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火力发电厂仍然是最主要的电力生产单位,加大对火电机组自动化的改造是时代发展和社会生产需求对火力发电厂提出的新的要求。现本文就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来火电机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造的必要性,来谈谈对其自动化改造的看法,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火电厂;火电机组;自动化;改造
火电机组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生产设备,其运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生产系统中,火电机组自然也不例外。如何在老火电机组的基础上实现火力发电的自动化是当前电力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以下本文中笔者就针对老机组自动化改造这一问题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当前火电机组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造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仍然有一些运行时间较长的火力发电厂没有被替换,这些老发电厂的很多设备都相对较为落后,且在长期的运行中性能也受到很大影响,可控性与可靠性都很差。尤其是火电机组的相关设备和仪表的自动化水平较低,仅仅只是处于自动化装置的初级阶段。这些落后的仪器设备组合在一起进行发电,往往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故障。最常体现在机组热耗较高、能耗量大、故障发生频繁、停机次数等多方面。这就直接导致了老火电机组设备的运行效率低下,经济效益较差,且安全保護工作也不到位,需要的劳动力较多,劳动强度更大。这些问题与当前蓬勃发展的电力生产自动化显得格格不入,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以适应现代化的电力生产需要。另外,旧火电厂在生产中所使用的仪表等自动化装置都属于相对落后的自动化产品,目前很多都已经停产或淘汰,因此这些旧的仪表一旦出现故障,就很难找到合适的配件来更换。只有尽快升级改造,才能保证火电厂机生产设备和仪表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加大对火电机组自动化的改造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并且这一改造工作也逐渐被很多老火电厂提上工作日程,成为其发展的重点工作内容。目前已经有一些老火电厂通过采取改造措施,使得生产设备的性能和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2、对火电机组自动化改造的几点看法
尽管目前已经有部分旧火电厂在火电机组自动化改造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受历史因素的影响,老火电厂的老机组进行改造并非是一蹴而就那么简单的事情。要想实现老火电厂设备的全面升级改造,势必要有面临工作量大、工期短、资金短缺等各种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在对老火电厂的机组进行改造时,最好从长远角度发展,注重整体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技术管理,不断运用先进技术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改造。
2.1整体规划方面
①明确目的。在对火电机组进行改造之前,首先要明确改造工作开展的目的所在。即改造是为了能够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降低机组的能耗量,利用自动化技术来减少工作强度,从而提高机组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而并非是为了更新设备而改造老机组。完善的自动化,只能建立在可控性好的机组和可靠性高的自动化装置的基础上,任何脱离主设备而进行的自动化改造都很难取得实效。在过去的自动化改造工作中,曾由于锅炉受热面未改造,使改造后的汽温控制系统无法实现汽温控制的情况。
②突出重点。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基础是测量元件、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在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工作中应认真对待。首先必须改造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测量元件和执行机构,选用性能好、质量高的传感器、变送器、开关仪表、执行器为自动系统的改造创造条件,否则性能再优的DAS系统也无法发挥作用。
③长远考虑。对老机组的自动化改造,必须做长远的考虑,不能忽视设计的重要性,应避免反复改造二老机组主设备改造后延长了服务年限,因此,改造方案必须保证机组在继续服役过程中,不再无法适应新的运行方式,无论在自动化装置的选型和自动化功能的实现上都应有全面的、长远的考虑,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对于目前由于技术问题或资金限制暂时无法实现的功能,可以留待以后分阶段进行,但在选择DCS配置时应留有扩容的余地,同时应考虑DCS的开放性以便与其他设备(如:PLC,KMM等)相连接,可分步改造,逐步扩展,完成整修机组的自动化改造。
