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显美:穷人不穷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88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穷人》;穷人不穷;善良;同情心
  一个妇人,头靠着床,跪在那儿祈祷,她时而冥想,时而惊惶。
  这就是母亲。这时候的外面,白浪高涌的海洋,正对着天空、悬崖、黑夜、狂风和迷雾,倾吐着它永恒又幽暗的哭诉。
  这位母亲是十九世纪前期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的长诗《贫苦人》中的一位妇女。这位母亲和她的丈夫一起挑起两个家庭的重担,从法国走到了俄国。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根据《贫苦人》改写成《穷人》一文,这位母亲的名字也俄国化了,由“莎丽”变成了“桑娜”。
  这个贫穷人的故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大的磁力,吸引托尔斯泰改写呢?读过改写后的《穷人》,读者就会知道:穷人不穷。这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的巨大反差具有深刻的震撼力,叩响了人们的心弦。
  且看作品中两个穷人的家庭吧:西蒙,两个孩子“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这位寡妇终于在一个漆黑的寒冷的夜晚,以染病的身躯,抛却两个孩子,痛苦地离开了人世间。桑娜一家,“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可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鞋都没有一双,“不论冬夏都光着脚”。实在是穷得叮当响!
  然而,他们又是不穷的,岂止不穷,还富有得很,他们的精神世界是那样的丰富而高尚。
  让我们先走进桑娜的家庭吧!“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这固然是相对于“外面又黑又冷”的环境以及更为贫寒的穷人家庭来说的,但主要是为了反映主妇桑娜的能干和勤劳:“地扫得干干净净”“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确实给人以“温暖”“舒适”之感,贫寒在这里让位了。
  如果说这是观照桑娜性格的“面”,那么课文中的事则是一个“点”,照亮了桑娜心灵的光彩。抱回西蒙的孩子,“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良心使然,“习惯动作”,如果丈夫反对,“揍我一顿也好”,宁愿“自作自受”,也要挑起这副担子。善良,深深的同情心,使这个陷于贫穷的妇女闪耀出动人的光彩。
  再看渔夫,“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还要出海,现在又得添上邻居的两个孩子,他“皱起眉”说道:“得把他们抱来”“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巨大的同情心和坚强的生活信念使桑娜的担心变得多余。渔夫和妻子的心是相通的,他们都是那样善良,富有同情心,这大概也是家庭氛围“温暖”的又一层意思吧。
  说穷人不穷,也不应丢开西蒙,这位可怜的母亲,在临终之前,把温暖和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孩子,“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表现了崇高的母爱。
  穷人不穷使作品具有双重的批判意义,这大概是雨果写、托尔斯泰改写的根本原因。但这主要还是“写什么”“为什么写”的问题,在读《穷人》时,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品十分具有感染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怎样写”。这里“怎样写”的原则显然是突出一个“真”字,作者着力于以真写美,真处显美,使不穷产生了令人信服、敬服的魅力。具体说来,这个“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家境描写的分寸感。作品写渔夫的家“温暖而舒适”,绝无夸张之辞。从物质角度说,“温暖”无非“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舒适”则指家庭的整洁和孩子们的甜睡。“温暖而舒适”写出这是一个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的渔民家庭,分寸感很强,不仅使人感到真实可信,而且有助于人们体会到主妇的勤快是“温暖而舒适”的重要原因,真处衬出了美。
  二是情节构思的深刻性。如前所述,穷人不穷主要是“写什么”,但也包含“怎样写”的内涵,整篇文章构思的基点即在于此。这样,情节中就含有主题,显示出深度。作者写穷人物质的穷,旨为铺垫、衬托之笔,正因为穷,桑娜和丈夫的心理活动才显得真,也才显出了他们的高尚,显出精神的美。应该提及的是,作品中包含“心惊肉跳—忐忑不安—又喜又忧”这样一条表现桑娜情绪的线索,但其內容并不相同。就事而言,情节曾有所转换,且后部分为故事情节的重点内容,但作者过渡极为自然,了无痕迹。比如,写桑娜从自己的家走进西蒙的家,丝丝入扣,合情合理,显得真切自然。这就使铺垫部分与文章主体部分巧妙地组合起来,融为一体,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深刻性。
  三是人物行动的个性化。文章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在的神态动作,都注意切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真切熨帖。比如,写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真实而准确地写出了桑娜的心情。“心跳得厉害”是因为未征得丈夫的同意,“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性情深层的因素在支配着她,未必要“知其所以然”,却又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又如,写渔夫重视(“ 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思考(“搔搔后脑勺”)—商量(“你看怎么办?”)— 决定(“ 得把他们抱来”)— 动员(“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催促(“快去!别等他们醒来”),真实个性化的描写,写活了人物,也使人物精神的美更见其真,从而更具感染力。
