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计算机网络应用实践课堂构建探析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l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现代化工作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各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多数企业都会使用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提高企业的工作质量,因此,多数工作岗位在招聘员工时,都会询问应聘者是否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系统,一些频繁使用计算机工作的行业还会对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提出一定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能力已经是我国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从我国目前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来看,多数高校都安排了相应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课程,但是,从二者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来看,理论知识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实践课程,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学生计算机的实操能力。为了培养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高等院校应重新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本文针对高教计算机网络应用实践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高教;计算机;网络应用;实践课程;构建策略
  
  对于一些高等教育学校来说,其为了培养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人才,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通过一些专业性的培训,提高计算机网络人才的价值。虽然,多数高等院校都提升了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视程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当学生走出校园后,走进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行业,一些企业就会发现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是比较差,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经过深入的探寻,发现多数高等院校都忽视了计算机网络应用实践课程的地位,在校期间没有让学生经过大量的实践,降低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产生了“纸上谈兵”的教育现象。因此,为了从理论知识与实践两方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能,高等院校应重新调整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课堂的结构,提高实践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所占的比重,从而才能让学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网络。
  1 高教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人才在我国越来越紧缺,虽然,很多男同学都是计算机爱好者,在选择学习专业时都会将计算机专业放在第一位,但是,从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能力都无法达到计算机行业的需求,所以,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计算机人才还是比较紧缺。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在学习时,不仅需要学习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还需要深入挖掘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联系,将二者进行深度融合,才能使用计算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但是,我国许多高校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教学中都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1 教师的教学方式降低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以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主,但是,多数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以应试教育的思想进行教学,站在教师的角度上讲授与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完全不会考虑学生的感受,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多数学生都会低头记教师所讲的内容,整节课下来,学生的感受就是学习非常累。长时间下来,就会降低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需要牢记每一个细节性的知识点,如果教师在讲解细节性的知识点时,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听课欲望,就会让学生忽略细节性的内容,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1]。
  1.2 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与时代脱轨的现象
  不同的专业都具有不同的性质,比如:思想政治专业就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专业,学生在学习理论性知识时,不容出现半点差池,而计算机网络专业就和思想政治专业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此专业也需要学习复杂的理论知识,但是,此专业的根本性质是实践性,人们在考查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水平时,并不会让其长篇大论地讲述与计算机有关的理论知识,而是会拿来一台计算机,从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判断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时,应更加注重实践内容的教学。由于信息技术在不断进步,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也应随之更新,但是,由于高等院校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及时更新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教学方式,从而出现了与时代脱轨的现象,学生无法接收到最新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就无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2 在高等教育院校中积极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的优势
  2.1 时代背景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人们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会涉及互联网的应用,人们通过使用互联网,方便了各种信息的获取与传送,提高了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工作效率,所以,在社会的未来发展中,计算机互联网人才的就业前景非常可观,选择计算机互联网专业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高校在对计算机互联网专业改革时,应看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型以及实用性的特点,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积极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计算机实践操作练习,使学生计算机网络的技术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2]。
  2.2 国家对技术性人才重视的优势
  近年来,国家在各行业的技术领域都出现了人才紧缺的现象,为了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保证国家的发展,教育部门开始要求高校开设与之相关的技术专业,提高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技术知识,投身到祖国的技术性建设中,不仅运用多种途径加大了对技术专业的宣传,还提高了技术性人才的福利待遇,由此可以看出,技术性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对于技术性学科来说,其不仅包括环保技术专业、医疗技术专业、建筑行业等,还包括计算机网络行业,所以高等院校应大力开展计算机网络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首先应让学生全面的消化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出来[3]。
  3 高教在構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时应遵循的原则
  3.1 以计算机网络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开设实践课程
  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应遵循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高教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时,为了提高实践课程的有效性,应先深入研究此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大纲,才能找到实践课程开发的方向与目标,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开设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让学生顺利地将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真正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升计算机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3]。   3.2 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发展开设实践课程
  我国任何专业的教学都应围绕学生开展,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也不例外。为了让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喜欢上实践课程,能在实践课程中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的趣味性,高校应围绕学生的能力以及发展开设实践课程。比如:学校在计划开展实践课程时,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开设实践课程的意见以及想要在实践课程中提升哪方面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的期盼性,当学生在符合自己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实践课程中学习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学校在构建实践课程时,不仅需要研究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还应研究相关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要求,按照企业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才能提升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的发展空间。
  4 高教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中采取的有效措施
  4.1 根据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及时补充实践教学内容
  从我国教育行业来看,由于各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所以,教育工作者也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时补充、更新教育内容,从而才能让学生及时学习到先进的知识,防止学生学习的知识、技术以及思想出现之后的现象。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来说,我国目前相关专业使用的教材以及开展的实践活动过于落后,教育工作者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从而会阻碍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进步[4]。因此,高教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时,应走进相关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根据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及时补充实践教学内容,才能提高计算机网络人才的价值。
  4.2 构建出灵活、有趣的实践课堂,增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乐趣
  实践课堂和传统的理论课堂相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在实践课堂中,能发散自己的思维创新出不同的实践方式以及实践结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思维。所以,高教在构建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时,应严禁教师压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活动,强制学生接受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思维,应为学生营造出灵活、有趣的实践课堂。另外,高校还应提高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师的教学能力,倡导实践教师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实践需求以及兴趣,从而投其所好的开展实践活动。除此之外,多数计算机网络教师在开展实践课堂时,都会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是,有些教师就会直接照搬、照抄他人的教学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无法适应此教学模式,从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教师在借鉴他人的教学方式时,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才能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5]。
  4.3 在实践课堂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与自主性
  任何一名学生的创造性都是教师无法想象的,在计算网络应用实践课堂中,教师不应压制学生的思维,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造,从而才能提升计算机网络实践课堂的价值。比如:教师在实践课堂中,可以用同一题目组织学生进行竞赛,学生为了获得良好的竞赛成绩,就会摆脱教师的教学限制,自主创造出具有新意的实践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参赛,既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平台,还能利用竞争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计算机网络应用行业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所以,高等院校应遵循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的构建原则,以学生中心构建实践课程,通过高质量的实践课堂教学提高计算机网络人才的技术。
  参考文献:
  [1]文辉.高教计算机网络应用实践课堂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12):54.
