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膏药,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贴膏药方便、无痛,所以被人们广泛接受,更是风湿骨病患者的家中常备。一般来说,膏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活血消肿类 如消炎止痛膏、活血膏、接骨膏等,适用于关节疼痛、僵直、肌肉麻木、骨折、扭伤、挫伤。
温热类 如狗皮膏药、追风膏药等,适用于风寒引起的腰痛、关节痛等。
寒凉类 如拔毒膏、阳和解凝膏、水黄膏、黄连膏等,适用于因热毒郁结引起的硬结不消、红肿疼痛、脓不成溃或久溃不散者。
另外还有特殊类型,如治疗小儿腹泻的脐贴,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膏药等。
临床上,常见一些患者使用膏药的方法不正确,出现不同情况的过敏现象。在此介绍贴膏药的一些须知事项。
1.贴膏药前,先用毛巾蘸温水洗净患处,擦干后再贴;或用酒精消毒之后再贴。皮肤清洁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还可减少过敏反应。
2.贴膏药位置有讲究,如偏头痛贴太阳穴,跌打损伤、各种皮肤病等贴敷患处,胃痛贴于胃部或上腹部,小儿腹泻贴于肚脐处。
3.局部有伤口或皮肤破损者,不可将膏药直接贴在患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
4.貼膏药后,皮肤很快出现发痒、灼热、刺痛时,应立即揭下来,这可能是过敏了,严重者会出现皮肤丘疹、水疱甚至溃烂。临床上曾有因严重过敏而导致截肢者。如过敏反应较轻,只是皮肤发红,可用温水将贴膏药处清洗干净,保持皮肤干燥即可;情况较重的,应及时去医院作脱敏等处理。
5.膏药都有时效性,一般是12小时或不超过24小时,时间长了易过敏。需要连续贴膏药的,取下膏药,将患处清洗干净,休息5~6小时再贴。
6. 孕妇要慎用含麝香、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成分的膏药,尤其忌在脐、腰、腹部贴用。糖尿病患者和儿童也应慎用膏药。
活血消肿类 如消炎止痛膏、活血膏、接骨膏等,适用于关节疼痛、僵直、肌肉麻木、骨折、扭伤、挫伤。
温热类 如狗皮膏药、追风膏药等,适用于风寒引起的腰痛、关节痛等。
寒凉类 如拔毒膏、阳和解凝膏、水黄膏、黄连膏等,适用于因热毒郁结引起的硬结不消、红肿疼痛、脓不成溃或久溃不散者。
另外还有特殊类型,如治疗小儿腹泻的脐贴,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膏药等。
临床上,常见一些患者使用膏药的方法不正确,出现不同情况的过敏现象。在此介绍贴膏药的一些须知事项。
1.贴膏药前,先用毛巾蘸温水洗净患处,擦干后再贴;或用酒精消毒之后再贴。皮肤清洁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还可减少过敏反应。
2.贴膏药位置有讲究,如偏头痛贴太阳穴,跌打损伤、各种皮肤病等贴敷患处,胃痛贴于胃部或上腹部,小儿腹泻贴于肚脐处。
3.局部有伤口或皮肤破损者,不可将膏药直接贴在患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
4.貼膏药后,皮肤很快出现发痒、灼热、刺痛时,应立即揭下来,这可能是过敏了,严重者会出现皮肤丘疹、水疱甚至溃烂。临床上曾有因严重过敏而导致截肢者。如过敏反应较轻,只是皮肤发红,可用温水将贴膏药处清洗干净,保持皮肤干燥即可;情况较重的,应及时去医院作脱敏等处理。
5.膏药都有时效性,一般是12小时或不超过24小时,时间长了易过敏。需要连续贴膏药的,取下膏药,将患处清洗干净,休息5~6小时再贴。
6. 孕妇要慎用含麝香、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成分的膏药,尤其忌在脐、腰、腹部贴用。糖尿病患者和儿童也应慎用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