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股潜力将余华推上“刀锋”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3312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余华早期的先锋小说,从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这三个层面进行了革新与探索,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逼近真实,将在“文革”中被忽略、被践踏的人的主体精神不断放大,在苦难、死亡、暴力、血腥中抵制人性本身的退化。其创作特殊鲜明,究其缘由,可从作家的阅读经验、童年的记忆以及生活经历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余华 先锋小说 死亡 血腥 阅读
  “先锋”一词,正如法国荒诞派戏剧作家欧仁·尤奈斯所说,它“应当是艺术和文化的一种先驱的现象……应当是一种前风格,是先知,是一种变化的方向……这种变化将被接受,并且真正地改变这一切。”先锋主义在叙述语言和叙述视角有了非凡的拓新,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内涵和意识形态上进行了非理性的颠覆。那么“胆小如鼠”的余华又是如何戴上“先锋”帽子在旷野中独自远行的呢?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阅读,童年的记忆和工作经历。它们像三股潜在的动力,把余华推上“刀锋”,彻底抛弃了人的生活伦理,直逼生命的原始的不为人知的状态,形成了异常壮观而又残忍无比的暴力叙事。
  一、余华的阅读体验
  余华从他的成名短篇《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忽略生活的表面真实,热衷于生活和历史的深层真实发掘,对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世界的挖掘,拓宽了文学世界的深度和广度。迷恋暴力、血腥、死亡的审美趣味,阅读给予他创作的灵感。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没有一条路是可以重复的》中得到验证,他对卡夫卡的反复礼赞便是无可辩驳的证明。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像马尔克斯、三岛由纪夫、福克纳、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这些世界大师的作品,恰恰正是这批先锋作家所推崇的。他曾回忆说:“到了八三年,我读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就是《罪与罚》,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受不了了,很长时间里我都不敢再读他的作品。”在读三岛由纪夫时,“写作使他的个人欲望无限扩张,但他的现实生活却是越来越狭窄……他过于放纵自己的写作,让自己的欲望勇往直前,到头来他的写作覆盖了他的生活。”
  其中,我们可以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与余华的《现实一种》作比较。拉斯科尔尼科夫拿着斧头去砍房东老太太时,整个暴力过程全是写动作,当斧头直砍下去时,他还让我们仔细观察了这个即将遭受致命一击的头部,是如何的手足无措,通过中断的方式延长了暴力的过程,从而在这些细节的叙述中,使人性中的暴力在叙事上获得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而余华笔下的山峰、山岗两兄弟互相厮杀同样让人触目惊心,余华首先通过暴力展示血腥,再用肢解展示死亡,《现实一种》中山岗死后被送进医院做人体解剖,作者细致地表现了死亡的人体在医生手下的被肢解的过程:
  “她拿起解剖刀,从山岗颈下的胸骨上凹一刀切进去,然后往下切一直切到腹下。这一刀切得笔直,使得站在一旁是(的?)男医生赞叹不已。……那长长的切口像是瓜一样裂了开来,里面的脂肪便炫耀出了金黄色的色彩,脂肪里均匀地分布着小红点。接着她拿起像宝剑一样的尸体解剖刀从切口插入皮下,用力地上下游离起来。不一会山岗的胸腹的皮肤已经脱离了身体像一块布一样盖在上面。”
  二、余华童年的记忆
  这样冷漠惊人的叙事也像他童年的记忆和拔牙的经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童年记忆中的一切都是一个人最初获得的人生经验,它的新奇难忘,会结成一个异常丰实的果实留在作家的内心世界。
  余华的整个童年都是在医院里游荡,他自己也毫不避讳地说:“我对叙述中暴力的迷恋,现在回想起来和我童年的经历有关,我是在医院里长大的,我的父亲是个外科医生,小时候我和哥哥两人没有事做,就整天在手术室外面玩,我父亲每次从手术室里出来时,身上的手术服全是血,而且还经常有个提着一桶血肉模糊东西的护士跟在后面。”
  三、余华的工作经历
  在后来长达五年的拔牙经历中,余华从中开掘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将现实生活中的恐惧、欲望和冲动,自由地播撒在这片奇异的土地上,开出了血色般艳丽的花朵。
  踏上先锋写作的余华并没有用必然的逻辑规则、正常的道德体系去设计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是以一种非理性无秩序的手法将主人公的自然人性放大。《世事如烟》中算命先生为了获得长寿的精气,不断强暴年幼的少女。至于《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等作品,其主人公的非理性几乎变为了一个疯子。在达到极致的、让人惊悚不已的审美效果后,余华的叙事张力蔓延在刀锋上。
  余华不是为了写血腥暴力而反复地咀嚼,而是让我们体验到一代知识分子在异化的环境里所遭到的沉重而又痛苦的经历。在令人恐怖的血腥中,完成了从幻觉的疯狂到现实的疯狂转换,引导人对历史血腥进行本质的反省。
  正如鲁迅先生说过的,他的作品之所以“黑暗”,是因为他生活在“非人间”。因此文学的主观性、虚幻性并不与生活真实相抵牾。“这种梦幻性常常出现在余华的作品之中,他借以反抗现实,表现他心目中的真实,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冲击呆板的现实秩序,破坏现存僵化生活节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11.
