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主体内在特性 提升课堂教学效能——浅析新课改下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运用

来源 :文理导航(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eve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是衡量教师教学活动效能的重要“参考值”。初中生处在学习活动的特殊阶段,自身有着积极、能动的内在特性。初中生内在能动特性的有效激发,能够对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起到助推和促进作用。本文作者围绕如何挖掘和放大初中生学习主体的内在特性,运用有效性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能这一主题展开了论述。
其他文献
建立了直井中钻柱屈曲的平衡方程及对应的泛函表达式,使用有限元法对不同约束下水平井中钻柱从稳定到非线性屈曲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分析.力学模型中考虑了重力和扭矩对屈曲的影
教学中师生是一对矛盾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责任也许随着新课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师并非简单地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在引导,而只有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的“导”才会更有效。面对各种各样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方法,其中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去接纳你这个老师,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大家都知道英语相对于其他学科逻辑思维较强且枯燥乏味,所以容易让大部分学生乏味甚至厌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变
为探明攀枝花市大蒜节水灌溉技术,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水利农机研究所于2015年9至2018年5月在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果乡红果村进行了三年大蒜节水灌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