其他文献
每年的夏日,总会有一批人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毕业啦!那么不同国度的毕业生会采用怎样的方式来纪念自己的中学生活呢?。来看看德国高中生的——    六月底了,又一个学年即将结束。按照传统,十三年级的毕业生在离校前要举办一次Abistreich。这是一个类似毕业典礼却更加轻松有趣的活动,全校所有学生都可以观摩,我这个交流学生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开开眼界了。  一大早,学校就已经大变样了:教学楼的大门上缀满了
因為是13、15合刊,所以数据在15期中,请在15期查看。
【摘要】基于选文的类型、综合选文功能来教语文,是能否实现教学的精准设计与落实的重要尺度。一旦能做到综合性地运用选文,也就站在了语文课程高度来教学,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就能顺利达成。  【关键词】语文课程;选文功能;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5-0017-02  【作者简介】陈洁,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
【摘 要】构建和实施教育的新常态,需要认识“新常态教育”的本质和要求,革除“非常态教育”的弊病,切实推进教育创新和改革,使教育回归常识,遵循常理,恪守常规,呈现常态,焕发教育的生命活力和创新魅力。我们以“探寻规律,传承创新,以人为本”为基本方略,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原点,规范办学行为,遵循教育规律,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教育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创新意义的教育新品牌、新特色。  【关键词】新常态教
纳米粒子回收有新法    如今纳米材料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工业制造,但有些纳米材料贵比黄金,且极易与其他物质混合,形成复杂难以分离的混合物,回收相当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最近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特殊的乳液,可轻易地将纳米粒子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该乳液加热后会分为两层,其中一层包含可回收利用的纳米粒子,科学家使用镉纳米粒子和锌纳米粒子进行了实验,效果良好。  与传统
【摘 要】王兰“美丽语文”教学思想具有继承的意义、创新的活力和传扬的价值。研究团队在实践中,首先要依靠专业支持,注重学习要素的组合以及学习生活的融合,培植教学思想传扬之“根”;其次要着力机制构造,创设时空多元制、研究常态制和成果鉴定制,营建教学思想传扬之“场”;最后是寻求多方协作,通过缔结研究联盟,放大教学思想效应,同时催生研究成果,构筑教学思想传扬之“体”。  【关键词】王兰;美丽语文;教学思想
什么叫主流?谁是目前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各领域的脊梁?那就是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这一批人。  奇怪的是,“60后”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伟大。他们这样形容自己:住过工厂宿舍群楼,看过小人书,做过木头枪,抢过军帽,逃过学,回家跪过搓衣板,脾气爆的还和老爸动过手。上了大学,突然就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然后没等分到房住房已经货币化了,稍微不努力就下了岗了。直到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也有高血脂
【关键词】英语教学;ARCS学习动机模式;绘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9-0065-02  众所周知,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及结果有着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运用ARCS学习动机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更好地感悟英语文化,学好英语。一、ARCS学习动机模式概述  ARCS学习动机模式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
片名:《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日本)  导演:岩井俊二  主演:市原隼人 忍成修吾 苍井优  沉默少年莲见雄一有过玫瑰色的青春时代。而一切却随着好友星野修介的改变而成了灰色。修介原本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却突然变成了不良少年;他毁掉了自己,也毁掉了莲见雄一的梦想与爱。一直以来,莲见雄一都把在网络上结识的好友“青猫”作为精神支柱。然后。当莲见真正见到“青猫”时……  这是多年前的电影,其震撼力却一直传达
【关键词】英语教学;思维能力;盘活教材  【背景】  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课堂也是教师发挥聪明才智,演绎教材的场所。当下普遍使用的译林版《英语》教材通常根据某个语言目标设计话题,并呈现一个简单的情境和重点的对话内容,无法给出所有的语言材料。所以,教师须潜心理解编者意图,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盘活教材内容,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同时为学生提供分析、思考、创新的机会,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