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分析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_ho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信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当前高素质人才必备的一项能力。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在幼儿教育中加强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已经成为主要任务。但当前不少幼儿依赖性较强,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缺乏上进心,同时加上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落后,使得幼儿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缺乏自信心。因此,幼儿教师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地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帮助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信心;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已经成为当前重点研究的课题。幼儿阶段对幼儿今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此时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进而实现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鉴于此,本论文就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进行分析研究。
   一、幼儿自信心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保护过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幼儿得以在温馨的环境下成长,而在家庭人员构成中,除了父母还有老人帮助照料幼儿,而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超然,家长很少因为幼儿犯下错误而责罚他们。这样的教育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幼儿快乐成长,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幼儿缺乏锻炼,探索意识也不足,最终导致幼儿独立性较差,并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1]。当幼儿进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就会暴露性格孤僻等缺陷,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打击就会出现自卑心理。
   (二)教师的过多批评
   幼儿十分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得到教师的表扬幼儿会感到兴奋,如果犯了错误遭到教师的批评就会产生沮丧的情绪。而部分幼儿教师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容易用“你怎么这么笨”“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等语言,而幼儿幼小的心灵就会受到伤害,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变得不爱积极表现,逐渐萌生自卑心理。
   (三)同伴的友谊
   幼儿对外界的感知完全是无意识的,非黑即白是幼儿的世界观,他们对外界的感知十分敏感,对个体的情绪变化感知良好。另外他们对同伴的喜爱可能是一瞬间的,同样同伴的喜恶对他们心情影响巨大,厌恶数量的增加可能导致幼儿心情郁闷,量变引起质变,导致幼儿的自信心下跌。
   二、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一)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其自身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因此,要想加强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就必须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幼儿教师要深入地学习和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当前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并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充电,进而有效地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幼儿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并且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并促使幼儿养成正确的“三观”。同时,幼儿教师要加强与幼儿的互动交流,根据幼儿的真实需求设计教学计划,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为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创造条件。
   (二)关爱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第二任“家长”,并且与幼儿有较长时间的接触,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关爱,不仅要当好教师,同时还要当好家长,要学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了解幼儿的真实需求,从而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当前幼儿身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很容易出现各种错误的言行,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引导,要学会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指引,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調动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参与度,从而实现幼儿自信心的培养[3]。教师可将赏识教育运用到日常教育中,为幼儿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促使幼儿自我管理意识的确立。并且,幼儿教师要具备一双发现的眼睛,找出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对幼儿积极地进行鼓励,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并且要注重对幼儿自尊心的保护,不得责罚幼儿,要通过激励性的语言来引导幼儿想说、敢说。
   (三)榜样力量,鼓励幼儿取长补短
   幼儿期的幼儿对于事物充满着好奇,也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这些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言行举止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幼儿,因而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严以律己,与人相处热情大方、做事细致耐心等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榜样力量[4]。比如:教师在课间游戏的时候,发现地上有碎纸、垃圾等,会捡起来扔到垃圾桶,这样简单的一个动作,教导幼儿爱护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幼儿一旦发现有垃圾可以随时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在循序渐进中教师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获得别人的赞扬与认可后,自信心大大增加,幼儿也会更加自信。
   (四)调整教育期望值,培养幼儿自信心
   幼儿教师与家长对于幼儿的期望,是幼儿衡量自身能力的一种标准。一般来讲,幼儿的成功率高,他们的自信心就会高。幼儿事事失败,事事达不到老师与家长的要求,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削弱,自信心难以树立。受生理与心理条件的影响,幼儿的抗击打能力低于成人。在对幼儿的自信心进行培养时,幼儿教师要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准对其提出要求,让幼儿通过努力达到期待。拔苗助长的行为绝对不能发生,偏离幼儿的正确成长轨道,提出过高的标准,会让幼儿心理受挫。因此,调整对于每一个幼儿的期待值,是一项较复杂的工程。符合幼儿实际情况的期待,才能让幼儿的成功率提高,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增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中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并加强家园之间的合作,从而有效地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丽琴.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解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228.
   [2] 龚娟.论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08):165.
   [3] 王世红.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31):167-168.
   [4] 王世红.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31):167-16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素质化教学目标的提出,要求学校教育应跟上教育改革标准,要求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化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改变陈旧刻板教学观念,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创新型课堂,营造灵活、自由的教学氛围、推广实践创新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构建知识架构进而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标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化学学科作为高中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积极贯彻落实新课改提出的
期刊
摘 要:美术教师要全面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积极运用一些有助于激发课堂活力、唤醒学生求知热情的教学模式合理的优化美术课堂的教学。本文将结合笔者的一些教学经验总结,就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建议         美术学科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和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以美术学科素养等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但目前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还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学生的体质问题一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尤其是在我们教育领域内,学生的体质问题,通常会被大家归咎于我们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本文中就针对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展开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以总结经验,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关键字: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引言: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其主要的内涵和要求就是提高
期刊
摘 要:在人美版美术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节欣赏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西班牙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及其作品立体主义的风格特点。基于对于立体主义风格的个案性了解,学生的鉴赏能力已经得到了一些提升,但是并没有突破“像的就是美,漂亮的就是美的”这一局限。可以趁热打铁,进行一次比较详细且适合初中学生学情,通俗易操作的立体主义风格学习,以便学生得到美术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立体主义
期刊
摘 要: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学生家长对中等职育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导致中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长期无法得到保障,中职生也成为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群体。中等职业教育的存在是非常有价值的,中等职业教育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生源,中职生毕业生质量直接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研究和探索中职生管理与教育的新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字:中职;学生;管理;教育         一、中职学生
期刊
摘 要:初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历史核心素养才能够达到历史学习水平的进步。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历史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围绕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进行论述的展开,重点在于讲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查证史料的能力、理解与阐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期刊
摘 要: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一定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的整合。本文主要从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具体实践以及作用进行阐述,主要以我在新泰市寨镇初级中学的教学实践为例。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德课;实践与作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新课堂教学   要上好一堂课,备课是必不
期刊
摘 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到主导作用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是教给学生做人、学习的方法。而学生的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专注的习惯   二、表达的习惯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世界体坛的地位越来越明显,而从小锻炼孩子的体魄,树立优秀的体育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的教育是其他阶段的基础。从小养成强健的身体素质,是将来面对繁重课业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丰富小学体育教育的课堂内容是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重点。投掷项目作为田径项目中的其中一種形式,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投掷项目能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丰富课外活动内
期刊
摘 要:当下,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点。作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的英语科目,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时容易陷入无聊、枯燥的心境中。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打破单一的教学策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更为有趣,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记忆。本文将以初中英语为例,探析信息技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英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