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新发现石条山
《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8月刊做了一个“走遍全国找柱子”的专题,封面就是内蒙古的石条山。
在《内蒙古太仆寺旗:草原上的石条透露地下的秘密》一文中,《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主编单之蔷如此记录当时亲临石条山的那段经历——
傍晚,我们已经出现在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北面一座缓缓起伏的大山上,车子开到一片小树林里就没有路了。我们要找的石柱群已经出现了,夕阳的光辉正好照射在高大的石柱上。大家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因为眼前的石柱高大粗壮,一根根石柱组成一座山峰在高地上突现,当地人叫它“石条山”!
缓缓的山坡通向石条山,夕阳柔和的光辉洒满草地,回头望去,太仆寺旗坐落在一个浅浅的盆地中央。我们像朝圣般地向石条山走去。
山坡上堆满了一根根倒下的石条,粗大、棱角分明,掉下時折成一段一段,散在坡上,仔细看是有方向的,倒下的石条基本上冲着西南方向,好像是一列士兵,排成西南一东北方向,然后开始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个倒下。鲜红的太阳已经开始下山,余晖染红遍地石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悲壮!
走到石柱崖下,看到还有的石柱地下已经悬空,摇摇欲坠。石柱一般呈六边、五边形,由多根石柱再组成一根更大的石柱。想到这片石柱慢慢也会倒下消失,但还会有新的石柱群露出来。
当时我等爬墙爱好者并没有看到这篇专题。諵譁去找这个山的时候,才发现国家地理杂志曾做过这么一个专题。当然,这篇文章还为我们带出了更多可以攀爬的“柱子”,遍布大兴安岭、长白山、蓟北、辽西、山东、浙江、香港、海南岛、腾冲等地。
去年,諵譁一行人学完传统攀之后,去石条山这里探了路,了解清楚了当地情况:高度、石质、落石情况、是否可攀,是否允许攀等等。
一切搞清楚之后,才有了前不久的完美行程。

石头怎么样
这个地方叫“石条山”,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距离北京约350公里,开车大约3个半到4个小时。
石条山距离太仆寺旗也就六七公里,在地图上直接搜“石条山”就可以找到。
跟着导航走,你会发现远处有明显石头特征的山就是你要找的地方。
一句话,很好找。
这种石头叫柱状玄武岩。最著名的当属爱尔兰海岸的巨人堤,但攀登者最熟悉的可能是美国怀俄明州的魔鬼塔。
其实这类柱状玄武岩在中国也有很多分布,《中国国家地理》曾总结过,如吉林长白山十五道沟、吉林四平山门采石场、张家口市张北县大疙瘩村、浙江台州市玉环县大鹿岛、福建南碇岛、云南省腾冲、广东湛江市徐闻县海安镇文部村的玄武岩石柱群。
在我看来,石条山的这石头和花岗岩非常像,如果不是这些规则的石柱子形状,一定会被误认为是花岗岩,但爬起来感觉要比花岗岩更滑一些。
这次并没有人在塞子上冲坠,对塞子在这种石质上的结实程度还没有直观的感受。也因为我们没有在这些石头上打过孔,硬度上也尚无体会。
这种石头孕育出的裂缝堪称完美,又长又直。整体偏向于细缝(指缝),宽缝很少。裂缝的形态很像花岗岩形成的裂缝,同一条裂缝各处宽窄不一,宽窄交替出现,与老君山砂岩裂缝的线性变化趋势形成鲜明对比。面上也不像砂岩那么光滑,有很多小点。
目前这里还不是景区,可以自由进出。慕名而来的游客很多。没有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干涉攀岩者及游客。
不过,游客很喜欢去岩壁根部拍照。如果上面有人在攀爬,请尽量友好地提醒游客们不要靠近,以免被攀爬者弄下来的石头砸到。
之所以要友善地提醒,主要在于游客大多不知道攀岩的规则和风险,请尽可能和他们讲清楚其中的道理,避免引起冲突。同时我们也认为岩壁不属于任何人,谁都有权利去欣赏,充分尊重其他岩壁“使用者”的权利。

聊一聊线路
以下是对每条线路的点评,主要是首攀者对线路的评价。后面没有注明名字的,均是我写的评价。如果你要去这里攀岩的话,这些信息可能对你很有帮助。
1.New Boy,难度5.9。起步可选直上,只是第—处放塞位置较高。下边细缝,最小0.2号塞,快结束时2#,3#,愉快地胀拳。——老聂
2.一米五,难度5.10。缝很细看起来保护不是很好放,所以在能放的地方就都放了,最后的效果就是差不多一米五一个保护点,所以起名叫“一米五”。需要用到Nuts,还放了两个Ball nuts,C3,C4的0.2-1号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