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偷窥了吗?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r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校园里,常常看到一道独特的风景——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时常会有班主任悄悄地站在教室外窗边,静看教室里学生的千姿百态。这样的行为,算得上是班主任的“偷窥”。
  “偷窥”似乎成为许多班主任了解学情、管理学生的“杀手锏”。值得注意的是,“偷窥”之后,班主任的情绪变化和处理方式大不相同。成熟老练者,课后会不动声色地将课堂上走神、开小差甚至影响其他同学的“坏家伙”叫出来提醒一下,或教训一番;年轻气盛者,下课铃一响便冲进教室狂轰滥炸,指着“捣蛋者”的鼻子一阵责备;还有脾气暴躁者,肝火大动,不该出手却出手,弄得自己狼狈收场……
  凡此种种,作为班主任似乎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为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应当更理性地看待学生的各种课堂行为,更人性地处理各类不良现象。班主任应该思考如何从“偷窥”中更多地了解学生,并衍生出更妙的教育策略,方为正道。
  察言观色,做有“城府”的班主任
  相信每位班主任都有这样的经历——前一刻在办公室里还谈笑风生,后一刻进入教室就变得勃然大怒。原因何在?因为他窥见了孩子们的表现。或因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好,离心中的美好愿望相距甚远,让他感动失落;或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自己在备课中预想的差距太大,故而恼羞成怒。
  情绪的如此巨变,从表面看,似乎是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好。但往深处里想,却是源于班主任心中不可触及的标尺,对学生有过高的期待。同样,许多时候,当我们无意或有意发现学生不良的课堂表现时,诸如他们东张西望、埋头“苦干”、交头接耳等,便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即使犯错的是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优等生”,也会怒目而视,瞪上几眼;若是屡教不改的“坏孩子”,则下课之后,办公室必然上演一场“暴风骤雨”。
  “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试想,当那个犯错的孩子站在你的面前,早已手足无措,内心忐忑不安,神情慌里慌张,言语唯唯诺诺,他多么希望你能口下留情、网开一面,多么希望自己能有一次申辩或认错的机会。然而,他看到的却是班主任愤怒的眼神,甚至有些狰狞的面孔,一切美好的希望都消失了。孩子内心没有了期冀,教育就无法产生奇迹。
  苏格拉底曾说:“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或许你余怒未消之时,学生就已恐惧丛生,此时你的说教,还能指望有多大的效果吗?
  因此,班主任应该谨记“愤怒是魔鬼”这一至理名言。此时,最好的方式便是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绕开当前的怒气,让孩子自己反省,把言语权交给孩子,或是把“球”踢给学生。如果我们平和一下自己的心态,调整一下自己的神态,做一个有“城府”的班主任,效果会大不一样。
  笔者也有过“偷窥”失态的经历,但事后反思,除了伤己伤人外于事无补。后来,我改变了策略。一次晚自习,我回办公室一趟,返回教室时在教室后门处见班长和同桌谈笑风生忘乎所以,周围同学纷纷效仿。我出现时,教室立刻鸦雀无声。我笑道:“大家表现得真好,多亏了班长做表率。”下课后,那孩子便低頭到我跟前认错。孩子犯错后,最希望的是得到老师的原谅,奢求一次“赦免”,抓住了孩子这样的心理,我们便可“退后一步天地宽”。可以原谅,可以“赦免”,但需要他用自己的方式为集体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如此一来,孩子对班主任感激涕零之后,大多会小心谨慎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履行自己的承诺。这时候,教育功效顺利达成。
  审时度势,做善“谋划”的班主任
  “存在即合理。”学生课堂走神、开小差,有其内因和外因——学习材料是艰涩还是充满趣味?学习方式是单一还是丰富多样?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充沛还是不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习状态。而周围同学所构建的学习场也会影响其他人参与学习的程度——周遭学伴的投入状态、班主任对其关注的方式等等。
  班主任驻足窗前的时候,不妨时间长一点,放眼宽一点,既关注学生的表现,也瞧瞧学习的内容,还可看看执教者的课堂状态和教学方式……如此一来,我们便能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孩子是长时间“出轨”还是偶尔“身不由己”?是大多数孩子都在胡闹,还是个别孩子在捣蛋?是“害群之马”,还是“我行我素”……做这样一番分析比较之后,我们便能区别对待,根据不同情况谋划对策,从而避免了不问青红皂白对全体学生乱打一阵板子。
