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采编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o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这样人们对新闻的要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作为一名新闻采编工作者,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要采取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对新闻进行加工,以更好的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更能吸引广大人民群众。
  关键词:新闻采编;创新;实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渴望获得精神上的富足。新闻是人们精神生活中重要的因素,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在了解新闻采编业务存在的缺陷后,积极探索、创新新闻采编业务形式、细致研究新闻案例,为现阶段新闻采编业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新闻采编工作的实践分析
  1.立足新起点,创新新理念
  适应新形势,树立新理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在千头万绪的工作考验中,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我们要学习和借鉴各地广电体制改革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广播电视台内部改革方案,努力构建大宣传、大技术的格局,使广播电视的运作流程进一步优化、媒体资源进一步共享、传播效应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进一步壮大。
  2.做好新闻采编前的策划工作
  充分考虑新闻所面向的是哪些受众,他们具有哪些特点;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和要求是什么,他们最关注的什么类型的新闻和话题;受众新闻的情感取向是什么等问题,采编人员在进行新闻采编的时候才能够从根本上站在受众的角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受众容易接受的方法来进行新闻传播,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要。由此可见,新闻采编人员在开展采编工作之前要有针对性地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对受众感兴趣的关注点和话题以及对新闻的要求进行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制作出高质量且能够吸引受众的新闻报道。
  3.找准新闻采编的切入点
  要想提高新闻采编工作质量,选对找准新闻采编的切入点是一个关键问题。不同的采编对象的新闻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我们从更加细致的方面来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编工作中不仅要结合新闻事实,准确抓住受众可能最需要和关注的切入点,同时还要在采编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组织方式、方法,提高采编质量,以更好地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总的来说,新闻采编工作要重点关注自身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問题,通过不断地吸取有效的采编技巧和方式方法来促进自身的改善和进步。
  二、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策略
  1.新闻采编人员要不断提高策划意识
  信息时代应发挥信息时代新闻编辑的策划思维。信息时代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拥有海量信息。新闻编辑要实现引导、帮助受众理解新闻的意图,在对新闻的选择、加工过程中必须运用立体思维,打破单一角度的局限,将新闻事实放在时空交错的大背景下进行多侧面、多层次、多环节的报道,让人们从多方面认识新闻事件的价值和内涵。社会已从记者时代走到如今的编辑时代、策划时代。编辑的综合处理能力和策划能力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编辑可以通过对原稿的挖掘,发现记者未发现之重要信息,并且通过总体策划和不同的组合方式,综合运用消息、特写、评论、图片、资料等手段,多层次、多侧面、纵深全面地展示新闻事件,拓宽新闻的广度,开发新闻的深度,以深度新闻塑造独家新闻。一个好的策划,往往能使司空见惯的事情丰富起来,增加观赏性。
  2.坚持要深入生活
  新闻采编要深入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在群众的实践创造中发现问题,提炼主题,挖掘典型;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时刻牢记新闻宣传工作的性质所在,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在党的政策与群众的实践之间找到契合点,以形象、生动的新闻事实,用鲜活典型的事例,宣传党的政策,避免死板说教、闭门造车。要改变先进典型宣传中的“假、大、空”现象,努力使先进典型有血有肉,典型宣传真实感人,以情动人。同时,就是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在一线捕捉最动人的场景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1)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贯彻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支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服务。
  (2)新闻采编要严格执行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分开的规定。新闻单位应由专职人员从事广告等经营业务,不得向采编部门下达经营创收任务。记者、编辑不得从事广告和其他经营活动。凡收取费用的专版、专刊、专页、专栏等,均属广告,必须有广告标识,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以记者、编辑、审稿人等身份拉广告,不得以新闻报道换取广告,不得以变相新闻形式刊发广告内容,不得为经营谋利操纵新闻报道。
