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劳动保护问题得不到切实解决。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保护现状出发,分析其劳动保护不完善的原因,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劳动保护
[中图分类号]F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023-01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上世纪80年代出生,具有农民身份而在城镇从事工资性收入的特殊劳动者。
一、劳动保护的界定
从广义上讲劳动保护是指有关工资、福利、调配、培训和劳动保护等劳动工作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从狭义上讲,劳动保护指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做斗争,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本文所指的劳动保护主要是指为了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教育培训、技术设备等方面所采取的综合措施。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保护现状
(一)劳动保护措施缺失
1.劳动保护设施缺失。在现实中,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保护设施投入不足。特别是在一些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里,大量使用老化、落后、淘汰的设备,不具备最起码的安全生产条件,存在大量事故隐患。2.劳保用品发放不到位。3.休息休假无法得到保障。4.危险环境下得不到体检。在很多地区,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病的威胁下从事劳动,其身体健康得不到保证。5.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不足。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不足。女性职工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在特殊时期理应享受到的待遇无法兑现。一些私人企业雇佣童工现象依然无法消除。
(二)劳动合同制度不完善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劳动过程中还会受到许多违法规章制度的侵害。
(三)维权之路困难重重
当新生代农民工权利受到侵害时,其维权之路也充满了坎坷,现有的法律法规在他们心目中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人虽然懂得为自己维权,但是能成功的却为数不多。
三、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国家方面
隨着大量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的生活习性也趋于城市化,现有的劳动保护措施仅仅局限于身体上的保护,已远远落后于他们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需求。在现代社会中,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同样承受着种种压力,仅仅对他们身体上进行保护而忽略了心理疏导,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问题在这个群体中爆发出来;另外,现行法律法规对于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无法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
(二)社会方面
从理论和法律意义上来说,农民工群体也是社会成员中的一员,与其他职业的劳动者一样,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名义社会地位与实际社会地位却相差甚远。长期以来,城市居民习惯用特定的思维方式去看待进城务工人员。近年来,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市居民对他们的看法有所改变,但城市社会在思想观念上对他们的排斥现象仍然存在。
(三)个人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已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逐渐开始接触到一些先进的思想观念,但是由于现实的经济状况以及上一辈对于教育的不重视,他们仍然集中于低水平、低技能的职业,社会地位低下,报酬少,合法的权益得不到切实的维护。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工作的要求,开始更加注重工作的环境,氛围,甚至是企业文化,更加重视工作所能给自己带来的身心愉悦甚至是成就感和自我实现,他们强烈的渴望在城市中立足。但个人能力、素质不足的现实和理想往往有着巨大的鸿沟。
四、建立保护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护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护制度
政府作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导部门,在加强农民工劳动保护管理的同时,要加大力度并重点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护的内容,着重加强心理方面的保护,把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在就业政策上同样要对新生代农民工公平、公正、公开。
(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良好的文化素质基础是新生代农民工相比于第一代农民工的优势,但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在工作技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他们的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缺乏一技之长,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很大障碍,失去能够进入初级劳动力市场的机会。因此,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新生代农民工适应市场的需要,提高其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发挥新型工会职能,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工会组织化程度
作为维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工会组织,应从他们的立场出发,从身体上和心理上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在大力发展工会组织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新生代农民工非正式组织等手段,通过组建同行业间的新生代农民工社团组织,进而加强其维权力量,提高他们的维权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昌.社会调查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徐洪祥.农民工劳动保护机制有关问题的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朱丹华,曾丹凤.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新生代农民工.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3月,第6卷,第3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劳动保护
[中图分类号]F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023-01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上世纪80年代出生,具有农民身份而在城镇从事工资性收入的特殊劳动者。
一、劳动保护的界定
从广义上讲劳动保护是指有关工资、福利、调配、培训和劳动保护等劳动工作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从狭义上讲,劳动保护指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做斗争,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本文所指的劳动保护主要是指为了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教育培训、技术设备等方面所采取的综合措施。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保护现状
(一)劳动保护措施缺失
1.劳动保护设施缺失。在现实中,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保护设施投入不足。特别是在一些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里,大量使用老化、落后、淘汰的设备,不具备最起码的安全生产条件,存在大量事故隐患。2.劳保用品发放不到位。3.休息休假无法得到保障。4.危险环境下得不到体检。在很多地区,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病的威胁下从事劳动,其身体健康得不到保证。5.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不足。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不足。女性职工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在特殊时期理应享受到的待遇无法兑现。一些私人企业雇佣童工现象依然无法消除。
(二)劳动合同制度不完善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劳动过程中还会受到许多违法规章制度的侵害。
(三)维权之路困难重重
当新生代农民工权利受到侵害时,其维权之路也充满了坎坷,现有的法律法规在他们心目中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人虽然懂得为自己维权,但是能成功的却为数不多。
三、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国家方面
隨着大量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的生活习性也趋于城市化,现有的劳动保护措施仅仅局限于身体上的保护,已远远落后于他们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需求。在现代社会中,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同样承受着种种压力,仅仅对他们身体上进行保护而忽略了心理疏导,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问题在这个群体中爆发出来;另外,现行法律法规对于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无法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
(二)社会方面
从理论和法律意义上来说,农民工群体也是社会成员中的一员,与其他职业的劳动者一样,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名义社会地位与实际社会地位却相差甚远。长期以来,城市居民习惯用特定的思维方式去看待进城务工人员。近年来,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市居民对他们的看法有所改变,但城市社会在思想观念上对他们的排斥现象仍然存在。
(三)个人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已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逐渐开始接触到一些先进的思想观念,但是由于现实的经济状况以及上一辈对于教育的不重视,他们仍然集中于低水平、低技能的职业,社会地位低下,报酬少,合法的权益得不到切实的维护。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工作的要求,开始更加注重工作的环境,氛围,甚至是企业文化,更加重视工作所能给自己带来的身心愉悦甚至是成就感和自我实现,他们强烈的渴望在城市中立足。但个人能力、素质不足的现实和理想往往有着巨大的鸿沟。
四、建立保护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护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护制度
政府作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导部门,在加强农民工劳动保护管理的同时,要加大力度并重点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护的内容,着重加强心理方面的保护,把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在就业政策上同样要对新生代农民工公平、公正、公开。
(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良好的文化素质基础是新生代农民工相比于第一代农民工的优势,但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在工作技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他们的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缺乏一技之长,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很大障碍,失去能够进入初级劳动力市场的机会。因此,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新生代农民工适应市场的需要,提高其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发挥新型工会职能,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工会组织化程度
作为维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工会组织,应从他们的立场出发,从身体上和心理上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在大力发展工会组织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新生代农民工非正式组织等手段,通过组建同行业间的新生代农民工社团组织,进而加强其维权力量,提高他们的维权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昌.社会调查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徐洪祥.农民工劳动保护机制有关问题的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朱丹华,曾丹凤.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新生代农民工.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3月,第6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