  一次路过教室,我习惯性地驻足窗边观望一阵,发现一个平时挺踏实的孩子却一直开小差。下课后,我问他原因。他说,数学老师请假了,这位临时代课的老师讲的课他听不懂。我马上给他出了主意——敏而好学,不耻“上问”。后来,他居然把这句话变成了咱们班同学的口头禅。看来,“偷窥”之后班主任需要审时度势,方可达到教育之目的。
  扬长避短,做懂“欣赏”的班主任
  作为班主任,我常常像一个“捉虱子”的人,总能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孩子身上的问题,却恰恰忽略了孩子的“性本善”——渴望被谅解、宽容,期待得到肯定和赞美。教师“偷窥”,难免被自己的眼睛所欺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要求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对孩子后续的习惯有好处,即使是狡辩,我们也不妨相信,只要“善意的谎言”能促进其生命的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一个具有正常思维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希望别人关注他最闪亮的一面,忽略他的瑕疵。
  一个小偷因为林清玄的赞美而决心改头换面,最后成为台湾当地有名的企业老板;调皮捣蛋的罗尔斯因为皮尔·保罗校长说的一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的赞美而洗心革面,成就了自己的梦想……这些充满温情的故事启示我们,当教育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时,欣赏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笔者曾经“窥见”班里有一个小女孩在英语课上画画,与她谈话之后,我拿起她的画顺口说了一句“想不到你有画画的天赋”。没想到后来,这孩子经常将自己的画拿来我看,作为外行的我总是胡乱赞美一番,而她却将画画当成了自己的兴趣,后来多次在比赛中获奖。如果没有当初我的“胡言乱语”,或许这孩子的童年便少了一些光亮的色彩,少了些前行的动力。
  班主任想做“警察”的心态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会拼命地挣脱束缚,只有给予学生们信任和尊重,才会教学相长。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声语言是信息量最大、最有效的教学媒介。医用人体形态学课堂教学从遵循医用人体形态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和要求、不同属性的知识点的讲解套用不同体裁文章的语言特点、恰当运用不同语言表演艺术形式以满足当前医学生对课堂教学语言的期望、主动迎合当前医学生语言表达的特点四个方面加强课堂教学有声语言艺术的培养,其形式新颖而且教学效果好。  关键词:人体形态学;课堂教学;有声语言;语言艺术  
如果将贾府当作一所学校,黛玉、宝钗、史湘云、平儿、袭人等是学生,王夫人、邢夫人、薛姨妈等是班主任,我认为香菱同学就是遭受“校园欺凌”的典型人物。其中,“问题少女”夏金桂是主要欺凌者,“问题少年”薛蟠是帮凶,而她的“班主任”薛姨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香菱原名甄英莲,本是姑苏城内望族甄士隐的独女,三岁那年元宵节去看花灯,由于家奴霍启看护不周,被拐子拐走。之后,年幼的英莲便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她被
新学期的第一节班会,按照惯例,我要重新进行班干部选举。我们班把班干部职务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仔细考虑谁能胜任这些职务,可以推选别人,也可以毛遂自荐。两三分钟后,有同学陆续举手了:  “我推选范杨洋当班长。”  “我推选马罗娜当文娱委员。”  “我推选周静怡当数学学习委员。”  ……  正当我要把选举结果记录下来时,范杨洋举手了:“老师,我不当班长。”我疑惑地问:“为什么?”“我以前当班长时,有同学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血压是成年人的疾病。但如今,儿童的高血压已不鲜见,据调查统计其发病率在5%左右。与成年人一样,儿童高血压也可以引起中风、心力衰竭和肾病。很多研究都
心理困扰:我总想换班换座  有一天,一个满面愁苦的中学女孩找到我,她的求助愿望非常强烈。  “我现在非常痛苦,您帮帮我吧!”刚刚落座,女孩就开始向我诉说。  我安慰她说:“不着急,慢慢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女孩接着说道:“我现在正是高三的关键的时期,可我总想换班。每次换班后,过不了多久,又想换班了。因为在班里,我总怕周围的同学影响到我的学习,特别是同桌,导致我现在不能与人正常交往了。平时,我
在班级书法文化建设上,家校如何开展合作?四年来,我引领着家长们做出了六个方面的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校共育”的实现。  家校合力,保存学生作业,留住最真童年  为了让家长在学生的书法作业收集和保存中发挥积极作用。我召开班级家委会会议,主题就是商讨如何妥善处理和保存孩子们每周带回家的书法作业。短短半小时,我们达成了一致意见:  1. 妥善留存和保管好孩子书写的每一张作业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