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下实施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尝试与探索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学习和生活。而中小学生作为网民中的主体人群,他们的道德水平、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受网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思考,巧妙地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
  中小学网络平台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使其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一方面,又使一些青少年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也使得他们的道德水平呈现明显下滑。面对严峻的挑战,作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者——教师如何利用网络,实施以“网”治“网”战略,开创德育创新局面呢?
  一、建立班级网页,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我们在校园网上设立了班级“绿色”网页,作为宣传班级文化、教育学生的重要德育窗口。我们的班级网页首页为“我们自己的网吧”,以下栏目设有“班级概况”“风采展示”“心灵小憩”“智慧宝库”“教师寄语”……用我们自己的精心打造,把学生从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学生在班级网页里,或为集体出谋献策;或通过“风采展示”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或在“心灵小憩”里窃窃私语,增进了解;或在“教师寄语”里平等交通,和谐发展。“智慧宝库”又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拓视野,增长学识的平台。班级网页的建立,学生求知欲望更高了,竞争意识更浓了,集体荣誉感更强了。师生关系也因此更融洽,更和谐。
  二、开辟网上论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校应积极规划和建设德育网站,利用校园电子布告栏系统,开辟德育新天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文化活动和网上服务,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在“网上论坛”互相讨论学习体会,共同探讨如何解决班级存在的问题,可以对班级的发展献计献策。“网上论坛”与“班级网页”不同的是:进行讨论时可以隐去真实姓名,摆脱了“随大流”的状态,能真真正正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实话实说。因此,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现象,纠正其偏差,解决真实的思想问题,做到防微杜渐,息事宁人。论坛网上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能大胆地提出问题,对平时老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立场明确,观点新颖,使我们能从多重角度换位思考,给班级管理及学校建设带来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三、运用电子邮件,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传统德育工作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即使是最民主的教师,也不可能使学生知无不言。因此,教师“受蔽”是常事,这也是传统德育的致命弱点。为顺应时代潮流,德育工作者应建立个人的德育网页,因为由个人建立的网页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能让学生感到平等而且容易接受。再运用网络中的“E-mail”功能进行开展工作。由于“E-mail”的匿名、隐蔽的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教师职业所赋予的特权给学生带来的压抑感。这样,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学生有些心理话或一些敏感的话题,或心里困惑都可以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寄给老师,老师针对学生的疑问直接解答,然后用电子邮件逐一回寄给学生。这样对症下药,既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不会让学生“丢面子”。如果学生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老师可以把话题复制、粘贴到德育论坛上来,让学生在论坛里开展对话、辩论、答疑、咨询等,使德育在网上得以延续和发展。
  四、创建心理咨询室,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虽然网络技术在育人方面有它的优势,但要真正让学生在网上接收的信息有“利”无“弊”,不容忽视的工作就是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他们对网络的选择力与免疫力。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要经常利用学生下课时间主动与学生聊天,以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上网的心态,或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调查。
  学生进入青春期,心理相当复杂。有的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脆弱、自卑,很容易迁移到学习上,从而影响成绩;有的在平时学习中遇到挫折,心情紧张,内心烦躁,导致自暴自弃,从而影响生活;有的却因同学之间的摩擦、师生之间在教育中有意见分歧,产生误解与冲突……所有这些现象,如果不及时解决,很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为做到防微杜渐,我们要求学生有不良的心理反应就及时登录学校网上心理健康咨询室进行咨询,以寻求答案与解决。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材施教,及时沟通,适时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建立QQ群网,加强家校联手工作
  现代教育是一种立体型的教育,不能单靠学校孤军作战,它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的配合。因此,我们设定了以学校为主力,以家长为后卫,以社会支持为基础的德育思路。认真举办家长学校学习班,经常性地向家长印发现代家庭教育与网络教育资料;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以提高家庭素质,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在中国移动通讯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建立了家、校移动通讯“集群网”。另外,在网络上我们还建立以学校为主,以班级为辅的QQ网群。这使家、校形成强强联手的网络教育。通过QQ天地和集群网,及时、适时与家长进行QQ聊天或互发短信息,介绍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动态,对他们身上的一些问题能够及时地配合老师进行教育。同时,老师也可以把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理念通过上传介绍给家长,增进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这种方法既节省老师家访的时间,又缩短家、校之间的距离,极受老师和家长青睐。
  总之,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前沿,用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施德育教育,为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何光芬.浅谈中小学德育的新特点.管理观察,2008,(23).
  [2]姚志雄.关于中小学数字德育的研究和探索.领导科学论坛,2012,(7).
  [3]刘娟,经晶.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德育教育探究.软件导刊,2012,(5).
其他文献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着新挑战新问题。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摆在每一位基层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基层干部 群众工作 社会环境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着新挑战新问题。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摆在每一位基层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树立
叙述在PDS 3D软件的基础上,采用GB标准建立公制库的过程及在项目的应用情况。
应用基于概率统计理论的可靠性设计方法,从分析静强度初始可靠度的角度,对钢制薄壁内压圆筒的安全系数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屈服失效准则下可取安全系数ns≥1.55,在爆破失效
高效课堂 关键作用 “四步阶进法”  最近,我们学校通过积极探索,寻求到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教学模式:“四步阶进法”,并逐步在全校各年级推广。其实质就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前、课堂、课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前,教师要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集体备课,其主要做法是:一人先主备;集体研讨;个人二次备课;形成自己独特的教案。主要备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预习作业、课堂教学重难点、课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带着某种情感在教,而学生也总是带着某种情感来学,没有任何情感的教育过程是不存在的。情感成为联系教学双方的纽带,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作为受教育者——学生的积极情感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实施教育和定向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感恩教育为抓手,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积极情感。  关键词:感恩教育 分层施教 教育空间    一、感恩教育
和谐的课堂能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结构,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就成为当前教师要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