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语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生成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们常听说,一堂好课是生成的。我们似乎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学生自主体验、发现的过程。甚至,不少人在评课中拿“预设”问罪,只要课堂有人工设计的痕迹,通通以为违背了课改的精神。但事实上,对一堂好课来说,成功的因素不仅仅是生成,还有教学的提前设计。可以肯定,只考虑课堂如何生成,而不在设计上下工夫,完成课堂教学是不可能的。那么,哪些内容要提前设计,那些环节和过程要依靠生成呢?
  1 必须提前设计的内容
  1.1 教学目标。评价一堂课的优劣,首先要考虑的是课堂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应该是生成的,但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一定是预先设计好的。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可能部分教学目标要随时调整,比如提高要求或降低水平。但任何一堂课在操作之前,都应有清晰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无论是有关知识和能力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还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目标,都只能依靠教师课前的设计。
  1.2 教学环节。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或者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必须依靠几个步骤完成。可能每个教学步骤并不会完全照着老师的意愿去实现,但作为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一部分,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步骤必须提前设计。一堂课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老师必须心中有数。因为讲究课堂的开放和活跃并不是天马行空,想怎么上课就怎么上课。大多时候,学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善解师意。
  1.3 学习方式。学生选择哪种方式完成教学目标,老师要提前考虑到。一些公开课上,老师常常对学生说:“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想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在学生学习能力不高、自控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态度不仅不能起到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作用,还有可能对学生放任自流。因此,教师清晰明白地要求学生使用某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快速准确地达到教学目标。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是选择讨论的方式、探究的方式、合作的方式、还是发现的方式,老师要为学生量身定做。当然,学习方式的选择也要考虑学生实际,而且要灵活多样,允许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主选择。
  1.4 陈述性的知识。一些基本的概念、定义,甚至词语的解释,其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随意性,往往是约定俗成的。与程序性的知识不同,这些内容属于陈述性的知识,只需要用语言加以表达。对老师而言,最不能犯的错误便是基本知识的错误,因此,陈述性的知识是老师预先设计的内容之一。只有老师对基本知识烂熟于胸,当课堂上出现学生无力解决的问题时,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快速处理,并给出准确的答案。
  1.5 辅助手段。借用什么样的手段辅助教学目标的完成,也只能提前设计,精心准备。如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
  2 必须实现生成的过程
  2.1 体验式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某些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感知的过程,这种体验式的过程具有不可替代性,只能在学生自主感受中生成。语文课上,老师往往要求学生仔细听、认真看,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不可能步调一致,要达到老师的体验要求,只能在体验中积累。再比如,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的理解水平也不尽相同。要读出怎样的语调、语气、节奏和高低缓急,只有靠学生反复玩味、教师以身示范,最终使学生读得感情丰富、自然贴切。这些体验式的学习过程,都只能随着过程生成,而不能依靠教师单方面的预先设计。
  2.2 发现式的过程。发现法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至今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发现的过程也即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学生的思维在活动,直至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课堂上发现的过程,调动了众多的器官和手段,是生成的过程。比如,老师要求学生自读某一段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找出某个问题的答案。学生手中笔在划,眼睛在看,脑中在想,口中在小声念。有时候,学生要借助同学的帮助加深理解,有时候,学生要凭借肢体语言理解(小学生做动作理解词义)文本。这一切都是生成的过程,而不能靠老师一厢情愿地期待和设计。
  2.3 研究式的过程。不少老师在课堂中采用研究式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无疑,研究式的学习需要提出问题、论证问题,有一定难度和深度,是生成性的过程。在研究式的学习中,老师要善于引导,不能死板地套用自己设计好的模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在让学生研究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时,要求学生使用贴方格的方法,学生做起来很费时间,有学生提出用画方格的方法,简单而直观。老师没有武断地否决,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那样做,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2.4 偶发式的过程。课堂上冷不丁会出现偶然事件,要么是外界干扰,要么是学生的思维与老师背道而驰,打乱了课堂教学秩序。如果善于抓住偶发事件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则可以生成一堂质量上乘的课。一位教师在教《江畔独步寻花》时,事先设定的程序是:读诗题,了解背景;读诗句,弄清内容;想诗境,体会感情;诵诗篇,赏析特色。可刚一上课,便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问:“诗中写的‘花’是什么花?”其余学生也在下面议论纷纷。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于是甩开预设的教案,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当学生给出五彩的答案后,老师又根据学生的需要,把学生分组,一组为诗配画,一组改写,一组到网络室收集相关资料,一组在班级小书库去查找,一组到花园观察。最后,学生不仅深刻地体会了诗歌内容,而且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这是一个特殊的个案,老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需要高度的教学机智,而且要慎之又慎。
  实际上,预设与生成并非水火不容,关键看预设什么,怎么设计。要把一堂堂好课奉献给学生,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艺,循循善诱地与学生互动,生成具有活力的教学过程,也需要教师未雨绸缪,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在上课之前就成竹在胸。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课堂的学习、听课、尝试和参观,对自己心中的高效课堂课有以下几点看法:一是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要占用课堂的全部时间。二是课前充分研究,做好导学案。三是课后反思,回头思考,提高教学水平。四是完善对学生的奖励制度,注重兑现。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导学案 课后反思 效率 研究 教学水平 实践 学生 探索  本学期,依照我县教育局高效课堂改革的文件精神,学校积极开展了高效
期刊
幼儿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幼儿由于其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运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在组织大班教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教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多媒体资源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及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理论探讨的一个热点。以互联网络和远程教育技术为主要媒介的现代多媒体,正好迎合了教育的发展趋势,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
期刊
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要依照新课标理念,坚持以语文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七彩生活的快乐天地之间,采用新颖灵活、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碰撞学生的探究火花,捕捉学生的创新灵感,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1 培养语文兴趣,激发自主参与  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学生自愿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因此,要想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但在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英语教学常常出现一种机械的课本教学和应试教学,而教材编写内容又常常远离农村学生实际,考试内容也常局限于一些枯燥无味的语法知识,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整个学习过程几乎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机械的记忆当中。因此,如何有效活化教材,让中学英语教学更加切近生活化则迫在眉睫。  “
期刊
【摘 要】 数学是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反映,数学中各部分知识相互联系,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的一部分,它的数量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能力策略、图标策略和生活化策略;围绕应用题教学,以学生为本;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应用题 教学措施  应用题是小
期刊
美国教育家罗斯福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上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自然亲其师而信其道。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创造灵感。  1 小学语文课堂应有特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的特点,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思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渐渐显示出来,现代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期刊
中学思品中考逐渐由闭卷形式向开卷形式转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面向社会热点,关注时事,把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迎考中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复习。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政治中考迎考的方法和策略:  1 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端正复习思想和态度  针对目前河北省初中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实行开卷考试这一现状,家
期刊
1 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1.1 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