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渐杳,也许她过得正好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zer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开微信通讯录,从上翻到下,找了两遍才找到喵。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换了头像和网名,而我的记忆还定格在我帮她起的微信名“氤氲间、荏苒年华”。点击发消息,进入了空白对话框,才反应过来,自从年初换了新电话,我们一直都没联系过。
  “你最近怎么样?”
  “挺好的,你呢?”
  “我也挺好的,很久没联系了。”
  “是啊,好久没联系了。”
  ……
  “有空约饭吧!”
  这样的尬聊没超过10句,我们就都识趣地终止了。
  喵是我高中最好的朋友,她也是我高中认识的第一个同学。我是个转校生,被安排在了班级最后一排,一个人都不认识,趴在桌子上熬过了在新学校的第一节课。那时候,班里的同学已经通过军训相互熟识,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格局”。一下课都三三两两地跑出玩了,而她是第一个主动把课堂笔记借给我补习的人。
  一借一还,我们很快成了朋友。整个高中,我们都形影不离,只要看到她便能找到我。青春期的女孩总感觉有说不完的话,课堂上传纸条,课下“咬耳朵”,我们还搬到了同一个寝室,甚至挤在一张只有1.1米宽的单人床上聊天到天亮,然后一起迟到,一起罚站,一起逃课,一起追男生……我们还学电视剧里结拜,不知道哪里找来三根树枝插在土堆上,发誓要当一辈子好朋友,坚信友情比爱情更长久。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不禁嘴角上扬,那段时光是青春期最美好的记忆。
  随着高中毕业,我们考入不同的大学,去了不同的城市。联系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少,打电话的频率从刚开始的每天一个,變成一周再变成几周。我们在大学都有了新朋友,偶尔的电话中也是讲着对方没听过的人名和并不太感兴趣的事。
  真正凑到一起的只能是寒暑假,见了面大家感觉还是一样亲切,我们称这为“感情基础”,只不过各自都有了新的生活圈子,我们之间的感情没变。但几次聚会过后还是发现,两个人的共同语言真的少了,在一起只能追忆过去。
  我把这一切归咎于分离,没有共同的圈子。但我不想让这段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我要留住最单纯的友情。毕业后,我游说她来到了我的城市,还托人为她介绍了第一份工作。
  我跟喵终于又住在了一起,1.1米长的单人床变成了1.5米长的双人床,但我们却第一次感觉到了拥挤。或许是三观经过大学的洗礼有了差异,做事情不再像小时候一样有默契;也或许我们都高估了“感情基础”,认为除了时间,其他都没变。
  后来,我们才明白“感情基础”其实是当年的彼此认同感,而那些认同感随着三观的形成已发生改变。当朋友开始逐渐不认同,便会产生排斥,理智会告诉你这段友谊不值得再去付出。
  有时候友情就像爱情一样,不能将就。我们反而更愿意留住彼此心中曾经的美好,相互祝福,然后回到各自的人生轨道继续前行。
  记得大学毕业时,我跟大学最要好的闺蜜在KTV里相拥哭着唱完了《朋友》,还约定25岁的生日要一起过。而随着各自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只能“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再接到她们的电话,大多是告知结婚的喜讯,几句客套的寒暄,就像歌词中唱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你来的信写得越来越客气”。


  我渐渐适应了这种“不再联系”,从以前的无话不说,变成无话可说。
  毕业、工作后,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昔日的好友走散了,渐渐不联系了?因为人生轨迹的不同,你身边的朋友也已经换了一拨儿又一拨儿,其实朋友,最终就是彼此选择的过程。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能时常想起对方,不再经常联系。朋友间消息渐杳,但也许,这正意味着朋友有了自己的新生活,过得很好。
  摘自中青在线
其他文献
1  弟弟放暑假来我家玩,每天晚上都在瑜伽垫上锻炼腹肌,小有成效。我躺在沙发上看着他,懒懒地说:“我就是太懒了,不然马甲线早就出来了。”  他看了我一眼说:“说得好像你勤快一点就能腰围一尺八似的。别拿懒当幌子了,你根本就是做不到。”  虽然非常不高兴,但我也不得不承认他说得有道理。在做不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太懒了”是一个既不失体面又能给自己台阶下的幌子,还隐含着一种优越感:其实我很厉害,很聪明,
期刊
