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作用体现在众多方面,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掘知识的深层内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的质量水平得到同步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
  一、 引言
  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人格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发展学生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初中语文知识的内涵比起小学阶段更加深入,课程结构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学生若要领悟知识,对于思维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都具有较高要求。下面,将展开具体分析。
  二、 重要性分析
  初中语文知识的内涵比起小学阶段更加深入,课程结构也发生了一定变化,知识内涵更加深入,知识容量加大,课程进度也更加快速,学生若要领悟知识,对于思维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都具有较高要求。传统的初中语文教育模式对学生的成绩过于看重,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形成了一个刻板框架,学生将框架套用于任何知识之中,使思维被限制。新课改提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学科要恢复其人文学科的价值。因此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理念做出一定程度的改进。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不仅要做到课本知识的正确讲解,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表层涵义之下掩藏的深层意义内涵,以此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主动获得知识的愉悦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一) 注重为学生传授思维方法
  在初中阶段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若想在课堂教学进行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就要事先将思维培养锻炼的方法教给学生,并使学生主动展开训练。教师在将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该学生的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观察法和联想法。
  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方法中,观察法是最基础、最主要的方法。观察法可以继续分为对比观察法和顺序观察法两种。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发挥观察的价值,勤于观察。观察不能只用眼睛看,还要做到大脑的同步运转思考。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创作都是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加之深度思考得来。这些课文就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观察的参考资料。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观察法的时候,可以通过重点讲解课文的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思考课文作者如何做到细致观察与理性分析的结合才能创作出如此优秀的文章。这样,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联想法的运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价值。联想法不仅需要学生对事物之间产生联想,还需要学生进行主动的想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例如人教版教材的诗歌课文《天上的街市》,教师在讲授该篇课文时,就应该启发学生对诗歌里的景象展开联想,体会诗歌中“天上的街市”具体景象,感受作者创作诗歌时内心怀有的思想感情。并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联想与想象,在脑海中创作出学生自己心中希望的“天上的街市”的样子,再在班级中用语言将想象中的图景表达出来,不仅锻炼了联想与想象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更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发挥课堂的作用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中,要创造出具有语文课堂特点的氛围。教师可以使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例如,给出的问题要适合当前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通过游戏解决问题等,以此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使学生之间展开良好互动、创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恰当途径。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逆向、变相思维能力,并使综合思维能力同步提升。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春》一文时,教师在正式展开教学活动之前,先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有关春天的歌曲和短视频,或者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小组成员展开讨论,思考春天的景象特点,此时引入“春”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欲望和对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氛围自然会变得轻松。在具体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能会出现观点不同的现象,教师可以趁机引入作者的背景,让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以此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本人的理解。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转换思维并接受别人思维观点的过程,这本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大好机会。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看法意见,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 避免理论脱离实践的状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出现理论脱离实践的状况发生。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质量才会提高,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有效发展。为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布置的作业中,不仅要体现课本中的知识内容,还要包含实践内容。例如《春》的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寻找春天的痕迹,并观察春天每一种景物的特点,再写出观察之后的心得体会。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结合课堂中讲授的知识开展相应的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与同学展开积极的探讨,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性。语文课程作为初中阶段学生所学课程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大好途径。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运用不同的思维培养策略,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注重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不断提升。只有自身具备足够丰富的知识,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在学生提出不同问题的时候才能够给出正确合理的解答,使学生做到对知识的准确把握,真正有效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钟海.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5).
  [2]张晋会.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6).
  [3]何琴清.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8).
  作者简介:
  樊继承,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部編教材尤为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延伸,尤其提倡学生的海量阅读。然而农村完小学生家长对孩子课外书阅读的重视程度低下使得学生课外阅读的极度匮乏。因此,通过1 X的方式,来提高完小二年级学生的阅读量。  关键词:1 X;阅读;孩子们  部编教材格外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延伸,在一上教材上就增加了“和大人一起阅读”亲子阅读栏目和“快乐读书吧”栏目,然而,一上的一个学期下来,每次“和大人一起阅读”的作业布
为适应创新教育和物联网专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对物联网专业的深入分析,学院采取了创新实践课程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实践内容融入课程内容、创新实践项目融入科研教学项目等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生技能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摘要: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内容广泛且复杂、综合度高、影响深远的课题,其在全世界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言而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也进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化交流渠道也更加方便快捷,使得东西方文化与政治、经济、思想等众多方面的思想交流也日渐频繁。国外文化在我国的传播,给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并且对我国政治教育模式也
摘 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个人,可是归根结底是每一个孩子。离开了我们面前的生动的具体的孩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梦不过是海市蜃楼罢了。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让教育的初心发生了偏移?是什么改变了我们从教第一天的初衷和满怀的热情?究其原因,社会、学校、家长、学生都难辞其咎!  关键词:教育初心;偏移;“人”的教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成了这几年的流行语。那
摘 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的搭建,促进了学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要突出学科性质,体现了生本理念。要创设新颖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本理念;教学情境;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 引言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的搭建,促进了学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拓展教育资源,成为一线教师和教研员乃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抓手和有力支撑。  兰
摘要:本文通过对作者的家乡河南省太康县王集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出现政策落实方面的不足、政府管理方面的缺位和村民委員会管理服务的欠缺的问题,能够通过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政府管理的力度和优化村民委员会的管理服务的措施使这些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  关键词:王集乡;农村土地流转;产生纠纷;对策建议  一、 土地流转的相关概念界定  关于土地的概念
摘 要: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下,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自身有着过硬的化学知识,能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还要从不同的层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科学素养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一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从而对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初中化学作为一个基础科学学科,教师需要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培
摘要:随着高等院校教育制度的进一步革新催生出多校区办学的教育教学形式,在多校区办学大范围发展以来逐渐表现出了教学资源分配缺乏科学合理性、多校区办学教学质量控制不足等诸多问题。为此,此文就以高校教学管理的视角,以莆田学院在多校区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具体问题作为探讨的对象展开分析和探讨,意在能够为高等院校多校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推动多校区办学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等
摘要: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十分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帮助学生在绘画中树立整体意识,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受到艺术的熏陶,对于美术教师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偏向于整体感与艺术感中的一者,导致学生错误地认为二者之间是相互矛盾存在的。对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绘画教学中整体感与艺术感的关系。本文围绕“整体感与艺术感的关系——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此为思想基础,笔者以“认识千以内的数”为例,思考如何使难度较低的认数课变得更丰厚。笔者主要有三点思考心得:让课堂丰厚必须做到:形式“丰厚”、内容“丰厚”、思维过程“丰厚”。  关键词:认数;课堂形式;课堂内容;思维过程  学生认识千以内的数、万以内的数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