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黄疸、贫血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赤兽病,多在有应激因素作用时发病。仔猪表现贫血、黄疸、高热、排黄白色稀粪,致死率可达20%左右,与猪瘟合并感染死亡率可达100%。并且严重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不可忽视。
1、病例介绍与诊断
1.1发病概况
2003年5月,本地区某猪场从外地购买仔猪共计460头,尔后又从当地收购仔猪60头分别混群饲养。饲养一个星期后,有1~2头发病,未引起重视过1天又有6头表现发病症状。将病猪隔离并进行治疗,对未发病的猪进行紧急接种猪瘟疫苗。由于发现较迟,未采取科学的防治办法,结果,死亡192头,并出现16头僵猪。
由于怕承担风险,其余全部以低价卖给农户,每户1~3头不等。饲养2星期后回访,几乎全部死亡。
1.2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驱赶时站立一旁,弓腰怕冷、倦怠。有部分猪堆集在一起,食欲下降或停食,体温升高至42℃,呈稽留热。大便有的干燥呈串珠状,有的带有肠黏膜或脓血,多数表现腹泻,个别排白稀粪,多数排黑色或绿色稀粪,可视黏膜苍白、黄染,有的发红,眼部有脓性分泌物,表现结膜炎症状。耳部、鼻端、腹部皮肤和四肢下部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指压不褪色,以臀部、腹部最为明显,全身皮肤表现紫红色,有的呈犬坐姿,大部分四肢呈划水状,最后抽搐死亡,小便黄色或浑黄,个别尿如浓茶,病程一般为1~5天。
1.3剖检病变
血液稀薄如水,凝固时间延长;下颌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结肿胀,外周出血,呈大理石外观;肾脏和气管有点状出血;喉头、咽部肿胀,出血严重;肺部呈现大理石样或坏死样出血;肝脏肿大,表现有灰白色坏死灶和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脾脏稍肿大呈暗红色,边缘呈现不规则的梗死点;心包积液,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针状出血点,个别有黄染或少量出血点;胃底部出血严重;十二指肠黏膜脱落、中段有溃疡灶,肠管出血;膀胱内黏膜出血严重,内积尿液呈深黄色;脑组织充血、出血,颅内淤血。
1.4实验室诊断
涂片镜检:耳静脉采取血液涂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到折光性较强的虫体,红血球变形呈齿轮放射状以及逗点、杆状、月牙、串珠、环状等形态。
猪瘟诊断:对典型猪瘟病例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典型的剖检病变和血象化验结果,即可做出相当准确的诊断。但由于现今养猪生产及防疫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多以非典型猪瘟为主。因此,临床要做出确诊,必须借助于相应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目前用于猪瘟实验室诊断的方法很多。针对猪瘟病毒的检测,可采取发病死亡猪的扁桃体、肾脏、脾脏和淋巴结等,制成切片或抹片,采用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或酶标抗体染色法进行检测。也可用病料接种易感染猪或家兔等进行动物接种试验;而针对猪瘟病毒抗体的检测,可采取病猪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即ELISA?熏此法可检测强毒特异性抗体,用于区分强毒感染抗体和疫苗免疫抗体),血清中和试验、琼脂凝胶沉淀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和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等方法。一定要进行长期测试,比较发病前后抗体效价的升降。
细菌培养:无菌取病死猪病料,接种于普通培养基内,37℃恒温培养24~48小时,均未见其他细菌生长。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混合感染。
2、综合防治措施
全群用虫克星进行1次彻底驱虫,并按0.5%的比例添加长效土霉素拌料,连用5天;严重的肌注长效土霉素和血虫净。全群用百毒杀、灭杀王、消特灵交替使用消毒,1次/日。饮水中加速补-20或电解多维。
对未感染的猪群和未出现症状的猪作紧急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3~4天可产生免疫力,使一部分或大部分猪获得保护,可控制疫情。
对所有猪群建立行之有效的定期驱虫制度。对污染物、排泄物做好无害化处理。
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清除各种应激因素,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可将金霉素按每吨饲料添加48克,或每升水中添加50~100毫克投给大群猪,可起到预防作用。平时要注意早发现、早确诊和治疗,治疗时要选择作用时间长、血药浓度高的抗血虫药物,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用药或交替用药。
上规模的养猪场尽量坚持自繁自养,可避免或减少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如果从外地外场引进新猪时,应选择非疫区(猪瘟清净区),并做好检疫和免疫接种。进场后,先进行隔离观察15~20天,经过检疫确定为健康猪时,再进行混群饲养。
