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手术治疗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rn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后腹腔镜术治疗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患者共18例,实施后腹腔镜下切除术,观察其手术效果,并总结其手术效果。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均未发生血管及周围脏器损伤。平均手术时间为(86.5±12.2)min,平均出血量为(110.3±12.5)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1.3±0.4)d;平均住院时间为(7.1±0.5)d。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症状均完全消失,残留半肾的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患者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复输尿管;重复肾;后腹腔镜;临床疗效
  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属于先天泌尿系畸形疾病,多见于儿童,成人较为少见,成人患者多为继发性疾病或者泌尿系合并症而就诊,少見输尿管异位开口[1-2]。本研究对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应用后腹腔镜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患者共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在14-57岁之间,平均为(37.4±5.3)岁。其中,10例为左侧病变,4例为右侧病变,4例为双侧病变。14例肾上极病变,4例肾下极病变。有6例患者因存在反复腰部酸胀而就诊,4例经体检显示存在肾积水;6例因腰痛合并发热而就诊,2例因肾结石合并血尿而就诊。患者术前均接受IVU、彩色多普勒超声、MRU或者CTU检查确诊,均经排泄性膀胱造影检查除外膀胱输尿管反流,手术前肾功能均正常。
  1.2方法患者均于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常规取截石位,并垫高腰部。于患腋后线的第12条肋缘下方行2.0cm的纵切口,并以中弯血管钳将肌层与腰背筋膜自上而下地钝性分离,向腹侧向腹膜推开,置入一个自制球囊,并注入300-500ml空气,约3-5min以后排气并将其拔除。于腋中线髂棘的上方2cm处以及腋前线肋缘下方进行穿刺并置入套管,分别于三个切口处置入12mm套管、监视镜以及相应的手术器械。进入腹膜后腔,并自上而下地将腹膜外的脂肪整块清理并切断去除。以超声刀将背侧的肾周筋膜切开,并将肾上极或下极周围脂肪囊切除,找到病变肾脏并将其游离,同时暴露正常肾脏与病变肾脏之间的界限。
  2结果
  本组18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均未发生血管及周围脏器损伤。手术时间在60-130min之间,平均(86.5±12.2)min;术中出血量在30-550ml之间,平均为(110.3±12.5)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在1-3d之间,平均为(1.3±0.4)d;住院时间在4-12d之间,平均为(7.1±0.5)d。术后随访6-36个月,症状均完全消失,残留半肾的功能恢复良好。
  3讨论
  重复肾输尿管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腰部不适以及泌尿系感染等,部分患者因腹部肿块或者尿漏等而就诊[3]。对于该病的诊断,临床主要采用超声、IVU、CTU或者MRU等即可准确诊断,其中,CTU、MRU以及IVU的诊断价值最高,可有效鉴别肾囊肿、腔静脉后输尿管等,且其能够粗略地估计患者的术前肾功能以及术后正常下半肾的功能,可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后疗效的评估[4]。本组患者术前均经上述检查方式确诊,且与术后病理诊断完全一致。
  目前治疗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主要方法是部分切除肾组织,传统的开放手术主要是在腹部或者腰部行切口治疗,切口较大,且需较大程度地暴露输尿管以及上半肾动静脉,手术中分离患者的上半肾动脉分支时很容易造成下半肾血管损伤,手术创伤较大,且手术恢复时间较长[2]。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重复肾输尿管具有显著疗效。其基本方法与肾部分切除术相似,但这种术式在术中无需将肾动脉的主干夹闭,仅需要将上半肾动脉分支夹闭即可,且可通过腹腔镜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病灶部位,并可配合放大作用在直视状态下进行手术,操作更加精准,可有效避免误扎或漏扎血管。此外,应用超声刀等设备进行输尿管分离、扩张等,可有效止血,从而减少术中出血以及并发症等[3-4]。
  采用口腹腔镜手术治疗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并发症常见的有出血、尿性囊肿、尿漏、以及输尿管残端发生反复感染等。从本组18例患者的手术情况总结,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手术安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术前准确诊断并辨认血供;②术中无需完全游离全部患肾,仅需将上半肾以及少部分的下半肾游离;③正确处理充分肾盂黏膜组织,可以超声刀或者电钩将其破坏,以预防术后尿漏;④合理处理重复输尿管,游离时应先紧贴重复输尿管的管壁将重复肾提起,然后进行钝性游离,以免造成正常的输尿管血供受损;⑤合理处理输尿管残端,因向下进行输尿管游离可能损伤正常输尿管,故对不存在输尿管反流者,无需进行输尿管全切。本组患者经后腹腔镜切除术后,未发生血管及周围脏器损伤,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仅为(7.1±0.5)d,恢复较快,且随访恢复良好。
  综上所述,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重复肾输尿管创伤小、患者康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贾占奎,王家祥,胡宝利,等.后腹腔镜手术治疗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九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1,32(8):521-524.
