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好运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bj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朋友圈里的一个女生,生活得像电视剧一样。刚认识她的时候,她在日本的一家料理店里帮忙,放弃了上海稳定的工作。加了微信以后,发现她今天在京都,下周又去了北海道,追寻日本美食的脚步,有时候与店主谈得投缘,就去帮忙,人家管吃,她不要钱,学几招厨艺。
  她想开一家料理店,因为投资大,放弃了。后来又去了印度、肯尼亚。我知道她不是白富美,有时候为她揪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岸。
  有一天,她忽然发微信给我,说她来武汉了,在地质大学学习珠宝鉴定。第二年,她开了微店,第三年,有了南京的实体店,专卖非洲的蜜蜡、玛瑙。我说你运气太好了,随便就玩出了两家店。
  “我一直在路上找机会啊。”她笑嘻嘻地说。
  做白领的那几年,她是一个标准的宅女。生活单调无聊,工作早早碰到了天花板,想要改变,却真是“晚上想想千万路,白天继续走原路”。
  “那段时间真的很懈怠,恋爱都懒得谈。直到有个同学来上海玩,住在我家,看到我的生活状态,严肃地说:‘小秋,你躺在家里是不会遇到好运的。’”
  从那以后,每当她在家里焦虑万分的时候,就想到朋友这句话。她逼自己走出去,先是报了日语班,也不知道目的是什么,只是看同事中有人在学,就跟着去了。然后找机会,去了日本。
  开始的几年,基本处在做什么都不行的状态。收入没有以前高,虽然见了很多世面,但也只是自己觉得自己更好了,并没有带来人生的转折,更别提收益了。
  直到去肯尼亚的飞机上,遇到了现在的合伙人,她的好运才真正到来。
  三年前,我在职业瓶颈期决定开一间咖啡馆。当时我根本不知道咖啡馆能带来什么,只是觉得一来自己喜欢,二来投资不大,三来最不济也能带来一些写作素材。
  当时很多人觉得我草率,但我知道自己必须行动。在家里写作十年,已经被掏空,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很绝望。
  咖啡馆,我开得不算成功,然而通过这件事,我发掘了自己写作之外的潜力——原来我口才不错,主持读书沙龙从开始的如履薄冰,到后来的轻车熟路。原来我还可以做生意,开始不好意思收朋友的咖啡钱,直到有朋友骂我蠢,说如果不收钱,他们再也不来我的店,我才知道,做生意要大大方方,只要你努力提供最好的产品,赚钱是应该的。
  走出在家写作的窄门,我的眼界变得开阔,机会越来越多,好运越来越多。
  我们的起点都很低,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计划直指成功;我们像小树一样,一圈一圈地画自己的年轮,只有走出第一步,哪怕失败了,你才知道第二步该如何走。
  2017年,团队的小伙伴一個考了在职研究生,一个在学法语,另外一个跟我去了趟台湾,回来报了摄影培训班,立志下次把我拍得又美又瘦。
  “你说我学法语,对工作有用吗?”准备学法语的那个伙伴问我。
  “别想了,去学就是。”这是我的答案。人类的想象力是有限的,世界却是无穷的,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迈出这一步,会遇到什么,所以我更喜欢那些想做就做的人。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人生,根本上升不到拼决策的层面,而是在拼行动力。行动力强的人,遇到的失败也多,所以你常常看到那个躺在家里的人,嘲笑去行动的人,你瞧,失败了吧?
