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幼儿园区域游戏研究策略

来源 :儿童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xiong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强调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独立生活的能力.3~6岁幼儿正处于对生活感知的萌芽阶段——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产生好奇心是开启生活教育的一把钥匙.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在这个阶段开展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区域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喜欢学习的情感和态度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知识,发展智力.”身处高度重视幼儿教育的现代社会,我们把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帮助他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进而得到全面发展.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娃娃家小厨房的设计与利用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促使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充分开发思维,感知生活的无穷乐趣,进而不断地学习与探索.
期刊
下过雨之后,幼儿园地面上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水洼,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可天晴之后,水洼里的水很快就被蒸发掉了,于是孩子们开始自己动手尝试在地面上制造各种水洼.一天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对幼儿园的水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期刊
1现状分析:rn教研培训,任务艰巨rn我园创建于2015年9月,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幼儿园飞速壮大,专任教师从一开始的12人发展到如今的73人.经统计教师的年龄层次,20~25岁的有39人,26~30岁的有18人,共占全园教师人数的78%.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面对幼儿的顽皮和哭闹一筹莫展;面对家长的质疑心生胆怯;面对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对教师的高要求一片茫然.
期刊
年龄:5~6岁rn时间:2020年12月rn人物:涛涛、瑞瑞、辰辰等rn我们幼儿园的操场西侧有一个绿色“小丛林”,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进行走、跑、跳、荡、攀爬等体育活动,以锻炼他们的胆量和手臂力量,提高动作协调能力.在一次游戏活动中,孩子们搬来了梯子、木板、滚筒等材料……就这样,一次新的游戏之旅开始了.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自主获得数学学习经验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从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意义、数学区域材料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影响以及数学区域材料的投放与调整等方面进行阐述.
期刊
幼儿语言核心经验包括早期口头语言交流与运用经验、早期书面语言学习与运用经验和早期文学语言学习与运用经验.绘本阅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其阅读过程是落实幼儿语言学习核心经验的过程.但我在业务管理工作中发现幼儿绘本阅读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教师将其等同于看图讲述,把绘本画面制作成课件来呈现;有的变成了故事教学,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来指导幼儿阅读;有的将绘本作为艺术活动、数学活动等的载体,而绘本真正的价值并未能得到体现.基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深度阅读以及工作践行,我以大班绘本阅读《婷卡》为例
期刊
绘本图文并茂,蕴含着许多美术元素.那如何将绘本的有效价值融入美术活动中,让绘本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更好地为美术活动服务呢?作为一线幼儿教师,我们应认真思考、转变观念、更新方式,努力提升幼儿的绘画水平.
期刊
开学后,陆续有孩子问道:“我们中班时养的小鸭去哪里了?”这只小鸭是上学期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养的那只小黄鸭,孩子们可喜欢它了.可是中班学期结束时,小黄鸭被茜茜带回老家,开学后就没有再带过来.rn看着孩子们对小黄鸭念念不忘,我们商量后决定再购买一只新的.第二天,当我将小黄鸭装在箱子里带回教室时,孩子们都围在一旁,迫切地想要看看里面的小东西.箱子打开后,一只可爱的小鸭子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小小的、黄黄的、毛茸茸的.孩子们高兴地说道:“我们的小黄鸭又回来了!”“哇,它好小啊,眼睛只有一颗绿豆那么大.”“哇塞,它的毛看
期刊
绘本以其富有想象力和艺术魅力的画面、图文并茂的形式深深吸引着孩子和家长,并成为家庭亲子阅读的首要选择.同时,绘本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形式,逐渐被引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师实施课程活动的良好素材.那么,如何使绘本在家园共育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呢?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以绘本为载体可以开展哪些类型的家园共育活动?这些都是亟待我们研究与解答的问题.
期刊
在园所“STEM教育视阈下游学自然”系列项目工程开展中,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日月星辰都成了幼儿们探索的对象,他们在大自然中体验、学习、思考、建构.春天,他们漫步在“百草园”中,看到“花开花满天”,不仅三五一群,捡起地上片片花瓣研究着:“这么好看的花瓣掉在地上,好可惜呀”“可以用来布置教室”“可以把它做成花瓣标本”“没有水分它会干枯的”……孩子们情不自禁将捡拾到的花草树叶带回教室,一场关于“花草纸”的STEM项目工程悄然而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