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生命的燃烧——论吴福辉在文学领域的贡献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3mx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学者吴福辉先生在学术界通常被称为文学史家,这是因为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撰写与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但吴福辉在文学领域的贡献并不仅仅限于文学史,他既有大气磅礴的文学史著作,也有独具气象的作家与流派研究;既有扎实厚重的学术成果,也有洒脱灵动的学术散文;既有稳坐书斋、潜心学术的定力,也有关心学术生态和文学教育的人文情怀.总体来说,吴福辉在文学史著述、文学研究、学术散文、文学教育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贡献.
其他文献
基于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检索分析,阐释了课程考核在中医药各院校和专业的应用现状及特点,并提出“加强中医药本科教学信息化的课程考核的探索与实践”“加强针对不同专业中医药
鲁迅称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说法历来颇受关注,但是这话能否作为一个正式的文学史评价还存在诸多疑点.选择在《小说二集序》说这话,鲁迅有明显“顺便一提”的
卞之琳在抗战期间曾以“游击奇观”为总题写下一系列短篇小说,表现出坚定乐观的民族抗战意志和人民战争意识,艺术上也由精致朦胧的情趣玩味走向生动活泼的朴素叙写,新发现的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宪政资料室收藏有一份刊名《中国资料》的文化资讯期刊,该刊1946年11月创刊号的刊首发表有署名“郭沫若”的一篇日文评论作品,题作《人民の立場に立ちて》
赵树理小说在表现农村革命的同时,也从叙事角度为人们动态呈现了较为独特的现代性维度.赵树理在其小说中不断进行着文学叙事形式的变革,从古典和民间角度而言,既有传承,更有
课程目标不明确、课内学时不足、本土化英文教学资源缺乏是国际贸易实务类双语和全英文课程建设中长期存在且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助力下,依托国家线上一流
《魍魉世界》是丁玲晚年所写的叙述其南京三年囚居经历的回忆录,这部回忆录的写作与刊行既是亲历者迟至半个世纪后的公开揭秘,也直接关联着丁玲自己“历史问题”的最终解决.
2021年1月15日上午,平原兄来电,得知老同学吴福辉在加拿大家中过世了,非常悲恸.什么事都静不下心来做了,眼前满是老吴的斑驳影子.rn记得前年春节我还去潘家园看望过他,那时他
期刊
按照国务院、教育部对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将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提高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研究了现有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与小型无人机创新设计的内涵
基于MOOC或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将其应用到受众面极广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公共课意义更加非凡。课程的理论教学基于SPOC平台,在教师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