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共同体场域的知识建构模型(cb-SECI)设计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028399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从“应用”视角出发,关注教师形成共同体的具体情境,在知识建构的SECI模型框架下,以教师共同体作为知识建构场域,以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作为类别,以知识的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内化作为建构过程,提出基于教师共同体场域的知识建构模型(cb-SECI),以实践共同体项目和广东教育“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平台为依托,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和问卷调查法验证了SECI知识建构模型及其因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SECI模型能够有效解释教师共同体情境下的知识建构过程,SECI四类转化过程不仅具有顺序性,而且具有可逆性和相互转
其他文献
我国现有的大学生心理评估方式缺乏有效信息整合,且无法应对年轻人心理动态变化的高时变性的特点。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个性化、动态特征刚好满足大学生心理评估的某些需求:第
安徽各地种子植物分布型的统计结果显示其植物区系基本属于温带性质,地理联系广泛,与东亚关系密切。通过对大别山不同区域3个山头(天堂寨、多枝尖和陀尖)的种子植物数目和结
MOOC在全国高校逐渐普及化,传统课堂浓缩为线下课堂,如何构建线下课堂教学内容和平衡讲授教学与自主学习成为了重要问题。文章在SPOC教学模型的基础上,从线下课频率、教学内
为了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针对电子信息类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按照现代企业和新兴行业对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新需求,从新工科对学生个人效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丰富的社会性交互活动有助于在线学习的开展。文章以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的《微课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期了解综合
校本(school-based)理念源于欧美,其目的在于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性。围绕这一理念,产生了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校本科研、校本培训等一系列相关形式,其根本符合“因地制宜,因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师一课"活动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全局性规划和重大决策。文章选取了2019年张掖市域内评选的"县级优课"为研
城镇化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城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对周边区域具有极大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而且,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与农村之
为解决以开源硬件Arduino为载体的创客课堂施教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文章采用行动法和文献研究法,从硬件管理混乱、使用效率低、教师专业素养对接不准、网络空间支持下自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怎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了关注的热点。文章结合研究生课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