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代客扫墓”,创新还是噱头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en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材四】
  由于时间或空间等原因,部分逝者亲属不能到场祭扫,“代客扫墓”也就应运而生。就在前不久的清明节,位于南京近郊的雨花台功德园推出了微信“直播代扫”活动,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诚如推出该项服务的公墓方所言——“时代在变”,考虑到当下的社会现实,部分“欲祭祀却不可得”的逝者亲属请人“代扫”,也是追终慎远、寄托哀思的一种新形式。但是,“代客扫墓”真的可以成为新时代清明祭扫的“新宠”吗?其实不然。代客祭扫,是在对“孝心”明码标价,它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出现,但并未被大众所接纳。很难想象,延续千年的祭扫文化,如今却面临着被商品化的风险。祭拜过程中,如磕头、痛哭等情感表达元素居然也可通过社会商品服务形式来实现。比如,哭坟三分钟一百元,代磕头加收50%的费用。不同的价格区间,对应不同的代扫服务。代客扫墓俨然成为一些人赚钱的手段,这不免有让祭祖变得利益化的嫌疑。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
  素材解读
  1.祭祀文化面临“被颠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传承与现实结合也呈现出新方式。于是,“代客扫墓”就成了一种衍生物。依托于新技術,清明“代客扫墓”应运而生——买花、烧香、鞠躬、磕头、哭丧等,只要愿意付钱,一条龙服务全部到位。这个现象给我们带来哪些反思?一是商家为牟利而不断“创新”,二是祭祀文化面临危机——失去了清明扫墓的应有内涵。
  2.尽孝要亲力亲为。古人有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这说明尽孝必当亲力而为之,若让人代替则失去了祭祀的意义。如今,清明祭祀的方式有很多,若不能到场扫墓,也可通过网上祭扫、照片祭拜等方式来缅怀死者。花钱雇人祭奠先人,其实已经背离了清明的初衷。从某种意义上说,“代客扫墓”是市场化的交易,是对先辈的一种亵渎。
  适用话题
  文明祭祀、变味的节日、文化的丢失、道德底线
其他文献
当前,一种号称“油而不腻”的“污言秽语”盛行于网络,成为引燃话题效应和娱乐经济的新沸点。  污言穢语招摇过市,其背后所折射的是大众文化的苍白及人们精神世界的贫瘠,暴露出主流文化的薄弱地带和网络世界中的反文化现象。人们如果在这样的语言氛围里浸润得太久,他们的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将受到污染。  诚然,文化不是精英们的专利。这个社会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既要有雅文化,也要有俗文化。但通俗不
期刊
雨,好像是千万支魔指;好像是千万条琴弦,弹出了千变万化的声音。  春雨柔软,夏雨粗犷,秋雨苍凉,冬雨肃杀;因季节变化,情调各异。但是,雨色一样美丽,雨声一样动听。  在图画、音乐和诗歌里,有許多描写雨的佳作。线条色彩和音乐旋律,空灵剔透。  轻细的雨花,像飘忽的雾,白茫茫的,轻吻着人的脸,微微觉着痒;又轻轻濡湿着衣裳。雨伞仿佛是风帆,在雨色蒙蒙中载浮载沉;也像一只只大翅膀,东南西北,无边无垠,因风
期刊
1.有的放矢势不孤  宋代叶适在《水心别集》里说:“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有的放矢势不孤在引议开头的意思就是围绕议论目标或目的,合情合理“引用”相关依据或对象,引议结合开头,使文章的行文有一定的气势,从而增强议论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下面举例说明。  例一: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傅园慧的一句“洪荒之力”风靡全国,很快就有精明的商人将“洪荒之力”注册成了商标。而岳阳市天岳幕阜山景区将标
期刊
【原文在线】  站立灵魂  ◎孙祥虎  (题目虽然观点明确,但是总让人觉得别扭,考场议论文最好采用主谓或者动宾式两两对称结构的短语做标题,考场议论文的标题不仅要切题,也要读起来响亮、上口。)  人们行走在岁月之路上,从昂首挺胸的青年,变成伛偻蹒跚的老年,脊梁会不可避免地弯曲。生理上如此,精神上却未必。勇敢挺起灵魂的脊梁,正视生命,所有的崇高都从这一刻开始,一切的新生也都从这一刻起步。(从人的生理现
期刊
【素材二】  爱迪生的灾难  1914年12月,爱迪生的实验室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万美金,他多年的科研成果也在大火中付之一炬。大火最凶的当儿,爱迪牛24岁的儿子在浓烟和废墟中发疯似的寻找他的父亲。他最终找到了:爱迪生平静地看着火势,他的脸在火光摇曳中闪亮,他的白发在寒风中飘动。爱迪生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他看着一片废墟说道:“灾难自有它的价值,瞧,这不,我们以前所
期刊
春花经历了绽放与枯萎,才有了草长莺飞,最美人间四月天;夏蝉经历了安逸和痛苦,才有了一朝破土、一鸣惊人;凤凰经历了美丽和挣扎,才有了脱胎换骨、涅槃重生……人生也一样,只有经历了光明和阴影,才能拥有你想要的未来!  不要认为每一个人的成功之路,都是由光明组成的,这条路上一定还有阴影的追随!  著名音乐家莫扎特说过“谁和我一样努力,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在成名之前也曾消沉过,创作的压力让他沉抑,他
期刊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分别较2012年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
期刊
纵使老人敲诈事件不绝于耳,也总有人会伸出双手;尽管依旧有骗子以乞讨为职业榨取人们的善心,也总会有轻轻放入碗中的清脆声响。无论哪一刻,世界上总有小小的善意,通过各种方式默默地传递着。善善与共,小善而大同。  给予危难之中的人以善意,可以带给他们生的希望。  “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看似寻常的“一碗面”,却能温暖你我的心。高亚慧,虽身患癌症,却毅然拒绝别人的捐款。她选择用自己的手艺来养活自己,选择用自己
期刊
【技法梳理】  书信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实用文体,也是高考写作的一种创新形式。书信体作文的表达相当自由。在历年的高考中,运用这一形式写出新意,获得高分的作文不在少数。如,2008年一位考生的《给父亲的情书》,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致庞涓先生的一封信》,2016年《写给妈妈的一封信》等。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也有直接要求运用书信体形式的作文,如2008年高考语文江西卷要求考生运用书信体作文,20
期刊
有路无路何须解,且将此身从容行。  ——题记  鸿蒙初辟时,世间无是非、无规矩、无分别,自然,也无路。  路的最初形态或许是痕迹。禽飞、兽走、鱼弋、叶落、花归、水漾,皆有痕迹。而人将这些痕迹扩大,成径,成道,成路,辟出路上通衢,水岸津口。  伟大而富于创造的人,原是从不惮以双足开出本没有的道路——如今怕甚路僻、路错、路尽?何不能拿出先人的勇气来,大步地走呵!无路,本该是路的开端。  休虑路僻无人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