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国十一月革命的性质和动力(續完)

来源 :史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83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三)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中旬,德国革命进入第二时期。在这个时期里要解决这样问题,即德国革命究竟是停在了第一阶段即资产阶级阶段呢,还是找到了克服革命的初期脆弱并继续挺进走向社会主义的内部力量。还在这一时期之初,便决定了这一时期有两种可能趋向,两条事件发展的道路。一条道路是继续革命,使最初时期的民主成果巩固和扩大起来,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这条道路的前提是无产阶级革命积极性的增长,无产阶级革命先锋队的团结,吸引日益广大的城乡劳动羣众到运动中来,揭露并孤立工人队伍中的叛变的资产阶级走狗。这条道路意味着旧国家机构的决定性破坏,各地工兵苏维埃变为真正的革命政权机关,以及同国际工人运动首先同苏俄建立牢固的联盟。斯巴达克派希望把德国劳动者引上
其他文献
本丛书包括《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刘佐泉)、《客家迁移万里寻踪》(大河报社)、《飘洋过海的客家人》(罗英祥)、《太平天国与客家》(刘佐泉)等四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陆学者和海外学者联袂研究客家问题的力作。丛书除对客家起源、形成、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进行系统研究外,对客家传统的内涵和特征也作了详尽介绍。丛书把客家历史与国史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论述,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的重大问题。从史学的观点来看,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中一个根本性问题,关于它的认识和讨论,涉及到如何看待社会存在的形式和历史运动的原因。
明人黄暐的《蓬轩类纪》是研究由明前期向中期过渡阶段南北地区特别是苏州地方社会变迁的珍贵材料。关于该书的名称和衍变等问题,自明嘉靖以来即产生歧异和纠葛。近年来由于新材料的影印出版,这些问题因而得以澄清:《蓬轩类纪》为黄暐笔记之原名,而《蓬窗类纪》为误称;其孙黄省曾依据材料归属吴地和非吴地的原则将《蓬轩类纪》分解,重组为《蓬轩吴记》和《蓬轩别记》;其他与之相关的问题在上述主要问题考实的基础上自然得到解决。
20世纪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世纪。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走向现代化(主动)的正式启动;五四前后在经济(民族资本的发展)、思想(新文化运动)、政治(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共成立、国共合作)等方面的成就,标志着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启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广阔道路;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迅猛发展。在新的21世纪,中华民族将以更强劲的英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由欧洲人支配世界近5个世纪的国际关系格局.二战时的同盟美国和苏联,战后不久便分道扬镳,形成各自的政治军事集团,在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思想意识形态方面进行全面对抗.欧洲成为东西方冲突的焦点,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由于双方大搞军备竞赛,导致"冷战"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对冷战研究,西方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看法,在美国有所谓"正统派"和"修正派"的学术之争,他们在冷战问题上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他们的观点,为研究冷战提供不同的视野.
党史界对共产国际与陈独秀的关系研究成果颇多,但是,陈独秀离开中共中央领导岗位后共产国际与陈独秀的关系怎样,一直未见披露和研究.本文根据新的档案资料,对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联共(布)对陈独秀及中国托派的认识和处理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本文主要考察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问题探讨的曲折历程,总结它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特点:(一)探讨的目的具有革命性;(二)探讨的历程具有渐进性和曲折性;(三)探讨的重心是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四)探讨的关键是探讨主体的求实性和自主性。这些特点对于今天在新形势下认识国情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正> 改良主义是工人运动中变相的資产阶級思想。改良主义反对阶級斗爭、主张资本主义和平的、逐渐的“長入”社会主义,企圖模糊资本主义社会里兩个主要阶級——工人阶級和資产阶級——之間的根本原則区别,否認作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和决定手段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級孶谋厝恍浴8牧贾饕逭咔Х桨儆嫷刭H低公認的、工人阶級在爭取无产阶級孶幦《跃缮缁崾敌猩缁嶂饕甯脑於窢幹械南确娑印R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作用,而把社会主义改造說成是生产力發展的自然結果,忽視革命群众在消灭过时的资本主义生
<正>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前半期,中国封建经济经历了严重的危机。封建的生产关系原在农村中占统治地位,可是,到这时,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而雇佣劳动的普遍使用就是中国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显明标志之一。许多地区由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商品率的增长,引起了对雇佣劳动的使用。(如:陕西、山东等省)。在好些省份(江苏、山西、甘肃等)零工现象开始发展。童工被广泛应用。甚至在少数民族的一些地区(如:广西、贵州之苗族,广西的僮族)也使用了雇佣
<正> “族内阶级群婚”和“族外阶级群婚”是原始共产制社会时代前氏族社会中的两个持续发展的婚姻形态。「阶级群婚」的「阶级」一词并不是社会科学的一般含义,而是(?)表年龄性别大小等级的意思。当然在原始共产制社会时代社会上是没有阶级的(?)但是在原始共产社会的前一阶段,人类远过着原始群团生活的时候,氏族也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