  [2]叶剑青,张东旭,李勋钢,等.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7):526-529.
  [3]曹正国,周林玉,吴斌,等.后腹腔镜手术治疗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附13例报告)[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4):353-355,358.
  [4]宋超,李九智,王玲珑,等.腹腔镜下重复肾及输尿管切除治疗重复肾的疗效分析[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2,32(1):3-5.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玻璃罐拔罐法和药罐拔罐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肩周炎患者60例.对照组为玻璃罐拔罐组30例,实验组为血府逐瘀汤竹罐拔罐组30例.按照我院肩周炎专科诊疗规范选
目的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护理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方法建立优秀护理人才库,并设专科护理骨干库、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库和专科护士库3个子库。针对不同类别的人才库,明确培养目标、严格选拔标准、规范选拔程序、制定培养方案、科学考评验收。并对护士长及人才库入选对象进行认知态度及培训需求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建立优秀护理人才库持积极态度,人才库入选对象希望采用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提高、补充、改善、更新
目的 观察金丝桃素对体外培养的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RH株速殖子的杀伤作用,探讨金丝桃素抗弓形虫的效果. 方法 将生理盐水(A组)和终浓度为5 μg/ml(B组)、50 μg/m
【中图分类号】R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59-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26岁,双侧睾丸无痛性包块9月余,不规则抗炎治疗多次,未见睾丸缩小。结核抗体阴性。超声:双侧睾丸增大,见低回声区。体检:其他部位未见肿瘤。临床考虑为双侧睾丸肿瘤,行双侧睾丸切除。  1.2 肉眼检查:灰红、暗红色肿块两个,分别为13x7x5cm、1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矫正血友病继发马蹄足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术式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4例(7足)血友病继发马蹄足患者,年龄17~33岁,均
患者 1:男 ,2 2岁 ,主因恶心、呕吐 ,上腹部不适 ,给予常规口服胃复安 8mg,3/日 ,服药第 3日患者自觉颈部强直 ,几分钟后症状自行缓解 ,服药第四日患者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目的:对小儿肺炎咳嗽病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手段,分析比较其临床改善效果.方法:选择纳入我院治疗的肺炎咳嗽患儿3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平均分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
米索前列醇是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类药物,可引起子宫收缩和促宫颈成熟,临床已用于足月活胎引产。为探讨小剂量米索口服与阴塞给药法的差异,本文分析95例疗效,并与催产素组25例疗效进行
目的探讨不同身份识别方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识别、腕带识别、指纹识别仪识别,比较使用不同标识前后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率、依从率、缺陷率、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的满意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标识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率分别为95.60%,99.0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8,P<0.05),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
目的 筛选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抗原分子Eg-01883,并进行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为寻找棘球蚴病特异性诊断抗原提供依据. 方法 分析已发表的细粒棘球绦虫mRNA测序数据,筛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