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1岁,2019年6月诊断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普通型中危组NRAS阳性),经标准化治疗后获完全缓解(CR),但短期内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给予甲氨蝶呤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后再次出现骨髓复发,提示复发/难治。2019年10月入组抗CD22 CAR-T联合抗CD19 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实验,回输后患者出现高热、低血压、抽搐表现,期间给予5 mg地塞米松及支持治疗,第10天体温、血压正常,但患者出现严重肝肿大,上界至乳头水平、下至髂棘水平,给予泼尼松20 mg/d联合多烯磷酰胆碱,3周后肝脏恢复正常水平。
症状体征全身皮肤黏膜苍白,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触诊肝上界至乳头水平、下至髂棘水平,伴有压痛,脾脏肋缘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诊断方法诊断及分型标准参照《白血病诊断及诊疗标准》。CAR-T治疗相关副作用评估参照2018年美国移植及细胞治疗学会(Amercia society for transplantion and cellular therapy,ASTCT)一致性CRS评估系统。
治疗方法FC(环磷酰胺55 mg d1-2,氟达拉滨30 mg d1-4)预处理7 d后回输抗CD19+CAR-T细胞和抗CD22+CAR-T细胞,回输后第8天开始出现反复高热,抽搐1次,血压降至70~80/35~45 mmHg (1 mmHg=0.133 kPa),查铁蛋白升高8倍,白介素(IL)-6、IL-10升高近10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FIB)下降、肝功能、心肌酶明显异常。病理征、脑膜刺激征阴性,计算力、认知功能均正常。给予5 mg地塞米松1次、血管活性药物、解热镇痛、血浆、冷沉淀、保肝药物等应用。第10天体温、血压正常,CRP、铁蛋白、IL-6、IL-10降至基线水平。第15天肝功能、心肌酶指标正常,但患者持续腹胀。体格检查肝脏肿大,上界至乳头水平,下至脐水平,伴有压痛,CT检查提示肝脏弥漫性增大。给予每日泼尼松20 mg应用, 3周后复查肝脏CT提示大小正常。第44天复查骨髓CR。
临床转归肝脏肿大经泼尼松治疗3周后恢复正常,目前CAR-T治疗109 d,接受半嵌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前复查骨髓完全缓解。
适合阅读人群血液病科;肿瘤科;干细胞移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