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氧化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的CO2交换与有关酶活性的变化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l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光抑制条件(CO_250或60ppm,O_22.5%,光强1050μEm~(-2)s~(-1))下,比较了耐光氧化和不耐光氧化两个水稻品种的CO_2交换特点和有关酶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光氧化处理过程中,耐光氧化品种表现在(1)叶内有较强的小量光合CO_2的固定能力。(图1A);(2)清除活性氧的关键酶SOD被诱导的活性高,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3)C_4光合关键酶PEPC被诱导的活性高,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图4)。上述这些特
其他文献
反义RNA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遗传操纵手段,可用于鉴别克隆基因的功能并培养新型的植物品种。通过DNA体外重组的方法,把拟南芥植物中分离出的腈水解酶、泛素转移蛋白,环菲林、亮氨酸氨肽酶
Aus373是典型的秋稻广亲和品种。以Aus373/轮回422F2群体为基础,应用分群分析法(BSA)建立可育池和半不育池。通过对两池的RFLP分析,发现与育性共分离的两个染色体区段。进一步通过对分离群体RFLP分析,证实了轮回
虽然动物胚胎移植在上世纪末首次获成成功,但在1950年之前并未被引起重视。这些配子和胚胎的体外显微操作技术已形成了系统的胚胎工程学。文章将对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作一简要论
本试验采用Disc电泳法对棉属亚洲棉的144个品系进行了研究。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亚洲棉参试品系的种子蛋白质带型存在着明显变异,根据其带型差异,将它们划分为15个组。来源于中国的参试品
A染色体组的野生一粒小麦(T.boeoticum)比D染色体组粗山羊草小麦(Ae.squrrosa)的光合速率高11.3—12.9%,从叶片全展到光合速率下降到50%的天数短11.1—15.4%。有D染色体组小麦种
本研究旨在建立显微注射转基因系统;获得表达人生长激素和猪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兔和鼠;探索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家兔和小鼠作超数排卵和交配处理,收集原核胚。
Aus373是典型的秋稻广亲和品种,曾有报道指出,Aus373广亲和基因位于第七染色体上,与RFLP标记RZ488,RG511连锁,该基因暂被命名为Sa(t)^n」3「)。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对Aus373广亲和基因在RFLP图谱上的定位作了初步尝试。
在3个籼稻杂交组合的未经选择的高世代(F_6)群体中,选择有关农艺性状的极端选系,进行再杂交,并与原杂交组合相比较,以研究这些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和基因效应.结果表明:出
源自普通小麦中国春幼胚的胚性愈伤组织经4—5个月继代培养后仍保持胚性。选取没有明显形态分化的致密胚性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AC)和延长继代间
以家兔为试验材料,采用5μm注射针法及8μm注射针法,借助显微操作仪将单个精子注入不同卵龄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质,旨在建立高效率的显微受精技术系统,并获得后代。结果表明:5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