  [2]陈欣,苏文莉,刘银梅.探析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8,656(36):134.
  [3]董晶,郭云峰,王瑞.論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有效性提高策略[J].电子商务,2018.
  [4]刘仁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8(35):7172.
  [5]李向丽.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8(24):194198.
其他文献
随着遥感科学及时空大数据的发展,高校中遥感课程实习及实践的内容及形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及相关产业对遥感人才素质培养的需求。结合本校的遥感实习及实践课程的开展及实施,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可以为后续遥感实习及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摘要:搜索引擎优化是中小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由于搜索引擎的二八效应非常明显,排名靠前的头部网站获得了大部分搜索引擎流量,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必须掌握相关的搜索引擎优化策略。本文主要就搜索引擎优化中的域名和空间的优化策略、关键词优化策略、网站结构优化策略、网站页面优化策略、网页内容优化策略和网站链接优化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SEO;搜索引擎优化;关键词优化;网站优化    根据CN
摘要:高等数学在很多高精尖科技领域和专业科研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高等数学可以让很多学科发展得更加完善,因此,提升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尤为重要。在教学方法方面“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现实,还原知识发展原始轨迹,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入地研究教学方法和策略,形成科学的体系化的教学方法,适应当前高等数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才是高等数学教学的关键。本文从当前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
摘要:运输包含了空运、航运、公路和铁路等,铁路物流具有运价低,运载量大的优势。在长途货运中,铁路物流占据了主要市场,国内有庞大的铁路物流组织网络,需要铁路物流公司对这些铁路物流资源做出科学的分配,才能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铁路物流公司要增强运输服务的创新,在物流运作和环境上,创新运营模式,优化运输组织,实现铁路与多种方式的衔接,来推动国内现代化物流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 
摘要: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医院终端用户数量也越来越多,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硬件投入大、运营维护成本高,采用VMware虚拟桌面化解决方案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延长了台式电脑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给医护人员带来良好的体验,减轻了信息科工作人员的维护工作量。本文还介绍了我院VMwareHorizonView7虚拟桌面的安装部署。  关键词:虚拟桌面;VMware;降低能耗    1绪论
摘要:为了研究基于诱导极化(IP)方法的断层地质结构的先进检测技术和敏感性,并分析煤矿巷道开挖面前方断层地质结构的危害性。本文建立结构的简化物理模型,并将模型转换为等效电路以方便研究,然后构造断层地质结构的IP模型。将IP模型与地质异常质量模拟检测模型相连接,得到IP模式下视电阻率和视频率的变化曲线。所得曲线表明,模拟检测结果与IP模型规定的电学参数吻合。因此,验证了电学方法检测的基本思想,这将为
摘要: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职业院校教学中利用数字化资源与信息化平台,可促进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学生教学模式的改革。信息化技术手段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创造性等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数字化资源与信息化平台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授,提高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动力提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也
摘要: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综合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编程能力弱,传统实验箱实践教学环节不足。为改善该现状,对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进行改革,采用项目式案例教学、精心设计通信系统案例,利用SystemView的模块可视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教学表明,所提出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SystemView;通信原理;项目式    1高职院校通信原理课程现状  1.1课程综
摘要:随着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新时代人才的要求及需求量逐渐提升,在高校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难以完成现今社会对人才基本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进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教学必要性及现存问题进行解析,并对创新教学模式的方式及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创新    现阶段高校学生受学业影响往往学习压力较大,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因疲劳及多种
为了分析低空旅游业市场的前景和发展可行性分析,结合我国低空旅游市场发展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部分地区低空旅游发展形势等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各地区可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将当地旅游资源特色与通用航空产业相结合,可实现新型低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化当地核心竞争力旅游业,进一步健全低空旅游产业链式集群,促进低空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