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33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社会、社区、家庭等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更好贯彻学生“健康第一”重要保证。通过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可以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在实践和研究中,总结出学校、社会、社区、家庭等几方面对学校体育工作可以利用的广泛资源内容,以及在执行学生“健康第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这些资源的规律,去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创新精神和交往、合作的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
  (一)课程资源要反映地方的经济和文化特点
  在我国,由于各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体育课程只有符合地方经济和文化特点,才能提高体育课程的适应性。因此,应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把那些反映各地自然地理和风土人情的、学生感兴趣的、带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纳入到课程内容之中。
  (二)课程资源要反映学校的实际和体育运动传统
  在我国,城市、城镇、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具有很大差异,体育教学条件的差异尤为明显。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从各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条件出发,努力发展反映学校体育运动传统的体育课程资源,大力开发校本课程。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内容
  (一)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体育教师、学生、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校医、社会体育指导员、家长等。我们应调动各方面的人员关心和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这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二)体育设施资源
  由于各地、各校的经济状况和办学条件差异很大,现有体育设施的情况也大不相同。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体育设施要远远好于边远地区和贫穷地区,然而即使是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学校,也不可能都能配齐所有的体育器材和设备。因此,一方面,各校应根据国家制订的各级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尽量配齐所規定的学校体育器材设施,另一方面,各校要努力利用和开发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作用,制作简易的体育器材,改造场地和器材等。
  (三)课程内容资源
  开发课程内容资源有助于学校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有助于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有助于形成学校的体育特色。然而,由于受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过去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一直是一些老面孔的竞技运动项目,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新的体育课程除继续重视一些传统的运动项目内容外,鼓励各地、各校对现有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并大力开发新兴运动项目、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等。
  (四)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
  课外体育资源主要包括早晨上课前的体育活动、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等,校外体育资源主要包括家庭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活动和竞赛、区县镇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少年宫体育活动、业余体校训练、体育俱乐部活动、节假日体育活动和竞赛等。大力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自然地理资源
  自然地理资源主要包括利用空气、阳光、水、季节、气候、地理条件进行的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边缘地区、农村地区的学校完全可以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开展体育活动。
  (六)体育信息资源
  在一堂体育课上,学生所能获得的体育与健康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体育书刊杂志等资源获取体育与健康信息,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得体育与健康信息。
  三、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分析
  (一)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现有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要大力开发,以适应和满足中小学学生的实际需要。各地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这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是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
  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有着十分丰富的应用前景。我们觉得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整体健康观对运动项目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应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情绪,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利于增进学生“身、心、社”的整体健康,有利于发展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二)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
  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健美、攀岩、现代舞等新兴运动项目。新兴运动项目是中小学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新兴运动项目也有一个改造的问题,应当使其成为学生健康向上、安全有益的课程内容。
  四、结论与建议
  (一)在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时要注意更新课程理念,根据“身、心、社”整体健康观进行课程设计,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要有助于学生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要注意结合当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
  (三)把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工作纳入体育教研工作之中,克服懒惰、消极情绪,防止“束之高阁”和“走过场”的现象发生。
  (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管理、督察和指导工作,把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评价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师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能力和体育课程设计能力进行专门的培训,并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学历教育和学历后教育的计划之中,抓紧实施,落实到位。
  (六)各地、各校应注意不断总结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浏,胡增萦.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03.
  [2] 郑宝田,刘尚达.健身运动处方[M].湖北科技出版社.2002.8.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综合学科教学的落实。其中,体育是高校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则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组织形式,是高校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之一。田径作为一项独特的项目,其运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田径运动的迅速推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其独特的运动魅力所吸引,因此,高校田径教学的重点就在于保持学生的田径兴趣的同时进行相对枯燥的田径教学和
The cause of human righ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achieved great accomplishments.Everyone who lives in China h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b
期刊
篮球运动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开展广泛,它是一项集体跑、跳投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运动项目,是新世纪大学生比较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是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部分。随着我省体育教学的整体改革,体育选项课方面的改革也逐渐深入,并得到普遍推广。篮球选项课是我省高职院校开设较早的、较普遍、最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也是当今高校开展篮球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公共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科学、
China is a unified multiethnic nation.Tibet has since ancient times been an inalienable part of China.Speeding up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ibet and s
期刊
Chinas human rights cause has undergone a new phase of development und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that became official in the late 1970s.The changes inc
期刊
期刊
一、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课是根据教学大纲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步骤,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教育的必修课。体育课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在能保证场地、器材的同时,进行系统的教学。它比起课外体育活动,更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全面性。  课外活动既然是体育课的延伸,在我国教育体制规定的课时安排下,仅仅依靠每周两节体育课,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大纲任务的,在此前提下,每天安排1小
目的通过制备携带NIS及EGFP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并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探讨NIS基因监测BMSCs向颅内脑胶质瘤迁移的可行性。方法将NIS及EGFP基因片段分别亚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LVX-puro,制备慢病毒pLVX-CMV-NIS-EGFP,同时构建对照组慢病毒pLVX-CMV-0-EGFP。分离培养BMSCs,转染后经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定干细胞株BMSCs-NIS-EGFP及
一、目前体育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弱  对中学生来讲,喜欢体育,乐于运动是他们的天性,但是现在有的学生却不愿上体育课,找各种理由逃避上体育课。有的学生碍于纪律的约束,即便来了,也是消极对待。比如:不按体育课的要求着装,穿皮鞋、牛仔裤等进入体育课堂;不认真听老师讲解动作要领,东张西望,甚至讲话、影响老师上课;训练时间和强度上偷工减料;不愿参与锻炼。独生子娇生惯养,吃
The State Depart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released its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for 2010 on April 8,2011.As in previous years,the reports are f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