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些网络工具最具合理化、人性化功能,最适用于家园的有效联系呢?笔者对“家园联系网络化方式的评价探索”课题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谈话法、抽样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评价方法,对五种网络交流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及时调整与改进。同时,充分调动家长作为评价主体的积极性,使家园联系网络化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吸纳、借鉴知名幼教网站的交流平台经验基础上,根据家长们的需求与建议,结合本班幼儿实际,增设了留言板、QQ群、热点话题、电子信箱、公共相册等主要网络互动模块进行探索。
五种网络互动模式的初步建设实践与改进情况
方式一 留言板
功能简述:家长可以随时填写昵称(或真实姓名)后,选择一个可爱的头像,进入留言画面。在留言栏中,家长可留下自己的见解感受、心情故事、祝福心愿、建议意见等等,体裁与内容均无限制。教师及时针对家长在留言板中的建议或意见做出解答。
分析与反馈:为了能够了解家长使用这一网络工具的切实感受,我随机抽取了部分家长,就使用留言板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因无须面对面的交流,家长能够更真实大胆地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教师真正形成平等互动,使得反馈的信息更加具有真实性。同时,教师可以很容易从留言板的留言情况看出家长对网站的关注度。但由于上网时差的原因,教师没能实时地反馈家长的问题,导致家长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回复。而且留言板本身的局限性,不利于对复杂问题的深入探讨。所以,留言板只适合对一些简单问题的探讨,而对于一些复杂或紧急问题的交流则显得不太适宜。
调整与改进:
1.将留言板设置为“盖楼房”的形式,每条留言为一层“楼房”,留言的人越多,层数越多,“楼房”越高,有利于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2.当“楼房”盖到50层楼、100层楼、150层楼等这样的整数时,就在网站首页发布庆祝告示,以增强家长们的成就感。
3.将家长留言的字数限定值增大,增加每条留言的容量。同时,美化、丰富留言板页面内容。
4.对家长的留言及时给予反馈。
方式二 QQ群
功能简述:教师成为QQ会员后,申请一个固定的QQ群号码,并为其取一个符合班级家长交流性质的、一目了然的群名称,如“宝宝天地”、“快乐中四班”等。家长可随时登录QQ群,与他人进行在线聊天,发表家教感想,交流家教经验。
分析与反馈:由于QQ聊天群在使用上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家长们很难在同一时间段上网聊天。于是,我制定了《QQ使用时间情况抽样调查表》,以进一步了解家长上QQ的时间段。
此网络工具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再有任何距离,可以针对任何话题进行实时性的讨论,家长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想要得到的信息,提升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和了解。同时,这一网络工具也大大增进了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与联系。但也存在着话题无法扩展与深入、同一时段参与人数太少等问题。
调整与改进:
1.了解家长们感兴趣的话题并挑起这些话题的讨论。
2.及时回答、解决家长们在聊天过程中的问题。
3.单独和个别家长QQ聊天,让他了解QQ群聊的意义和趣味性,邀请其加入讨论。
方式三 热点话题
功能简述:教师定期将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急需解决的问题、幼儿中悄然出现的某种现象等,以记叙的形式较为详细地发布在网站中,每个话题板块都是独立的,家长可以在任意时间浏览教师的记录,并以留言的形式发表自己对这个问题或现象的看法,同时,也能看到其他家长的观点和意见,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分析与反馈:在一段时间的研究里,我渐渐发现留言板和聊天群的话题零散、针对性不强,无法使问题讨论深入,当遇到有意见分歧时,常以放弃告终。有些家长常由于时间的原因错过热烈的讨论。“热点话题”的形式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思考后孕育而生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具体性和即时性。
调整与改进:
1.把“热点话题”的标题放在网站中的醒目位置。
2.定期将“热点话题”中的话题名称写在班级门口
方式四 电子信箱(e-mail)
功能简述:家长可以将一些要与教师沟通交流的内容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教师,教师及时阅读邮件,并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
分析与反馈:我对使用这一方式进行家园联系的情况进行了统计,详见下表。
“信件数量”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家长向教师发出的信件数量。
“信件内容”指对某一段时间内信件联系的话题。
这一网络交流方式保护了家长和幼儿的隐私,针对个别或特殊问题进行交流,免去面对面交流的尴尬。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利用这一方式进行家园联系的家长数量较少,但为了探讨、咨询清楚某个话题,平均每个家长都须发送两封信件。
调整与改进:
教师经常登录信箱查收信件,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回信,以避免家长的等待。同时,为了保证家长和幼儿的隐私,教师不得向他人谈及信件内容。
方式五 公共相册
功能简述:申请一个公共相册,将密码和账号设置为方便本班家长记忆的数字或字符。家长可自由上传近期幼儿的个人写真和活动情况,或向其他家长和幼儿传递图片信息。
分析与反馈:在短短的时间内,网站人气大增,家长们对这一板块都特别感兴趣,因为通过这一板块使他们真正成为了班级网站的主人。家长们不仅时常将节庆的照片、出游的照片、聚会的照片、家中亲子的照片等等上传至这一“公共相册”与大家分享,同时,还调动其他一些平时不爱登录网站的家长,发动他们一起加入这个行列。
