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传教士林乐知的中国文化身份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了林乐知的中国文化身份,通过分析他在华多重身份及各种“入世”活动间的联系,加深人们对林乐知在华思想和行为的认识;论述了林乐知对寄居47年的中国的感情和他曾借四次返美之机向西方大力介绍中国的实情,揭示了他的中国情结和对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贡献。 Discusses the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of Lin Lezhi, and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Lin Lezhi’s thinking and behavior in China by analyzing his multiple identities in China and the various “joining WTO” activities; The Chinese feelings of the year and his great efforts to introduce China’s reality to the West through his return to the United States four times revealed his contribution to China’s complex and its two-way exchang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其他文献
摘 要有效的心理活动课需要班主任转换视角,从“俯视”转向“平视”“仰视”,从关注课堂“规则”转向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提升自身的心育观念;提炼活动内容,设计系列课程,从开启、表达到坚定自我知觉,培养学生的自我知觉能力。在有效提升心理活动课效果的同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活动课;心理咨询  G41  A  2095-1183(2018)04-00-03  关 键 词
20世纪中国西北开发思想主要有:清末“新政”时期的西北开发思想、孙中山的西北开发思想、南京国民政府的西北开发决策思想、“一五”计划时期的西北开发决策思想、“三线”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生态环保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生态意识。  活动一:厨余垃圾再利用  体育班的学生体能消耗大,家委会的家长会为这些学生在午休后准备点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隐性影响,因其具有不可控性,当与教育目标对立时,常把教育推向危险地带。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未被教材编写者意识到的无意识隐性影响,它们与职业观教
以系统功能语法的主位推进模式和认知语言学的移动事件框架理论为指导,分析二者构成模式和运用方法,尝试将二者运用到原文、译文语篇结构的对比分析和推理实践中,并据此论述
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曾经说过:“对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是尊严。” 然而,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造成了其尊严感的严重缺失,现实社会的残酷让他们难以获得有尊严的生活,此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而越来越严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特殊教育要“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