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学生实践活动评价模式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3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高中通用技术学生实践活动评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类别的实践活动阐述了不同的评价模式,并对其应用案例进行剖析,最后对高中通用技术学生实践活动评价模式的应用进行反思。
  关键词:通用技术;实践活动;评价;多元;量规
  在通用技术的实践活动结束时,是否常常对着几百个学生的评分工作犯难?是否常常遇到学生围过来“老师,为什么他90分,我才85分?”“老师,我那么喜欢通用课,给我高点分啊!”
  1 高中通用技术学生实践活动评价现状分析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是一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立足实践,强调“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1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用技术教师常常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并不断地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课程目标。
  然而,通用技术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一直处于迷茫的状态,传统的笔纸测验的评价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实践活动的需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活动评价存在以下难点:
  (1)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创造性的特点,需要提供个性化评价;
  (2)实践活动时间越长,越需要频繁的过程性评价,以便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激励;但学生表现信息的收集与统计形成了繁重的工作量,使得教师倾向于放弃;
  (3)缺乏科学的评价工具,难以形成有说服力的评价结论,引发学生对评价结果的争议;
  (4)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践活动,如何选择与综合运用评价工具。
  要改进通用技术学生实践活动评价现状,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各学科教育评价的经验和成果。近年来,不少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工具进入教学领域,但如何应用于通用技术学生实践活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发挥评价工具的作用,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与总结。
  2 高中通用技术学生实践活动评价模式的操作流程与应用案例剖析
  面对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评价的形式、方法与侧重点必然不同。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将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中的学生活动划分为三类,即:设计类、操作类、项目类,并针对它们不同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评价模式,下面通过三个案例来分别介绍。
  2.1 设计类活动的评价模式
  以“我校户外椅的设计”为例,活动承载了《技术与设计1》中《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知识与技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设计学习,实现课程目标,活动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第一课时教师介绍设计方向,学生了解设计目标、分组并讨论制定初步设计计划。在下课前,宣布第二课时形成性评价的五项指标:
  ①小组成员分工合理;
  ②设计计划有序,可操作;
  ③已踩点,了解校园中适合安放椅子的地方;
  ③有初步的调查,确定设计目标;
  ④了解方案构思的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构思。
  第二课时依据五项指标,开展形成性评价。教师进入各个小组,以倾听和行为观察为主要形式,记录学生完成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鼓励与鞭策。
  第三课时开展总结性评价。在各小组需上台展示后,评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大众评审”,由各组投票选出人气设计;二是“专业评审”,由教师根据四项评价指标进行点评、给分。评价指标如下:
  ①小组战队名称;
  ②小组设计计划、分工;
  ③方案构思前的设计展示:踩点、调查问卷、调查分析;
  ④方案的筛选:初步的设计方案,以及选择最终方案的理由。
  这样的评价模式设计,既体现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多元化,也让评价目的落到实处——第二课时的过程性评价可以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给予不同的激励与个性化的引导,提高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程度,体现了评价的激励与调节作用;第三课时的大众评审与专家评审的设计,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让评价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化,收获的不仅是学生,也有教师。最后,作为补充,鼓励学生写“自我总结”,不仅可以看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可以看到学生的自我成长。
  2.2 操作类活动的评价模式
  以“三棒孔明锁的制作”为例,活动承载了《技术与设计1》中《三视图的绘制》以及《工艺》的知识与技能,旨在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读识与绘制,以及木工工具的操作规范。
  操作类活动的特点为:工具多且有一定危险性;教师只有一个,控制力有限,一旦开展活动,常常无法顾及所有学生,需要学生自觉。针对这类活动,建议采用既能体现形成性评价,又能体现总结性评价的量规为主要评价工具。
  量规,也被译作评分细则或评价表,通常在对主观性较强的任务进行评价时被广泛运用,被教育界视作科学评价的重要工具[2 ],是对学生学业绩效, 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认知、态度和各种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一套标准,并巧妙地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融于一体 [3 ]。
  在操作活动中,量规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工具,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事先详细地规定了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用来评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复杂表现以及最终作品。表1是该活动中使用的量规:
  在操作类活动中使用量规进行评价,优点有三:
  ①有助于“学习目标”的具体化或可视化,帮助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和标准 [4 ]。在活动开始前,与学生共同制定量规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由于是学生共同协商的约定,更容易被遵守。
  ②使教师更容易向学生解释成绩的高低,有效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   ③当学生习惯用量规来评判自己的操作学习活动和作品时,学习责任心得到增强。
  2.3 项目类活动的评价模式
  以“别墅模型的设计与制作”为例,它承载的课程知识主要有:《正等轴测图的绘制》、《结构与设计》、《流程的表达》,共14课时。
  项目类活动的主要特点为:耗时长、设计细节多、工程量大,需要学生维持长时间的学习热情。相应地,需要教师频繁地进行形成性评价,以及简便的统计方法。项目类活动评价推荐采用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最终作品的评价三者结合的方式进行。为减轻教师工作量,这里设计一表格(见表2),以简约的方式呈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表格体现了学生分小组后的座位表(黑框内为同一小组的成员),表中打√与打×分别表示学生行为的优劣,并辅以一定的语言描述,√与×的标准源于师生共同制定“形成性评价指标”,如2015年某班学生的约定中这样描述:小组全员加分情况包括:到位率;分工明确;为其他小组提供帮助;主动运送集体工具等,达成指标中的特殊表现即于以打√加分。
