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充满生机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che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新型课程,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需求与体验。因此,在丰富多彩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创造符合儿童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合作发现,培养生活能力,提高道德水准,做适合于现代社会需要的小主人。
  【关键词】 儿童生活 情境创设 品德与生活(社会)
  在新课程改革中,回归生活几乎成了所有学科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很多教师都通过情境来吸引学生。《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以及愿望。”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新型课程,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需求与体验。面对实践性、活动性这样强的课程,以往那些说教、灌输自然是不合时宜了,所以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这门学科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地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因此,在丰富多彩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适宜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情境教学已成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方式,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供了一个攀登的支架,我们的课堂也因此有了生气、有了效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1 遵循情境创设的原则
  1.1 真实性原则。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情境设计要真实可信,否则会弄巧成拙。如某老师在教学《我们的学校》时,拍了学校门口的一段视频作为这节课的引入,很真实,效果也很好。
  1.2 现实性原则。品德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因此,情境的创设要注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经验,教师要将教材上的话题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此拉近与生活的距离,使儿童顺利进入生活情境。
  1.3 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应根据当地的品德资源,将品德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如在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这个话题时,以放影和等待放影《狮子王》,吊起学生的味口,让他们跟着你的思路走。
  1.4 灵活性原则。我们的课堂是动态的,品德的形成也应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所不能预料的,因此可能在我们教师预设的情境之外还有无法预料的动态生成的情境,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来把握动态生成的教学情境,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1.5 目地性原则。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情境不是摆设,也不是为了赶时髦的点缀品。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情境的创设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当在后面的教学中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师对为什么要设置情境,设置了情境后应该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应做到心中有数。
  1.6 时代性原则。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师应该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因为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因此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现代气息,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品德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性。
  1.7 思考性原则。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品德内涵,要有足够的品德信息,要有利于学生的思考。问题情境不要只是求一时热闹、好玩,只考虑到观赏性,而失去应有的“品德味”。要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品德信息,进而提出相关的品德问题。
  2 以生活情境吸引学生
  儿童生活的现实性,决定了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关注和反映儿童生活的真实性。儿童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生活在现实社会里,他们的生活天天在进行,时时在进行,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紧扣教学目标,想方设法去创造符合儿童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合作发现,培养生活能力,提高道德水准,做适合于现代社会需要的小主人。
  2.1 精心设计情境,导入新课话题。
  2.1.1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故事陪伴孩子他们一步步长大,如教学《分享的快乐》一课,用“僧人与盲人”这个小故事开头引入给学生留下问题:猜猜盲人是如何回答的?设下悬念,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学生很自然地打开书想知道答案,通过自学和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得出结论:“这盏灯,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而不会碰撞我了。”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分享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1.2 俗语导入,揭示主题。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主题,利用学生熟悉的俗语导入新课能一语道破天机,直奔主题,切入新课。如《我的自画像》一课的主题是每个人都各有特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可这样引入:“古人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生活中的你我他该如何相处,友好相帮呢?”学生就此话题展开讨论,揭示主题。
  2.1.3 游戏导入,丰富生活。在教学《不一样的你我他》一课中,通过“填树叶”这一游戏导入,课前画好一棵没有树叶的大树,做了一些树叶发给学生,让学生在纸树叶上写上自己或同学的两条突出的优点,写完后贴在大树上,学生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引发思考:为什么光秃秃的大树,会变得如此茂盛呢?从而使他们意识到:正是由于每个人的独特性,才有了丰富的班级生活。
  2.2 充分利用网络,搜集生活素材。陶行知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本着这一教育原则,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搜集各种生活素材,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孩子走进生活,再现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人和事,从而引发道德评价,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道德情感,使孩子们的课堂丰富多彩。   2.3 发挥图片优势,创设生动情境。精彩的有说服力的图片也能直接刺激学生视觉,充分调动最直观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河水》的第二课《江山如此多娇》时,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不可能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我充分利用家乡资源把我去嘉陵江、龙角山游览时拍的照片进行了整理,又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九寨风景、武隆天坑、黄山四绝等图片,配上音乐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祖国的山美水美,我的家乡更美。
  2.4 巧用媒体教学,再现生活画面。多媒体教学更容易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达到快乐学习的效果。在《家人的爱》这一主题教学活动中,我用相机拍摄了部分学生家庭的生活画面,有的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有的是父子一起下棋,有的是爷爷奶奶牵着孙子散步,还有的的全家一起用餐的画面——一幅幅家庭温馨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看着这熟悉的画面,有的画面,班上的学生自己就在其中,教师在配上解说,这样的情境触及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对家人爱的理解还用得着老师的说教吗?
