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窦按压试验阳性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的病因探讨

来源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en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颈动脉窦按压试验阳性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的病因.方法对近年以晕厥原因待查入院的28例患者行颈动脉窦按压试验,4例患者颈动脉窦按压试验阳性.对这4例患者的病例特点、病因进行了探讨和随访.结果 4例患者在按压左或右侧颈动脉窦时心电图显示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II度房室传导阻滞.最长的RR间期从2.4s至11.0s,血压下降40~60mmHg(1mmHg=0.133kPa).进一步临床检查并长期随访显示最终病因为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1例,颈动脉窦过敏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颈动脉体瘤1例,脑血管烟雾病(moyamoya综合征)1例.结论对于颈动脉窦按压试验阳性原因未明的晕厥患者,不能立即将其病因归咎于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而应进一步探讨其病因,尤其是年轻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急性单纯及混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的差别。方法 对单剂中毒组(S组,54例)与混配中毒组(C组,50例)的症状体征、血液三项胆碱酯酶(ChE)(分别对全血、红细胞、血浆)活性受抑制程度、血清AST、ALT、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变化、血清总胆汁酸(TBiL)浓度、心电图改变等多项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S组与C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1)入院时症状体征比较:C组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合成阻滞对大鼠痛阈和脑海马NMDA受体活性的影响.方法66只SD大鼠分为11组(n=6),分为基础组、实验组(急性用药15min、30min组,慢性用药1d、4d、7d组)和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L-NAME,每次50mg/kg.急性用药组在给药15min、30min后进行实验;慢性用药组每天给药两次,连用1d、4d及7d后进行实验.用CO2激光法测定大鼠痛阈,放射性受体分析
目的 观察药物左室减容术对扩张型心肌病疗效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38例扩张型心肌病均经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检查 ,按WHO/ISFC作出诊断 ,并参照NYHA对心功能进行分级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mune function injury and its mechanism in drug abuser.Methods The immune function changes in 50 drug abusers were compared with norma
目的完善超声对胆管癌TNM分期的诊断研究.方法观察73例胆管癌患者肿大淋巴结声像图特征,并根据胆管肿瘤部位将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分为四个区域.结果超声显示淋巴结肿大31例,转移23例,炎症6例;诊断敏感性71.8%,特异性80.4%,诊断正确率76.7%.转移淋巴结多边缘不清晰(65.2%),炎症淋巴结边缘多清晰(83.0%),在大小、回声、形态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为诊断胆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良好
目的了解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中鞘内(IT)吗啡对脊髓一氧化氮(NO)/环鸟苷酸(cGMP)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组Ⅰ);术前30min IT 0.9%氯化钠20μl组(组Ⅱ,对照组);术后30min IT吗啡5μg组(组Ⅲ,术后吗啡治疗组)和术前30min IT吗啡5μg组(组Ⅳ,术前吗啡治疗组).按Brennan法制成切口疼痛模型,以累积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