调整与改进:
1.为了不使照片内容凌乱、混杂,教师建立不同类型的网络文件夹,如:“亲子活动”、“快乐出游”等,家长必须将照片传至相对应的文件夹内。
2.提醒家长们控制上传照片数量,同一类型或极其相似的照片无须都上传。这样就能控制网络使用的空间。
3.保证所上传的照片都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
五种网络互动模式的初步建设实践与改进情况
方式一 留言板
功能简述:家长可以随时填写昵称(或真实姓名)后,选择一个可爱的头像,进入留言画面。在留言栏中,家长可留下自己的见解感受、心情故事、祝福心愿、建议意见等等,体裁与内容均无限制。教师及时针对家长在留言板中的建议或意见做出解答。
分析与反馈:为了能够了解家长使用这一网络工具的切实感受,我随机抽取了部分家长,就使用留言板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因无须面对面的交流,家长能够更真实大胆地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教师真正形成平等互动,使得反馈的信息更加具有真实性。同时,教师可以很容易从留言板的留言情况看出家长对网站的关注度。但由于上网时差的原因,教师没能实时地反馈家长的问题,导致家长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回复。而且留言板本身的局限性,不利于对复杂问题的深入探讨。所以,留言板只适合对一些简单问题的探讨,而对于一些复杂或紧急问题的交流则显得不太适宜。
调整与改进:
1.将留言板设置为“盖楼房”的形式,每条留言为一层“楼房”,留言的人越多,层数越多,“楼房”越高,有利于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2.当“楼房”盖到50层楼、100层楼、150层楼等这样的整数时,就在网站首页发布庆祝告示,以增强家长们的成就感。
3.将家长留言的字数限定值增大,增加每条留言的容量。同时,美化、丰富留言板页面内容。
4.对家长的留言及时给予反馈。
方式二 QQ群
功能简述:教师成为QQ会员后,申请一个固定的QQ群号码,并为其取一个符合班级家长交流性质的、一目了然的群名称,如“宝宝天地”、“快乐中四班”等。家长可随时登录QQ群,与他人进行在线聊天,发表家教感想,交流家教经验。
分析与反馈:由于QQ聊天群在使用上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家长们很难在同一时间段上网聊天。于是,我制定了《QQ使用时间情况抽样调查表》,以进一步了解家长上QQ的时间段。
此网络工具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再有任何距离,可以针对任何话题进行实时性的讨论,家长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想要得到的信息,提升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和了解。同时,这一网络工具也大大增进了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与联系。但也存在着话题无法扩展与深入、同一时段参与人数太少等问题。
调整与改进:
1.了解家长们感兴趣的话题并挑起这些话题的讨论。
2.及时回答、解决家长们在聊天过程中的问题。
3.单独和个别家长QQ聊天,让他了解QQ群聊的意义和趣味性,邀请其加入讨论。
方式三 热点话题
功能简述:教师定期将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急需解决的问题、幼儿中悄然出现的某种现象等,以记叙的形式较为详细地发布在网站中,每个话题板块都是独立的,家长可以在任意时间浏览教师的记录,并以留言的形式发表自己对这个问题或现象的看法,同时,也能看到其他家长的观点和意见,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分析与反馈:在一段时间的研究里,我渐渐发现留言板和聊天群的话题零散、针对性不强,无法使问题讨论深入,当遇到有意见分歧时,常以放弃告终。有些家长常由于时间的原因错过热烈的讨论。“热点话题”的形式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思考后孕育而生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具体性和即时性。
调整与改进:
1.把“热点话题”的标题放在网站中的醒目位置。
2.定期将“热点话题”中的话题名称写在班级门口
方式四 电子信箱(e-mail)
功能简述:家长可以将一些要与教师沟通交流的内容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教师,教师及时阅读邮件,并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
分析与反馈:我对使用这一方式进行家园联系的情况进行了统计,详见下表。
“信件数量”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家长向教师发出的信件数量。
“信件内容”指对某一段时间内信件联系的话题。
这一网络交流方式保护了家长和幼儿的隐私,针对个别或特殊问题进行交流,免去面对面交流的尴尬。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利用这一方式进行家园联系的家长数量较少,但为了探讨、咨询清楚某个话题,平均每个家长都须发送两封信件。
调整与改进:
教师经常登录信箱查收信件,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回信,以避免家长的等待。同时,为了保证家长和幼儿的隐私,教师不得向他人谈及信件内容。
方式五 公共相册
功能简述:申请一个公共相册,将密码和账号设置为方便本班家长记忆的数字或字符。家长可自由上传近期幼儿的个人写真和活动情况,或向其他家长和幼儿传递图片信息。
分析与反馈:在短短的时间内,网站人气大增,家长们对这一板块都特别感兴趣,因为通过这一板块使他们真正成为了班级网站的主人。家长们不仅时常将节庆的照片、出游的照片、聚会的照片、家中亲子的照片等等上传至这一“公共相册”与大家分享,同时,还调动其他一些平时不爱登录网站的家长,发动他们一起加入这个行列。
调整与改进:

1.为了不使照片内容凌乱、混杂,教师建立不同类型的网络文件夹,如:“亲子活动”、“快乐出游”等,家长必须将照片传至相对应的文件夹内。
2.提醒家长们控制上传照片数量,同一类型或极其相似的照片无须都上传。这样就能控制网络使用的空间。
3.保证所上传的照片都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