宋恩杰 刘长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二龙山农场164131)
1、病例介绍与诊断
1.1发病概况
2003年5月,本地区某猪场从外地购买仔猪共计460头,尔后又从当地收购仔猪60头分别混群饲养。饲养一个星期后,有1~2头发病,未引起重视过1天又有6头表现发病症状。将病猪隔离并进行治疗,对未发病的猪进行紧急接种猪瘟疫苗。由于发现较迟,未采取科学的防治办法,结果,死亡192头,并出现16头僵猪。
由于怕承担风险,其余全部以低价卖给农户,每户1~3头不等。饲养2星期后回访,几乎全部死亡。
1.2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驱赶时站立一旁,弓腰怕冷、倦怠。有部分猪堆集在一起,食欲下降或停食,体温升高至42℃,呈稽留热。大便有的干燥呈串珠状,有的带有肠黏膜或脓血,多数表现腹泻,个别排白稀粪,多数排黑色或绿色稀粪,可视黏膜苍白、黄染,有的发红,眼部有脓性分泌物,表现结膜炎症状。耳部、鼻端、腹部皮肤和四肢下部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指压不褪色,以臀部、腹部最为明显,全身皮肤表现紫红色,有的呈犬坐姿,大部分四肢呈划水状,最后抽搐死亡,小便黄色或浑黄,个别尿如浓茶,病程一般为1~5天。
1.3剖检病变
血液稀薄如水,凝固时间延长;下颌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结肿胀,外周出血,呈大理石外观;肾脏和气管有点状出血;喉头、咽部肿胀,出血严重;肺部呈现大理石样或坏死样出血;肝脏肿大,表现有灰白色坏死灶和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脾脏稍肿大呈暗红色,边缘呈现不规则的梗死点;心包积液,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针状出血点,个别有黄染或少量出血点;胃底部出血严重;十二指肠黏膜脱落、中段有溃疡灶,肠管出血;膀胱内黏膜出血严重,内积尿液呈深黄色;脑组织充血、出血,颅内淤血。
1.4实验室诊断
涂片镜检:耳静脉采取血液涂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到折光性较强的虫体,红血球变形呈齿轮放射状以及逗点、杆状、月牙、串珠、环状等形态。
猪瘟诊断:对典型猪瘟病例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典型的剖检病变和血象化验结果,即可做出相当准确的诊断。但由于现今养猪生产及防疫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多以非典型猪瘟为主。因此,临床要做出确诊,必须借助于相应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目前用于猪瘟实验室诊断的方法很多。针对猪瘟病毒的检测,可采取发病死亡猪的扁桃体、肾脏、脾脏和淋巴结等,制成切片或抹片,采用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或酶标抗体染色法进行检测。也可用病料接种易感染猪或家兔等进行动物接种试验;而针对猪瘟病毒抗体的检测,可采取病猪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即ELISA?熏此法可检测强毒特异性抗体,用于区分强毒感染抗体和疫苗免疫抗体),血清中和试验、琼脂凝胶沉淀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和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等方法。一定要进行长期测试,比较发病前后抗体效价的升降。
细菌培养:无菌取病死猪病料,接种于普通培养基内,37℃恒温培养24~48小时,均未见其他细菌生长。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混合感染。
2、综合防治措施
全群用虫克星进行1次彻底驱虫,并按0.5%的比例添加长效土霉素拌料,连用5天;严重的肌注长效土霉素和血虫净。全群用百毒杀、灭杀王、消特灵交替使用消毒,1次/日。饮水中加速补-20或电解多维。
对未感染的猪群和未出现症状的猪作紧急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3~4天可产生免疫力,使一部分或大部分猪获得保护,可控制疫情。
对所有猪群建立行之有效的定期驱虫制度。对污染物、排泄物做好无害化处理。
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清除各种应激因素,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可将金霉素按每吨饲料添加48克,或每升水中添加50~100毫克投给大群猪,可起到预防作用。平时要注意早发现、早确诊和治疗,治疗时要选择作用时间长、血药浓度高的抗血虫药物,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用药或交替用药。
上规模的养猪场尽量坚持自繁自养,可避免或减少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如果从外地外场引进新猪时,应选择非疫区(猪瘟清净区),并做好检疫和免疫接种。进场后,先进行隔离观察15~20天,经过检疫确定为健康猪时,再进行混群饲养。
宋恩杰 刘长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二龙山农场16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