  三五年后,躺在家里的人依然躺在家里,而走出去的人,虽然没有抵达他最初想要到达的地方,却阴差阳错地遇到了别的机遇,开启了规划外的精彩人生。
  摘自《意林》
其他文献
你是否常常感到很不平衡?你拼命节食、拼命运动、尝试各种“减肥食谱”,而体重秤上的数字却无动于衷;而你的周围,却总是有人大吃大喝不运动,却依然窈窕纤细……  “吃不胖”真的存在吗?之前火爆全网的日本“超级大胃王”木下优香,在炒面竞吃比赛中以3分多钟吃了将近八斤炒面、7分钟内吃完62个汉堡、5分钟内吃完3斤牛排、8分钟内吃完200个寿司……而她本人,却是一个身材娇小可爱的瘦姑娘。最近陌陌也搞了一个“谁
期刊
1  弟弟放暑假来我家玩,每天晚上都在瑜伽垫上锻炼腹肌,小有成效。我躺在沙发上看着他,懒懒地说:“我就是太懒了,不然马甲线早就出来了。”  他看了我一眼说:“说得好像你勤快一点就能腰围一尺八似的。别拿懒当幌子了,你根本就是做不到。”  虽然非常不高兴,但我也不得不承认他说得有道理。在做不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太懒了”是一个既不失体面又能给自己台阶下的幌子,还隐含着一种优越感:其实我很厉害,很聪明,
期刊
你把好时光,都给了谁?  你升了职,开心了,想找人一起庆祝。邀上同事、朋友,甚至不过是点头之交的人,一起狂欢至深夜,却唯独忘了家中等着你的那个人。  結束了欢庆,好时光也画上了休止符。  回到家中,你满身酒气,迷迷糊糊。家中的那个人,于是开始忙了起来,忙着替你端茶送水,忙着替你收拾残局。你的坏时光,也渐渐拉开了帷幕。  这样的逻辑与模式,充斥着你生活中的每时每刻。  你高兴了,想找人一起分享,第一
期刊
“我失恋了。”你看着我,皱着眉头,咬着嘴唇,一脸受伤后的欲罢不能。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你谈恋爱了?已经结束了?“嗯。”我点头,表示接收到你发出的信息,却不曾立马给你讲道理来疏导,因为我还不知道具体状况及你受伤有多深。  你开始埋头吃饭,我看出你拿筷子的手有些抖动,可同样也能感觉到你在竭力使自己平静。  “你……生那个女孩的气不?”我决定切入主题。  你抬头瞥了我一眼,说出了一个字“不”。我悬
期刊
身边常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经济和个人能力虽然有限,却对朋友有求必应,对家人无微不至,对陌生人慷慨解囊,即便自己遭受再大委屈,付出再多辛劳,甚至遭到无端伤害,也不会吐出一个“不”字。这些人被奉为“无私”的榜样,得到人们的赞美。  然而,英国心理学专家露西·泰勒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这种对他人毫不保留自己友善的无私性格,其实是一种严重的病态。  露西是在和一位女性密友长期交往中得出这一结论的。露西密友的
期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孟子在描述他理想中的社会时,留下的一句名言,到今天仍然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在大西洋的另一端,幾个邻居的暖心举动,让人们感受到了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95岁的哈维·杰尔夫已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小城普利茅斯生活了66年,他的一生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年轻时,杰尔夫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高射炮部队服役33个月,纷飞的战火中,他冒着生命
期刊
寂寞就像落雨,在人生的季节里,或长或短,总会遇到。  一个人如何对待生命里的寂寞时光,往往决定着今后的路是走向丰盈还是荒芜。  多年前,我大学毕业到一家煤矿从事绿化工作。单位地处偏僻的郊区,人浮于事,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长,每年将近有五个月的时间非常清闲。年轻的我,面对这大把的空闲时光,心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利用好这些闲暇时间,看书学习,提高自己。因为平时爱好文学,于是报名参加了汉语言文学的自学考
期刊
2017年初,年过不惑的贵州女子胡嫆开启她的直播生涯,成了一名音乐主播。在“小鲜肉小鲜花”横行的直播江湖,43岁“高龄”的她为什么选择这条路?她能直播成功吗?  原来,胡嫆曾是风光一时的女歌手,2005年她与现任丈夫结婚,遇到了一对老年痴呆的公公婆婆。为了照顾老人,她放下了音乐十余年……  怀揣音乐梦想随夫北上遭遇痴呆公公婆婆  2005年5月3日,31岁的贵州歌手胡嫆在男友马黎的陪同下,一起去看
期刊
在读者分享会上,我总被问到一个问题:你那么忙,哪有时间陪伴家人、过有趣的生活?我的答案是忙中偷闲,并且想办法让空闲的时间像烟花一样,照亮平淡乏味的生活。  我身边有个朋友在事业上升期,为了陪伴孩子回家做了全职妈妈。但很快,我发现她根本没做到像辞职之前说的那样,陪孩子去旅行,给孩子读绘本,跟孩子一起画画、弹琴。我去她家,经常发现她在追剧或者躺在床上玩手机,孩子一个人看动画片或者玩玩具。我没有责怪这位
期刊
意大利马尔凯大区属下有个叫皮奥比科的小镇,全镇2115人,居民以长相丑陋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世界丑人之都”。在小镇的入口处,有一副醒目的警示牌:“您将进入全球最丑陋人的居住地,一不小心,就会碰到让您心惊肉跳的丑人,您需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警示牌是皮奥比科居民自己的杰作,是他们引以为自豪的象征。居民们说:“丑即是美德,美即是束缚,与其遮掩自己的丑陋,还不如公开亮明自己的身份,以此向世人證明: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