  3 以音乐渲染课堂氛围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学生大都爱听音乐,爱唱歌。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入美妙的景象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在教学《伸出爱的手》这一主题时,我播放了残疾人歌曲《感恩的心》这首歌曲,让学生同老师一起做手语,用无声的手语来演唱,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体验之后又再一次体会残疾人的生活,感受社会的关爱,让孩子们在音乐中从中获知:“一个人只要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双手来帮助你;一个人只要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伸出一千双手来帮助别人!”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4 以辩论启发课堂思维
  品社课中时常有些问题,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最好的结果,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在《各种各样的媒体》这一主题教学中,据“看电视是否有益”,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辩论赛,正方观点:看电视有益,反方观点:看电视有弊,教师邀请三位同学作为评审团成员,其他同学都是评委。在辩论过程中,双方据理力争,还列举了很充分的事例,有时争的面红耳赤,在同学们的讨论之中,怎样合理看电视自然明了。这样的辩论情境的创设很好地完成了三维目标的教学,真爽!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上我们要尽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热情,以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激情在快乐中学习,使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理论与实践
  2 教育研究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但在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英语教学常常出现一种机械的课本教学和应试教学,而教材编写内容又常常远离农村学生实际,考试内容也常局限于一些枯燥无味的语法知识,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整个学习过程几乎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机械的记忆当中。因此,如何有效活化教材,让中学英语教学更加切近生活化则迫在眉睫。  “
期刊
【摘 要】 数学是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反映,数学中各部分知识相互联系,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的一部分,它的数量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能力策略、图标策略和生活化策略;围绕应用题教学,以学生为本;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应用题 教学措施  应用题是小
期刊
美国教育家罗斯福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上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自然亲其师而信其道。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创造灵感。  1 小学语文课堂应有特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的特点,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思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渐渐显示出来,现代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期刊
中学思品中考逐渐由闭卷形式向开卷形式转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面向社会热点,关注时事,把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迎考中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复习。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政治中考迎考的方法和策略:  1 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端正复习思想和态度  针对目前河北省初中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实行开卷考试这一现状,家
期刊
1 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1.1 及
期刊
老师们常听说,一堂好课是生成的。我们似乎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学生自主体验、发现的过程。甚至,不少人在评课中拿“预设”问罪,只要课堂有人工设计的痕迹,通通以为违背了课改的精神。但事实上,对一堂好课来说,成功的因素不仅仅是生成,还有教学的提前设计。可以肯定,只考虑课堂如何生成,而不在设计上下工夫,完成课堂教学是不可能的。那么,哪些内容要提前设计,那些环节和过程要依靠生成呢?  1 必须提前设计的内容  
期刊
目前作文教学普遍存在学生怕写作文,怕上作文课的现状。这种情况是语文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我认为和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有很大关系。我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也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 “用心”读写,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常言道:“胸中无墨难下笔,腹中空空难做文。”培养小学生写作文,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作文观,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这种习惯对小学生来说,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开明宗义地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
期刊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六年级小学语文课本里“学习园地”中有这样三组歇后语,你能发现每组歇后语的共同特点吗?  ①芝麻开花——节节高;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