  (3)新闻采编要严格执行新闻纪律,杜绝各种有偿新闻。新闻采编人员不得利用采编报道谋取不正当利益。新闻单位采集、编辑、发表新闻,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新闻记者不得以任何名義向采访报道对象索要钱物,不得接受采访报道对象以任何名义提供的钱物、有价证券、信用卡等。未经本单位领导批准,不得受聘担任其他新闻单位的兼职记者、特约记者或特约撰稿人。在采访活动中,不得提出工作以外的个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
  4.充分发挥新闻采编人员的主导地位
  (1)新闻采编工作仅有文字功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作为一个称职的编辑人员,要根据每天掌握的动态消息,以敏锐、超前的思维与判断,科学准确地确定当日新闻节目的报道主题和整体结构,并依此进行新闻的选择与取舍、稿件的删改与提炼、内容的编排与包装、串联词的撰写,使整期节目编排的意图更明确、更有层次、也更完整。只有做到编排思想的明确和强化,才能使得观众从多而不杂、快而不乱,多方位、多角度,超大信息的报道中把握到一个潜在的思想和流动的脉搏。
  (2)编辑要策划选题并进行采访报道。作为策划者编辑主要策划好三类报道:一是配合政府工作的主题宣传。这类新闻在宣传好政府工作的同时,又能吸引大众目光,是对编辑策划功底下的一大考验;二是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突发性事件很难掌握,但可以通过好的策划及时、全面地反映事件;三是适合专栏的重大题材报道。编辑必须有选择性地策划一些有广度深度的重大报道来体现专栏的创办方针、舆论导向。
  (3)新闻采编工作虽然已形成一定的规律,但这种规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编辑工作既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就注定了编辑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可以说,创新是一切新闻工作者的灵魂,当然也是电视新闻编辑的灵魂。
  5.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培训
  新闻采编业务要求采编工作者具有综合型的职业修养,比如,具有极度敏捷的思维、处理资料的本领,以及精准的分析能力。当下,不少新闻采编工作者在飞快进步的新闻工作中,无法完善自身存在的缺陷,影响了采编业务的成效。相关组织应提高对新闻采编工作者业务能力的培养,增强其综合修养,进一步为改革新闻采编业务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结语
  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对新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对传媒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经验总结,促进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以及新闻采编工作质量的提高,在新形势下不断强化策划意识,创新编辑思维和新闻媒体的形式和内容,提高策划水平,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强.浅谈新时期新闻采编工作的新思路[J].大众文艺,2014,20.
  [2]温放.关于新闻采编工作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4,20.
其他文献
首先介绍了强化学习基本原理,分析了马尔科夫决策过程与半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强化学习中的应用,其次阐述了分层强化学习中分层与抽象的思想,分析了HAM、Options与
过年前,我收到了一份快递.我想,这肯定是谁送给我的新年礼物.rn拆开礼物盒,只见里面放着一个奇怪的东西,还有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这是送给你的新年礼物——乌鸦嘴.乌鸦嘴?什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各大企业都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文针对目前油田企业经营管理成本控制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实现油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油田企业;经营管理;成本控制;有效措施  引言:油田企业经营管理成本控制作为油田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油田企业经营管理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日常项目管
本文用初等方法建立了一种筛法,用以证明形如N2+1的素数有无穷多个.
先援引一段新闻。标题:《重庆庭审虹桥垮塌案綦江万人空巷看直播》内容:星期六的下午,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大厅里,正在进行对虹桥垮塌事故5名负责人的公开审理。而
新年到了,大家开始互赠礼物.我也收到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上面还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rn我高兴极了,拆开礼物,发现里面是一个小盒子.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小盒子,里面是—个更
期刊
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刚睁开眼,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咚咚”声,吓得我从床上跳了起来.rn我打开门,唉,又是一大堆新年礼物.“咚咚!”天哪,又来了——咦?这次怎么
期刊
传统模拟式温度、湿度传感器通常存在复杂的校准和标定问题。使用DHT11数字型温湿度复合型传感器,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C52单片机温湿度监控和报警系统。系统可以实时将当前环境
为了解决现当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务管理系统所存在的报考效率低、数据易出错且欠安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架构B/S模式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网上预报名系统,原系统数据库
通过研读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对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论述,翻阅有关书籍,结合实际工作,对信息的开发与利用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已广泛被人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