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精神与现代性的人格困惑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4891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大学》作为“四书”之一是中国古代士子科考登第的必读书目.开篇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由此可见,它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治学求仕的纲领之学,是思想与精神的立基之本.
摘 要:巴蜀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产生了巴蜀文化。苏洵从小便生活在巴蜀地区,其诗文自然会受到巴蜀文化的影响。本文试从地域文化为切入点,探讨巴蜀文化对于苏洵诗文的影响。  关键词:巴蜀文化;苏洵;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01  一直以来,巴蜀地区都以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著称于世。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随着肥料结构的变化,稻草还田越来越被农业生产单位所重视。因为稻草还田是提高地力、增加有机肥源的有效途径。但稻草还田效应受气候条件和作物养分供给状况的影响,它不象
摘 要:《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代表作之一,因其文笔清新,自然流畅而广为流传。本文主要从诗歌的韵律,语篇衔接和思想内容三个方面鉴赏此诗。  关键词:《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韵律;语篇衔接;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02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湖畔诗人”的领袖
摘 要:“乾嘉学派”是活跃于清朝前期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自谓“韩门”的汪师韩一生著述颇丰,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考据学专家,还是一位文选学大家,他的诗文集具有重要的文学和文献价值。通过考证其生卒年时间,对深入研究汪师韩的诗文创作内容、风格与艺术成就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乾嘉学派;汪师韩;家世;生卒年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
摘 要:本文以伊藤漱平《红楼梦》日文全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红楼梦》中红色系服饰颜色词的翻译。可以发现基本颜色词基本可以对应翻译。限定性组合颜色词和实物颜色词,有些可以达到对应翻译,但大多数词语由于两个颜色词语的差异,不能准确翻译。  关键词:《红楼梦》;伊藤漱平;红色系服饰颜色词;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02
摘 要:在明清易代的特殊阶段,王夫之创作出《诗广传》这部著作。独特的社会背景使其注重社会现实,主张经世致用。《诗广传》是王夫之围绕《诗经》展开的综合性文章,从哲学、历史、政治和文学的等不同角度解读《诗经》各篇,具有针砭时弊的文风。  关键词:王夫之;《诗广传》;《诗经》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01  王夫之(1
摘 要: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经典“非虚构小说”《冷血》讲述了一桩真实的“灭门惨案”,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独特,极具分析价值。本文拟用拉康镜像理论来分析《冷血》文本中主人公佩里这一主体被他者阉割而成为一个异化的自我形象,小说最后主人公佩里.史密斯的悲剧结局将主体的虚幻性以及“他者”在自我建构中决定性地位等赤裸裸地剥开呈现给观众,充满着对人类自我本
背景:孔源性或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后发生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临床主要的致盲性眼部疾病之一,尤其是视网膜复位手术后,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PVR的主要病理过程可以解释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等的迁移与增殖造成对视网膜的牵拉是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玻璃体手术对增殖条索的解除并不能阻止增殖的再次发生,所以,非手术方法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成为现在的研究方向。丹参单体是一种传统
摘 要:《夏天的鞋子》是川端康成一系列掌上小说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个短篇。本文试着结合新感觉派、达达主义等背景和川端康成的作品精神,理解小说所要传达的思想。试着通过“主题化”与“非主题化”的手法分析出小说的主体,通过意识流手法解答小说中的时间矛盾。在明确以少女为小说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少女所象征的自由意义,从而理解川端康成笔下所描绘的自由世界。  关键词:主题化;非主题化;少女;意识流;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