  [2]张炯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
  [3]谢有顺.先锋就是自由[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5.
  作者简介:
  刘宗铱(1984—),女,广东汕尾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文、就业指导。
  (作者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四川民间文化大典》以四川区域为对象,对其民间文化做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描述,尤其是在民间文化的分类中表现出很大的学术创新。《四川民间文化大典》的出版,不仅促进了民间文化的学科建设,而且也为推进四川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资源,从而为文化强国、强川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四川;民间文化;学科建设;文化强国  当翻阅沉甸甸的《四川民间文化大典》后掩卷而思:文化强国离不开对根深叶茂、家
期刊
在我们的《家谱》中,不仅收录有一世祖周敦颐的诗,还收录有二世祖周焘的诗,其中《合江亭》诗两首和《和吴栻暑雪轩》诗一首是后者作于他成都任上的。成书于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的《成都文类》这本书也将周焘的这三首诗收录了进去,这真要感谢袁说友、扈仲荣、程遇孙等九人的好意,他们将上至西汉下迄宋淳熙的千百年间文人墨客写成都的诗与文精选其中,不仅让今人还能了解到千年前成都长啥样,也让像周焘这样的历史文化名
期刊
唐宋时期,蜀中酿酒业进入兴盛期,尤以唐代剑南道汉州绵竹县所产“剑南烧春”名闻遐迩,为晚唐李肇载入《唐国史补》名酒一目。本文从唐宋时期华夏名酒酿造业的兴盛,特别是蜀中“剑南烧春”创制出世界最早的蒸馏酒谈起,对唐宋时期蜀中酿酒业的产销方式、专卖制度以及宴饮习俗作一论述。  一、在酒香扑鼻的唐代社会中,“剑南烧春”究竟是什么酒?  酿酒和宴饮是华夏文明的古老习俗和传统,先秦时期就风行域中。蜀中气候暖和,
期刊
1939年“6·11”成都被日机大轰炸那天,一位即将离开成都返回美国的美国友人德慕克(Paul Clifford Domke又译为多姆克)遭遇了这次大轰炸。他用他的摄影器材和文字记录了它。德慕克80多年前的中国之行,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和电影资料。上世纪90年代,其家人把德慕克生前珍藏的这些照片和电影资料捐献给了他的母校美国明尼苏达州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2020年,其校图书
期刊
摘 要 明治宪政体制的形成是伴随着《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而形成的,宪政改革是明治维新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制定过程是漫长的,天皇政权的复归决定了现代化进程中日本的政体及其政治走向,日本宪政体制下的民主只是形式上的民主,却是历史上的进步。  关键词 明治维新 宪政体制 天皇制 民主  一、明治宪法的制定过程  日本宪法制度的建立,深受德国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 德国宪法思想直接构成了明治宪法的法律与
期刊
摘 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到当下中国,无数先进分子对中华振兴与富强路径的探索,揭示了中国的出路,首先在于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继而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要完成这一艰难的历史任务,则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必须要有中国共产党作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乃始自五四运动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蕴酿和开始构建,当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的确立与
期刊
摘 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毋庸置疑的。欧洲大陆上的几大列强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利益交织,逐渐形成了以英德两强为核心的对立军事集团。大量史实表明,英德两大资本主义强国主导了一战之前的局势,英德矛盾的激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然而,一次次的政治危机与矛盾的升级,其中很多完全是可以调和甚至避免的,在通往世界大战的途中,有很多选择岔
期刊
摘 要 枭阝阳县建于汉高祖六年,是江西最早建置的十八个县之一,废于南朝宋永初二年。枭阝阳古城遗址的发现与今后的发掘,对研究西汉时期的江西历史与鄱阳湖地理的变迁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枭阝阳城遗址 考古  枭阝阳城遗址位于都昌县周溪镇泗山村委会大屋场邵家以南1000米的湖洲上,地处鄱阳湖水域之中。地理坐标为东径116°21’43.4",北纬29°06’54.2"。西距都昌县城约30公里。  一、
期刊
摘 要 魏晋六朝以其在政治制度与文化精神的激烈碰撞中产生出的夺目光焰而闪亮在中国的历史中。正是魏晋时代这种开放的氛围、自由的状态,成就了魏晋时期独特的一种社会风尚。  关键词 魏晋 城市 北京 上海  放眼世界,有很多看似奇妙、充满矛盾的现象时常令人们叹为观止:一些本该相互对立或者彼此消解的事物却能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依存并立,孕育诞生,就像最贫瘠的土地能够生长出最艳丽的花朵,最炽热的烈火可以淬炼出最
期刊
摘 要 提到吕雉,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想到她残杀戚夫人成为人彘的故事。但是就吕雉本身的女性角色而言,她也是一个悲剧角色。吕后杀戚姬、诛功臣等攻击性行为的出现与其攻击性心理的形成密切相关,早期的牢狱之灾和刘邦的移情别恋使吕雉深受挫折。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吕雉 挫折 攻击性心理 戚姬  吕后名雉, 字娥姁, 单父( 今山东单县) 人。在传统男权社会中,她却能执掌西汉朝政十五年,临朝称制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