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ali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目前已经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部分。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通过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1. 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应该遵循的原则
  1.1直观性
  现阶段英语教材中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丰富,很多情况下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是很难进行透彻的理解的。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学生更容易接受。比方说如果教材中有关于各地景点的学习,教师就可以到网络上搜索一些图片和相关知识,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真实的了解这些景点,进而促进知识的掌握。
  1.2科学性
  多媒体教学课件选择的内容一定要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教育教学规律相符合,保持与现行教材一致的步调。并与课时目标、学生的接受能力、心理特征相结合对课件进行设计,突出先进的教学理念,将教师的个人教学特色展示出来。
  1.3选择性
  不同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可以与学生的特点相结合通过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很多时候不需要将所有教学内容设计为多媒体课件,也不用对背景图画进行过分装饰,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1.4循序渐进
  知识的积累重在循序渐进,教师应该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结合,在教学课件的设计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激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例如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生词要积极查字典,阅读之后进行总结与归纳。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而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1.5和谐性
   教学质量与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相关,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综合考虑。一方面要将多媒体的交互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应该对学生的语言与体态功能进行调动,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课堂的亲和力得到增加,保证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
  2. 英语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1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新教学模式引入之后,知识被看做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创造。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探索为主,教学内容同时包括语法教学、人文精神教学以及自然科学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2.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将直观教具与电教化设备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使试听效果得到增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引入使英语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起来,教学课堂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教师可以利用Author和PowerPoint对电子教案进行编制,将动画、图像等插入到演示文稿中,将教学内容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这样教学内容就会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对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2.3通过信息技术构建口语交际平台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因为自身的特点而存在着独特的优势。首先,通过对多媒体网络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氛围中,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次,网络学习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国外新鲜事物的了解,这对外语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实际上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语境学习,只有多与外国人接触,多听地道的外语,才能使语言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使自己的英语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这种与外国人“面对面”的语言交流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3. 结语
  信息技術的引入不仅激活了英语课堂教学,还对教学手段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敢于尝试,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下,营造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教学课堂,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培养,最终使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得到真正实现。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同样存在于师生交往之中。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