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恢复治理分析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钢铁行业等都得到了有效发展,为满足钢铁、建筑的行业的迅速发展,矿山的开发力度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矿山开采速度较快、开采较为频繁,导致矿山环境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矿山地质灾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水位变化等。这些地质灾害,不仅影响矿区发展还严重威胁着人民财产安全,使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在矿山开采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矿山环境、矿山地质灾害问题进行有效防护,重视地质灾害的恢复和治理。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矿山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和地质灾害的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就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而言,详细分析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恢复治理;生产安全;防治措施
  
  一、绪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建筑业、加工制造业以及其他高新行业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其中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就是环境问题中的一种表现。本文就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常见的地质灾害进行论述,针对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改善人们的切身利益,从而不断推进可持续性发展。
  二、矿山地质灾害的评估方法
  矿山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造成的地质灾害影响较大,使得地质环境不断恶化。随着地质灾害的不断加重,对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威胁,地质灾害对人类而言是非常可怕的,为了能够缓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就必须对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做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使灾情得到有效缓解。针对矿山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过程中,必须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估[1]。矿山地质灾害的评估方法主要分为调查、分析、评估等。在评估矿山地质灾害严重程度过程中,首先要对矿山进行现场勘察,收集并有效利用先前矿山在开采过程中留下的生产资料,利用有关的评估方法,结合相关的评估理论,对矿山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评估结果做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其次,在评估矿山地质灾害过程中,还需要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采用相关评估方法的时候,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矿上存在的不同地质灾害需要进行就地考察和分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来说采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是根据矿区在评估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预先分析,并勘察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相关矿体分布和矿物质的性质,并对矿山的开采设计方案进行调查,采用定性评估的方法对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分析[2]。
  三、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
  从环境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矿区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主要是从环境质量出发,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具体的环境范围内,总体环境和某些关键要素对人类生存发展和繁衍以及社会发展适宜程度的影响。在分析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过程中,首先要分析环境质量对人类生存发展适宜程度造成的影响,如果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改变了地质环境原本的适应力,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就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而言,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对人类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损失[3]。由于我国土地面积较大,地质环境较为复杂,气候多变,导致每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数量较多,造成的损失较大。从总体上看,在我国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带来的影响表现在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间接影响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而言,地质灾害的产生会影响各生物的生存环境。地质灾害越严重,造成的危险越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也越严重[4]。
  四、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发生的种类也较多,分布较广,造成的影响较大。其中,矿山地质灾害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之一。发生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在开采和开发矿山过程中过分的开采、错误开采以及随意开采等导致。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容易造成当地的地质环境、自然环境严重破坏,从而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例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凹陷以及水位变化等,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生产,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另外。环境污染也是矿山灾害的一种重要表现,由于矿山在开采过程中没有对三废进行有效、科学处理,将三废未经允许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导致江河湖海受到污染,从而出现各种自然问题。同时,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沙化、盐渍化,不利于地下水顺流,出现地下水断流等现象。其中最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表坍塌以及矿山地下水位发生变化等[5]。
  (一)山体滑坡
  从斜坡上的物质组成分析主要包括松散的土层、碎石土以及各种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下滑的岩土层。当这些岩土层在暴雨侵袭过后受到水的浸泡,降低了抗剪强度,容易导致这些松散的土层、碎石发生滑动现象从而造成山体滑坡现象。在矿山开采和开发过程中,由于挖掘过程中容易造成矿山表面碎石也较多,使得岩土层较为松散,从而容易造成矿山地质灾害,出现矿山山体滑坡现象[6]。
  (二)泥石流
  泥石流主要是山区或者山体中地形险峻的位置,由于长时间受到暴雨、暴雪等自然灾害,导致山体发生滑坡现象,在山体出现滑坡现象过程中携带有大量的泥沙、碎石以及沿途,导致这些泥沙形成特殊的洪流,从而造成泥石流现象。形成泥石流的条件主要包括地形需要较为陡峭的地方,并堆积有大量的松散泥沙、土壤,并爆发较大的具有突发性、持续性的暴雨,在雨水的连续冲击下容易造成山体滑坡,从而出现泥石流现象。典型的泥石流主要是由各种粉砂、黏土形成的泥浆构成,当含水量较大时,这些泥浆在自身重力牵引下发生运动,形成泥石流。矿山泥石流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现象,爆发较为突然,来势猛烈,并伴随有矿块等,由于加速度较大,聚集的能量较大,所以具有极大的破壞力[7]。   (三)地表坍塌
  地表坍塌是礦山在开采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地表坍塌主要与矿区在开采过程中保留的矿量不足、矿柱受到损伤,失去支撑力,从而导致矿山采空区发生塌陷情况。尤其是针对矿体掩藏较浅矿物质质地较为松散的矿山,例如煤矿等发生地表坍塌的现象更为明显。针对矿体埋藏较深的矿区,如果没有及时对采空区进行回填,当规模达到一定面积时就会出现地表塌陷的危险,另外由于矿区昼夜温差较大,季节变化也会加快矿山的岩石风化速度,在地表水的冲刷作用下会导致矿区的填充物出现软化裂痕等现象,从而造成地表坍塌现象发生。地表坍塌,不仅会造成巨大的危险情况发生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破坏耕地资源,使建筑物受到影响,破坏道路、水库等公共建设,甚至发生淹井事故,使得矿区停工停产[8]。
  五、常见矿山地质灾害的相关治理措施
  (一)防治山体滑坡
  在治理山体滑坡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及时处理的综合治理原则。矿山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山体滑坡形成的因素和条件,在开采过程中就滑坡形成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进行综合考虑,设计相关的预防工程。在预防山体滑坡过程中,需考虑两个方面,要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山体的威胁。通过降低地表水地下水的压力,防止岩土发生软化和分解现象,并消除地表水地下水对岩体的冲击作用。在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的边界修建水沟,在滑坡区内修建排水沟,并根据当地的地质结构和水文特点,设计地下水的排除工程,通过水平钻孔疏水法、竖井抽水法等对地下水进行排除,从而有效预防山体滑坡[9]。
  (二)防治泥石流措施