  这样的评价设计,操作简单,避免面对大量的数据统计,将工作重点转为关注学生活动本身,同时也能实现评价的目的:在形成性评价表格中,虽然只有√与×,却明显地体现出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帮助学生维持学习热情;对于不良表现,提醒与记录会让学生开始互相监督,并最终形成自觉行为。
  在14个课时中,根据项目需要,设置了三个阶段性评价点:设计前期调查、设计图的绘制,以及外墙切割的完成。其中设计前期调查会根据详细程度打分,设计图的绘制会予以时间登记,如“该组3月6日完成草图”。“时间登记”对已完成阶段性任务的小组是一种肯定,对未完成的小组有提醒、激励作用,让这些小组及时调整,改变合作模式,提高效率,发挥出组员的积极性。
  总结性评价参照设计类活动的评价,结合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让课堂更加活跃,学生积极性更高。
  三种评价模式的结合使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 了激发,他们会寻找课外书籍来帮助设计,利用生活中各种素材美化作品,为了提高效率,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 高中通用技术学生实践活动评价模式应用反思与启示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在技术学习的过程中,设计、制作、操作等实践活动对学生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实践活动的有效性,需要有与之配套的评价模式以“保驾护航”。
  与其他学科相比,通用技术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有共性:同样由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形成性评价的目标偏向于了解阶段性的教学成果和存在问题,及时对教学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而总结性评价一般是为检验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评价 [5 ]。
  也有差异性:通用技术实践活动的层次性、独特性、创造性,使得评价模式呈现多元化特点。
  3.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通用技术实践活动的总结性评价中,鼓励学生写“自我总结”,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安排“大众评审”与“专业评审”环节,实现了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的结合,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让课堂更加活跃,有趣,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成长的动力。
  3.2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通用技术实践活动的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技术学习的热情、对技术活动的参与程度、兴趣、责任心,对技术方法的思考。这些内容的评价在形成性评价中得到体现。
  3.3 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上述案例中,访谈、量表、行为观察和阶段反馈等形式的灵活运用,简约版评价表格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使形成性评价变得切实可行。让我们看到针对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评价的形式、方法与侧重点更加多元。
  随着通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实践活动样式也越来越多,与之配套的评价模式需要靠一线老师,不断了解接触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工具。并不断实践总结,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彭熠.量规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与设计原则[J].大学教育科学,2014(5):55-60.
  [3]钟志贤,王觅,林安琪.量规:一种现代教学评价的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07(10):43-46.
  [4]张颖之,李秀菊,刘恩山.评价量规——主动学习的评价工具[J].生物学通报,2007(3):40-42.
  [5]余胜泉,胡翔. 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10):13-22.
其他文献
近日,在西南偏南音乐节上,一家位于奥斯汀的初创公司ICON通过使用低成本3D打印作为潜在解决方案,展示其应对这一世界难题的方法。ICON已经开发出一种技术,仅需12到24小时即可用水
摘 要:安全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安全负有监护责任,为了减少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分别从:电、热、光、力学中的重要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安全  自1996年起,我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正式签署第698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对18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5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其中包括《物业管理
旋律,在我国音乐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民族气质、民族神韵的最重要载体。它与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性格爱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1919年,孙中山撰写了《实业计划》。在书中,他以伟人的胆略和魄力,向世人展示了一部中国开发资源、发展交通、兴办实业,实现经济腾飞的宏大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孙中山提出了对中国
摘 要:和谐课堂是提高物理课堂教与学效率的关键,物理小实验是构建物理和谐课堂的重要途径。将物理小实验适时地贯穿到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演示物理小实验,也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参与物理小实验,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教学实践表明,物理小实验可以有效地构建和谐课堂。  关键词:物理小实验;和谐课堂;学生主体  引言  和谐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的平等民主、互促互补的一系列
颁奖词物业公司、业委会和业主代表沟通良好,提供多姿多采的文化和文艺活动,加上智能管理,小区和谐感高。印力物业提供服务。当太阳从晨曦的雾珠中屡屡升起的时候,喜欢晨跑的
通过对山东忍冬优良品种大毛花的5年引种试验,结果证明,忍冬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种植,表现了较强的生态适应性,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耐旱、耐寒、耐瘠薄,当年种植、当年开花,干燥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可以提升教学效益。针对物理学科特点,应用微课资源,建立效果更为显著,更为安全的实验素材,极大程度上弥补了实验教学的不足;它可以把抽象的物理微观世界转化为生动直观的物理图景,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供生活中的感性素材,解决学生感性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微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当今“微时代”悄然进入了教
改革、开放、搞活,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也给人们文化心理结构带来了新的冲击,历史发展为文化的新整合和新适应提供了契机。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