题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问题。第三,独立思考与操作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和谐地发展。第四,教师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以便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第五,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探索及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替代,要为学生多提供尝试的机会。例如,江苏一位老师设计的《雨点》就让学生在想象的情境中和“雨点”一同旅行,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小雨点,除了到课文中描写的“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去旅行,还会到哪儿去,并且设计一个非常颇有见地的画面,雨点从空中落下,下面画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号,儿童在新奇的同时想象开去。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宽容和激励,使儿童的思维活动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中积极进行,潜在的智慧得到有效开发。
  四、学习与行动结合。
  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他强调为学的功效不在于言辩,而在于躬行,躬行的严格要求,则是见善必从,知过必改。孔子要求学以致用,学习所得必须见于行动。孔子深信,人的智慧和德都是在不断克服缺点与错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孔子的“学以致用”的教学管理思想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如学生的思想、生活经验、科技发展现状等,通过练习、实验、实习、参观访问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简政放权,因地制宜,以有效地提高课程为当地经济服务的适应性;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例如,湖南一位老师的《保护水资源》设计的综合活动课就是很突出的,从准备阶段让学生写倡议书,号召同学们行动起来,保护水资源;接着分头去收集相关资料,举行新闻发布会,再走出学校,进行社会调查,访问专家;然后深入到街道、居民家中,进行宣传;最后制作节水广告和小制作,再上一堂汇报课。这样的综合实践课,拓宽了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感。无数事实表明,只有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运用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学会本领,真正地“学以致用”。
其他文献
一身蓝工作服、一双胶靴或者球鞋,行走时身体略微前倾,步履匆匆.无论是工广区、社区,还是各管辖道路、幼儿园……兖矿集团东滩矿物管中心各个工作现场,只要有需要的地方都能
随着网络学习,尤其是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方式在英语教学当中运用的日渐成熟,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也发生变化.在课堂教学以外,教师还担任自主学习平台使用的设计者和监督者
目的 评价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的疗效.方法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85例共98足跟骨骨折,成功随访51例58足,其中撬拨复位24足,切开复位34足.按Maryland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122例。观察组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予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冠状动脉(冠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病例分2组:冠脉慢血流现象组(67例)和冠脉血流正常组(59例),所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并除外心肌病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  【摘 要】建构主义是以人为本不完全同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它契合新课改的根本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建构和谐课堂,激活学教互动,实现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从教学目的来说,和谐课堂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学会学习,学会自励,感到学习是快乐的。其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先决条件。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生个体差异;个性发展;和谐课堂 
集体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本文针对集体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农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 分析自制多功能引流管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中的引流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时采用自制多功能引流管引流的患者58例(A组)临床资料与随
喜欢坐在车里听北京交通台的主持人“瞎贫”,哪儿哪儿又堵了,哪儿哪儿两车剐蹭出事故了,哪儿哪儿现在是一路畅通了.遇到堵车很严重的时候,主持人总会耐心而调侃地劝说司机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