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应变,以“变”应新

来源 :新校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x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我们不难发现高考题中几乎没有原题,因为在题中可变因素很多,变中出新,变是必然的,这需要我们要以“变”应变,以“变”应新,这里的“变”就指的是转化和化归思想的应用.所谓的转化和化归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方式,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归结为在已有知识范围内可以解决的一种方法.每一个数学问题无不是在不断的转化中获得解决的,即使是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也都是转化与化归思想的表现形式.
  应用转化化归思想解题的原则应是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尽量是等价转化,转化与化归总是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复杂转化为简单、未知转化为已知,通过变换迅速而合理的寻找和选择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试想,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将生疏的背景转化到熟知的地步,不能将陌生的问题化归为熟悉的问题,不能将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不能将抽象的问题化归为直观而具体的问题,不能将含糊不清的问题转化为明朗的问题,解决它的可能性是不大的.话说起来倒容易,做起来呢?选择那些途径可以实现这个转化过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常见的转化方法:
  一、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等问题.例如立体几何中利用定义直接把线面角、面面角转化为线线角来解决.像这类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只要掌握好基本知识点,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二、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的结论适合原问题.如:
  例1 (07年江西)若0  A.sinx< x B.sinx> x C.sinx< x2 D.sinx> x2
  解析:本题若利用特值法,令x= ,sin = , x2= ,排除A、B、C选项,故选D.
  在有学数学问题中,当直接入手解答比较困难时,只要选几个特殊值直接代入进行排除,就能使问题得到简捷的解答,这是解决有些选择题的有效方法.
  三、数形结合法:研究原问题中数量关系(解析式)与空间形式(图形)关系,通过互相变换,获得转化途径,如:
  例2 (07年天津卷理9)设a,b,c均为正数,且2a= log a,( )b=log b,( )c=log2c,则()
  A.a  解析:本题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数形结合(如图),易见c>1,01 0  四、构造法:“构造”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把问题变为易于解决的问题.如:
  例3 对任意函数f(x),x∈D,可按图示构造一个数列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如下
  ①输入数据x0∈D,经数列发生器输出x1=f(x0);
  ②若x1 D,则数列发生器结束工作;若x1∈D,则将x1反馈回输入端,再输出x2=f(x1),并依此规律继续下去.
  现定义f(x)= .
  (1)若输入x0= ,则由数列发生器产生数列{xn},请写出{xn}的所有项;
  (2)若要数列发生器产生一个无穷的常数列,试求输入的初始数据x0的值;
  (3)若输入x0时,产生的无穷数列{xn},满足对任意正整数n均有xn<xn+1;求x0的取值范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审题,综合理解及逻辑推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就是应用转化思想将题意条件转化为数学语言.考生易出现以下几种错因:(1)审题后不能理解题意.(2)题意转化不出数学关系式,如第2问.(3)第3问不能进行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化.此题属于富有新意,综合性、抽象性较强的题目.由于陌生不易理解并将文意转化为数学语言.这就要求我们慎读题意,把握主脉,体会数学转换.
  解:(1)∵f(x)的定义域D=(-∞,-1)∪(-1,+∞)
  ∴数列{xn}只有三项,x1= ,x2= ,x3=-1.
  (2)∵f(x)= =x,即x2-3x+2=0
  ∴x=1或x=2,即x0=1或2时,xn+1= =xn.
  故当x0=1时,xn=1,当x0=2时,xn=2(n∈N*)
  (3)解不等式x< ,得x<-1或1  要使x1  对于函数f(x)= =1-
  若x1<-1,则x2=f(x1)>4,x3=f(x2)  若1x1且1  依次类推可得数列{xn}的所有项均满足xn+1>xn(n∈N*)
  综上所述,x1∈(1,2)
  由x1=f(x0),得x0∈(1,2).
  还有换元法、坐标法、类比法、补集法等等,要想掌握这些方法的应用,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学会积累,尝试突破,在知识的整合中形成各种能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其他文献
【考纲解读】  新课标下的古典诗歌阅读鉴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志趣、品格、情操等多方面的熏陶,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类试题已呈新变化,“对比型”鉴赏已悄然走进高考命题中,这颇值得我们关注。2007年江西、湖北、重庆、辽宁、山东、浙江等卷古诗词鉴赏都采用了两首诗对比鉴赏的形式。对这类试题命题者也在逐年加重考查,从大方面看,此类试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
期刊
2007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在北京胜利召开,胡锦涛代表党中央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共的宗旨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家统一大业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期刊
2007年18套高考试卷中的作文命题,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创新。出现了标题、材料、话题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在命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指导下,2008年的作文命题趋势将会有哪些变化呢?笔者认为长期以话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应关注标题作文与材料作文;长期以标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则应加强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指导。下面仅就漫画作文的写法,略陈鄙见。  材料作文写作的难点在于审题。考生一旦审题失误,则
期刊
进入三月初之后,一般各个学科都会转入第二轮复习。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可知,高考前的近两个来月是学生英语水平提高最快的阶段。因为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和积累,学生已比较扎实地掌握了课本的基本和基础知识。所以在最后的几个月里能否抓住机会,成功实现从语言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提高应试能力,将直接决定高考英语的成败。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高三的经历、经验和体会就如何搞好高考英语总复习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仅供参考。
期刊
※现象评论文写法指导※    【题型解说】现象评论文是针对特定社会现象介绍不同观点,评论其对错的文章。通常由支持者观点、反对者观点和自己观点三部分构成。这种题材的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热点题型,曾在全国各地高考英语试卷中多次出现。    【实例分析】  现在很多学生喜欢阅读小说,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阅读下表内容写一篇短文介绍这些观点,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字数:120-150  学生
期刊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执行 姜梅荣 张令伟    政策篇:2008年高考招生新变化    从教育部近期发布的《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中了解到,今年高考招生在志愿填报、招生简章发布上与去年相比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今年山东省高考仍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录取工作于7月上旬开始,其中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应在7月10日至15日之间开始,20日之前完成,全部(各批次)录取工作应在8月20日之前结束。   分省
期刊
有一个英文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难题,题目如下:  ——is better than God.   ——is worse than evil.   If you eat____,you will die.   (三个空格必须是同一个单词)。   没有人能回答出来。  有一个数学老师用数学的方法解出来了 :  设上帝之善是+∞,恶魔之恶是-∞,令所求为x,依题意x>+oox<-oo   ∴x= ,∴x=
期刊
在必修4第三章中有这样一例题:求函数y=asinx+bcosx的值域,教材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化为y= sin(x+φ)(其中cosφ= ,sinφ= ),由正弦型函数的性质知- ≤y≤ ,可等价变换为a2+b2≥c2,这一结论应用广泛.    一、求关于sinx,cosx的一次式或二次式的值域或最值  例1 求函数y=sin2x+3sinxcosx+5cos2x的值域.  解:y= + sin2
期刊
在英语语法中,掌握好动词的用法是最重要的,而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动词的-ing形式,动词的过去分词)又是动词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它们内容多,有些用法相似,经常被混淆用错。近几年的语法测试中非谓语动词约占31.1%,平均每年每套试卷有近15道题以上。它不仅是语法项目考查的重点,也是语法填空和完形填空命题的热点。试题中除了考查非谓语动词的基本功能外,还考查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以及动词与非谓语动
期刊
在近几年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方面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短文判断和推理、理解主旨要义、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以及理解作者的意图与态度、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进行语篇分析的能力以及综合利用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材更趋多样化、现代化和生活化,突显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特点。适当降低读速及难度要求,提高试题的信息含量,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阅读材料更趋于“原汁原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