  泥石流是矿山地质灾害常见的一种灾害之一,在防治泥石流措施中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需要消除或者将泥石流物质进行固化处理,第二是消除发生泥石流的条件。首先在消除泥石流物质过程中,需要及时将山体斜面的碎石、泥土、岩土的进行清理,避免出现大量的松散碎石、泥土堆积现象,如不能及时清理,需对这些泥土进行固化处理,例如利用水泥砂浆等对其进行固定。消除泥石流的诱发条件就必须确保水源得到有效控制。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山体修建排水沟、排洪渠,使水能够有效排出,防止泥石流发生,同时还要做好绿化工作,通过种植植物等方式,有效预防水土流失。
  (三)防治地表坍塌措施
  在防治地表坍塌过程中,需要根据矿山的具体特点,合理设计回填参数和边坡参数,并加强对采空区的监测。为防止出现地表坍塌现象,需要加固矿柱,并做好稳固边坡工作,在开采过程中,如果出现开裂变形现象,就要立即停工,然后让专业的地质勘探队伍进行勘查,并针对开裂变形现象制定合理的措施,同时在坑道内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矿顶出现坍塌现象。
  六、结语
  综上所述,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表坍塌等,治理矿山地质灾害是一项重要、长期工程,矿山在开采和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矿山地质灾害的相关治理和防治工作。在此过程中,通过结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环保理念,重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通过采用科学防治的方式,使中国矿业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近中,李飞.四川广安高顶山矿区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恢复措施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20,35(04):123126.
  [2]汤银锁.矿山地质灾害区的生态恢复治理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20.
  [3]李欣远.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综合利用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20(07):295296.
  [4]刘炎波.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及恢复治理方案改进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12):258259.
  [5]赵克锋,张阿熳.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J].环境与发展,2020,32(01):244245.
  [6]李渊,刘双全,刘华驹.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方法分析与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281.
  [7]李聪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方法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02):161162.
  [8]王海东,初欣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勘查要点浅析[J].山西建筑,2020,46(03):150152.
  [9]张建,张东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探讨[J].地球,2019(08):102.
其他文献
摘要: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综合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编程能力弱,传统实验箱实践教学环节不足。为改善该现状,对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进行改革,采用项目式案例教学、精心设计通信系统案例,利用SystemView的模块可视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教学表明,所提出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SystemView;通信原理;项目式    1高职院校通信原理课程现状  1.1课程综
摘要:随着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新时代人才的要求及需求量逐渐提升,在高校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难以完成现今社会对人才基本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进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教学必要性及现存问题进行解析,并对创新教学模式的方式及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创新    现阶段高校学生受学业影响往往学习压力较大,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因疲劳及多种
为了分析低空旅游业市场的前景和发展可行性分析,结合我国低空旅游市场发展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部分地区低空旅游发展形势等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各地区可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将当地旅游资源特色与通用航空产业相结合,可实现新型低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化当地核心竞争力旅游业,进一步健全低空旅游产业链式集群,促进低空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现代化工作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各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多数企业都会使用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提高企业的工作质量,因此,多数工作岗位在招聘员工时,都会询问应聘者是否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系统,一些频繁使用计算机工作的行业还会对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提出一定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能力已经是我国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从我国目前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来看,多数高校都安排了相应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课程,
摘要:档案中记载了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发展中的关键信息,所以档案管理中加强保密工作尤为关键。档案管理工作中,机密档案管理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转变了档案管理的模式,为档案日常管理提供了诸多便利。为此,本文就主要分析了做好电子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保密工作;措施    当前,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已经成为主流发展趋势。电子档案保密工作是加强档案信息安全
摘要: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简称BIM)技术是建筑产业链的核心,是建筑产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工具,BIM也是建设行业信息化的前沿技术。在土木建筑类专业的课程中,融入BIM技术进行教学,既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符合建筑业发展的趋势。本文以某高职院校开设的土木建筑类专业的部分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BIM技术。  关键词:BIM技术;功能;融
摘要:公路是连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通道,是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鉴于公路覆盖空间的广泛性和公路建设中存在的多样的施工环境、气候和地质影响,软土地基是较为典型的地质形式之一,在我国分布广泛,被视为一大难点,如不妥善处理,将导致公路软土地基工程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事故。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上的关键技术对于保证公路施工质量、提高整体运输效率有很大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公路施工
摘要:实践教学对培养机械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全面、公正、客观的实践评价方法对学生、教师及教学质量都具有良好的反馈效果。现有实践课程评价方法存在的单一化、主观化、综合性不够和职业性考虑不够等问题,分别在实践课程的开始、过程和结果三方面给出了更加全面且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工程教育;机械工程;实践课程;评价方法    工程教育应产业的发展和需求而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为工程科学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给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要认识到时代发展特点,利用大数据不断改革优化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数据发展时代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对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高校本身担负着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学生的责任,新的发展
摘要:文章首先说明了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重点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中的应用路径,进一步提升了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    近年来,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大学生微信应用除了日常交流外,还在学习、购物、信息传递等方面广为应用。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