④统一指挥、慎重选型、必须的调试时间。自动化系统改造涉及机、电、炉等专业,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一支精干的设计、安装、调试队伍,在专人领导下,统一协调进度及解决专业间的配合问题。设备质量是自动化系统改造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系统选型时必须以质量、可靠性为前提,既要考虑节约资金,降低造价,也要考虑今后的备品供应。老机组的改造工期比新建工程短得多,但必须保证足够的试验和调试时间,以求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
2.2相关技术方面
①以DCS为主控设备,实现DAS及SCS功能;至于DEH和FASS功能,应根据经验合理选择供货商,但必须保证相互通信,数据共享。对其功能可根据工期、资金等具体情况分阶段完成,以一次完成为最佳。
②对大量的群体温度测点,如发电机静子温度、锅炉、汽机金属温度等宜采用就地布置的远程智能I/O,用通信方式与DCS相连.在CRT仁显示,减少电缆根数和安装工作量。
③除保留少数主重要参数的二次仪表如汽压、汽温、汽包水位、炉膛火焰监视、汽机保护、凝汽器真空表外,其他常规仪表均可取消。另外,可保留紧急操作如停炉、停机、锅炉安全门破坏真空、直流油泵启动等必需的硬手操设备,其他操作原则上可用软手操代替。
④对老的控制台(屏)进行改造,缩短监视操作面,以利于实行一个人监盘,达到真正集控目的。原则上以DC5的工作站替代控制台(屏),但必须将保留的主重要参数仪表和硬手操设备布置与工作站对应的屏上。
⑤对机房的环境应加强重视,同时配置可靠的UP5电源并有良好的接地,杜绝干扰,在选用和设计DC5时还必须与厂内MIS接口。
3、结语
通过采取改造措施来对老火电厂的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不但能够极大的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的安全顺利,还能够取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使热工自动化的投入产出比值达到100%。另外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对老火电机组等设备进行改造后,还要积极对火电厂工作人员进行自动化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操作自动化系统的专业水平,以进一步提高火电厂的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老火电厂经济效益的再次增收。■
参考文献
[1] 李子连,饶纪杭. 对火电厂老机组热工自动化技术改造的意见[J]. 中国仪器仪表. 1999(04)
[2] 黄雪松. 对火电机组自动化改造的几点看法[J]. 自动化与仪表. 2003(05)
[3] 付爱彬. 浅谈热工自动化的新发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13)
关键词:火电厂;火电机组;自动化;改造
火电机组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生产设备,其运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生产系统中,火电机组自然也不例外。如何在老火电机组的基础上实现火力发电的自动化是当前电力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以下本文中笔者就针对老机组自动化改造这一问题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当前火电机组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造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仍然有一些运行时间较长的火力发电厂没有被替换,这些老发电厂的很多设备都相对较为落后,且在长期的运行中性能也受到很大影响,可控性与可靠性都很差。尤其是火电机组的相关设备和仪表的自动化水平较低,仅仅只是处于自动化装置的初级阶段。这些落后的仪器设备组合在一起进行发电,往往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故障。最常体现在机组热耗较高、能耗量大、故障发生频繁、停机次数等多方面。这就直接导致了老火电机组设备的运行效率低下,经济效益较差,且安全保護工作也不到位,需要的劳动力较多,劳动强度更大。这些问题与当前蓬勃发展的电力生产自动化显得格格不入,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以适应现代化的电力生产需要。另外,旧火电厂在生产中所使用的仪表等自动化装置都属于相对落后的自动化产品,目前很多都已经停产或淘汰,因此这些旧的仪表一旦出现故障,就很难找到合适的配件来更换。只有尽快升级改造,才能保证火电厂机生产设备和仪表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加大对火电机组自动化的改造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并且这一改造工作也逐渐被很多老火电厂提上工作日程,成为其发展的重点工作内容。目前已经有一些老火电厂通过采取改造措施,使得生产设备的性能和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2、对火电机组自动化改造的几点看法