你把好时光,都给了谁?  你升了职,开心了,想找人一起庆祝。邀上同事、朋友,甚至不过是点头之交的人,一起狂欢至深夜,却唯独忘了家中等着你的那个人。  結束了欢庆,好时光也画上了休止符。  回到家中,你满身酒气,迷迷糊糊。家中的那个人,于是开始忙了起来,忙着替你端茶送水,忙着替你收拾残局。你的坏时光,也渐渐拉开了帷幕。  这样的逻辑与模式,充斥着你生活中的每时每刻。  你高兴了,想找人一起分享,第一
期刊
“我失恋了。”你看着我,皱着眉头,咬着嘴唇,一脸受伤后的欲罢不能。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你谈恋爱了?已经结束了?“嗯。”我点头,表示接收到你发出的信息,却不曾立马给你讲道理来疏导,因为我还不知道具体状况及你受伤有多深。  你开始埋头吃饭,我看出你拿筷子的手有些抖动,可同样也能感觉到你在竭力使自己平静。  “你……生那个女孩的气不?”我决定切入主题。  你抬头瞥了我一眼,说出了一个字“不”。我悬
期刊
身边常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经济和个人能力虽然有限,却对朋友有求必应,对家人无微不至,对陌生人慷慨解囊,即便自己遭受再大委屈,付出再多辛劳,甚至遭到无端伤害,也不会吐出一个“不”字。这些人被奉为“无私”的榜样,得到人们的赞美。  然而,英国心理学专家露西·泰勒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这种对他人毫不保留自己友善的无私性格,其实是一种严重的病态。  露西是在和一位女性密友长期交往中得出这一结论的。露西密友的
期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孟子在描述他理想中的社会时,留下的一句名言,到今天仍然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在大西洋的另一端,幾个邻居的暖心举动,让人们感受到了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95岁的哈维·杰尔夫已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小城普利茅斯生活了66年,他的一生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年轻时,杰尔夫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高射炮部队服役33个月,纷飞的战火中,他冒着生命
期刊
寂寞就像落雨,在人生的季节里,或长或短,总会遇到。  一个人如何对待生命里的寂寞时光,往往决定着今后的路是走向丰盈还是荒芜。  多年前,我大学毕业到一家煤矿从事绿化工作。单位地处偏僻的郊区,人浮于事,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长,每年将近有五个月的时间非常清闲。年轻的我,面对这大把的空闲时光,心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利用好这些闲暇时间,看书学习,提高自己。因为平时爱好文学,于是报名参加了汉语言文学的自学考
期刊
2017年初,年过不惑的贵州女子胡嫆开启她的直播生涯,成了一名音乐主播。在“小鲜肉小鲜花”横行的直播江湖,43岁“高龄”的她为什么选择这条路?她能直播成功吗?  原来,胡嫆曾是风光一时的女歌手,2005年她与现任丈夫结婚,遇到了一对老年痴呆的公公婆婆。为了照顾老人,她放下了音乐十余年……  怀揣音乐梦想随夫北上遭遇痴呆公公婆婆  2005年5月3日,31岁的贵州歌手胡嫆在男友马黎的陪同下,一起去看
期刊
在读者分享会上,我总被问到一个问题:你那么忙,哪有时间陪伴家人、过有趣的生活?我的答案是忙中偷闲,并且想办法让空闲的时间像烟花一样,照亮平淡乏味的生活。  我身边有个朋友在事业上升期,为了陪伴孩子回家做了全职妈妈。但很快,我发现她根本没做到像辞职之前说的那样,陪孩子去旅行,给孩子读绘本,跟孩子一起画画、弹琴。我去她家,经常发现她在追剧或者躺在床上玩手机,孩子一个人看动画片或者玩玩具。我没有责怪这位
期刊
意大利马尔凯大区属下有个叫皮奥比科的小镇,全镇2115人,居民以长相丑陋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世界丑人之都”。在小镇的入口处,有一副醒目的警示牌:“您将进入全球最丑陋人的居住地,一不小心,就会碰到让您心惊肉跳的丑人,您需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警示牌是皮奥比科居民自己的杰作,是他们引以为自豪的象征。居民们说:“丑即是美德,美即是束缚,与其遮掩自己的丑陋,还不如公开亮明自己的身份,以此向世人證明:我们
期刊
我朋友圈里的一个女生,生活得像电视剧一样。刚认识她的时候,她在日本的一家料理店里帮忙,放弃了上海稳定的工作。加了微信以后,发现她今天在京都,下周又去了北海道,追寻日本美食的脚步,有时候与店主谈得投缘,就去帮忙,人家管吃,她不要钱,学几招厨艺。  她想开一家料理店,因为投资大,放弃了。后来又去了印度、肯尼亚。我知道她不是白富美,有时候为她揪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岸。  有一天,她忽然发微信给我,说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