尽管目前已经有部分旧火电厂在火电机组自动化改造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受历史因素的影响,老火电厂的老机组进行改造并非是一蹴而就那么简单的事情。要想实现老火电厂设备的全面升级改造,势必要有面临工作量大、工期短、资金短缺等各种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在对老火电厂的机组进行改造时,最好从长远角度发展,注重整体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技术管理,不断运用先进技术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改造。
2.1整体规划方面
①明确目的。在对火电机组进行改造之前,首先要明确改造工作开展的目的所在。即改造是为了能够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降低机组的能耗量,利用自动化技术来减少工作强度,从而提高机组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而并非是为了更新设备而改造老机组。完善的自动化,只能建立在可控性好的机组和可靠性高的自动化装置的基础上,任何脱离主设备而进行的自动化改造都很难取得实效。在过去的自动化改造工作中,曾由于锅炉受热面未改造,使改造后的汽温控制系统无法实现汽温控制的情况。
②突出重点。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基础是测量元件、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在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工作中应认真对待。首先必须改造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测量元件和执行机构,选用性能好、质量高的传感器、变送器、开关仪表、执行器为自动系统的改造创造条件,否则性能再优的DAS系统也无法发挥作用。
③长远考虑。对老机组的自动化改造,必须做长远的考虑,不能忽视设计的重要性,应避免反复改造二老机组主设备改造后延长了服务年限,因此,改造方案必须保证机组在继续服役过程中,不再无法适应新的运行方式,无论在自动化装置的选型和自动化功能的实现上都应有全面的、长远的考虑,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对于目前由于技术问题或资金限制暂时无法实现的功能,可以留待以后分阶段进行,但在选择DCS配置时应留有扩容的余地,同时应考虑DCS的开放性以便与其他设备(如:PLC,KMM等)相连接,可分步改造,逐步扩展,完成整修机组的自动化改造。
④统一指挥、慎重选型、必须的调试时间。自动化系统改造涉及机、电、炉等专业,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一支精干的设计、安装、调试队伍,在专人领导下,统一协调进度及解决专业间的配合问题。设备质量是自动化系统改造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系统选型时必须以质量、可靠性为前提,既要考虑节约资金,降低造价,也要考虑今后的备品供应。老机组的改造工期比新建工程短得多,但必须保证足够的试验和调试时间,以求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
2.2相关技术方面
①以DCS为主控设备,实现DAS及SCS功能;至于DEH和FASS功能,应根据经验合理选择供货商,但必须保证相互通信,数据共享。对其功能可根据工期、资金等具体情况分阶段完成,以一次完成为最佳。
②对大量的群体温度测点,如发电机静子温度、锅炉、汽机金属温度等宜采用就地布置的远程智能I/O,用通信方式与DCS相连.在CRT仁显示,减少电缆根数和安装工作量。
③除保留少数主重要参数的二次仪表如汽压、汽温、汽包水位、炉膛火焰监视、汽机保护、凝汽器真空表外,其他常规仪表均可取消。另外,可保留紧急操作如停炉、停机、锅炉安全门破坏真空、直流油泵启动等必需的硬手操设备,其他操作原则上可用软手操代替。
④对老的控制台(屏)进行改造,缩短监视操作面,以利于实行一个人监盘,达到真正集控目的。原则上以DC5的工作站替代控制台(屏),但必须将保留的主重要参数仪表和硬手操设备布置与工作站对应的屏上。
⑤对机房的环境应加强重视,同时配置可靠的UP5电源并有良好的接地,杜绝干扰,在选用和设计DC5时还必须与厂内MIS接口。
3、结语
通过采取改造措施来对老火电厂的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不但能够极大的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的安全顺利,还能够取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使热工自动化的投入产出比值达到100%。另外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对老火电机组等设备进行改造后,还要积极对火电厂工作人员进行自动化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操作自动化系统的专业水平,以进一步提高火电厂的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老火电厂经济效益的再次增收。■
参考文献
[1] 李子连,饶纪杭. 对火电厂老机组热工自动化技术改造的意见[J]. 中国仪器仪表. 1999(04)
[2] 黄雪松. 对火电机组自动化改造的几点看法[J]. 自动化与仪表. 2003(05)
[3] 付爱彬. 浅谈热工自动化的新发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