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学生成绩正态分布下“挂科”现象的研究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_2005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理论上讲,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正态分布是教育教学良性发展的重要表现,但若过度追求成绩的正态分布,势必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我国的教育方针,对教育教学将产生不良的影响。而目前许多高校硬性规定一部分学生“挂科”就是过度迎合成绩正态分布的不良结果。本文将就目前高校出现的这种现象进行以下探讨和研究:透过学生成绩正态分布的不合理性对“挂科”现象的分析;高校学生成绩正态分布下“挂科”现象的对策及启示。
  【关键词】挂科考试成绩正态分布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2-0037-02
  
  正态分布(图1)是连续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一种,是数理统计与实际应用统计的一种理论分布。长期以来,许多大学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惯用正态分布的模型去进行拟合和统计分析,提出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成绩应呈正态分布,优秀的和不及格的(即“挂科”)应占少数,中等的占多数,即“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格局,并以此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然而,近年来正态分布正被人为的扭曲和滥用,不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而人为的制造“挂科”学生,为正态的成绩而强求成绩的正态,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我国的教育方针。
  一、透过学生成绩正态分布的不合理对“挂科”现象的分析
  1.高校学生成绩过度迎合正态分布的不合理性
  (1)压抑学生学习动机,影响教育质量提高。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学生成绩的正态分布已经成了一种‘条件反射’。这样做的必然结果是,教学只能使少数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对学生而言,使得许多经过努力实际水平提高的学生却无法提高考试成绩,从而强化了这部分学生的自卑心理,弱化了他们的学习动机,难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教师而言,势必造成部分教师无法做到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成绩,有的教师甚至降低考试要求、弄虚作假。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影响测验的信度。考试只是传统教学中检查学生学习、反馈教学的常用手段,在通常的卷面考试中,尽管教师出卷会注意各章节的内容,但由于试题数量有限,试卷成绩也就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过度追求正态分布使得教师无法做到公正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客观上造成某些教师为了达到学校硬性规定的正态分布,在编制测验题目和批改试卷时难免存在急功近利、不负责任的心态,从而导致分数贬值,阻碍了教师个体教学方法的长进,影响了教育的正常发展。
  (3)影响学生能力发展,扩大学生两极分化。心理学与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间存在差异性。在一定时间内,能力较强的学生比能力差的学生吸收的知识要多些,致使学习程度上存在高低之分。由于受正态分布律的束缚,经常获得低分数的学生由于很少得到鼓励,导致学习漠视,成绩越来越差;而经常获得较高成绩的学生,他们为了保住自己已取得的名次,过分重视自己的分数,往往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越学越好,从而导致“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的两极分化格局。
  2.对高校学生成绩正态分布下“挂科”现象的分析
  在学校里,每一门课程结束后都有相应的测试,这是一种水平测试而不是选拔测试。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硬性规定学生考试成绩必须符合正态分布,这让许多老师犯难。如果某班学生的某门课最终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的,则意味着老师的试题设计及成绩评定是合理的、科学的。反之,如果呈偏态分布的,则意味着老师的试题设计及成绩评定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为了迎合学校给老师硬性规定的正态分布“任务”,老师在考前给学生“圈重点,画范围”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老师为了避讳这些敏感的词语,委婉的说成是“圈教学重点”。学生不是全面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而是靠死记硬背部分重点,这种成绩当然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师阅卷评分只注意过程和答案,无法从卷面上了解学生应用、表达和独立汲取知识的能力;阅卷过程中难免掺杂“印象分”、“感情分”;教师为追求正态分布甚至人为调整学生分数,由此导致学生无辜挂科,对他们以后的就业和发展将会带来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并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破坏了整个学校的学风,长期以此将影响教育的良性发展。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在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没有有意降低试题难度的前提下,应使学生考分越高越好,而不能人为为追求正态分布而让学生无辜挂科。我们若不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而是踏着正态分布的路子,人为的制造挂科学生,只能是降低要求、弄虚作假。到了复习课上把要考的试题都讲了还有学生“挂科”的时侯,考试成绩再怎么符合正态分布,高等教育还有什么质量可言!美国自60年代提出“学生成绩应正态分布”,到80年代又被打倒,近年来这种分布却成了我国教学管理的一种时尚,甚至有的学校还依据它作为考核优秀教师的标准,实在是一种悲哀。难道我们现在还要步四十年前美国的后尘?我们一流的高等教育何时才能实现?我们那些无辜挂科的学生何时才能“翻身”?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按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学生各个合格,人人成才,过度追求正态分布强行制造挂科学生,显然有悖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思想。
  二、高校学生成绩正态分布下“挂科”现象的对策
  1.学校行政部门对“挂科”的规定进行修正
  教育改革是时代的要求,除了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等方面要改革外,教学评价的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也是十分重要的,忽视了这一点,即使步子再大、再快,也无从评价教改的成功与否。因而学校行政部门应该改变以往过度迎合正态分布的陈旧观念,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坚信好的和差的学生不是固定不变的,关键在于教育。因为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将起着决定作用。只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精神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能稳步提高。那种无视正态分布的影响因素,人为规定考试成绩中必须有挂科学生,将成绩正态分布绝对化的做法,严重影响了整个教育的良性发展,实则是一种过“度”的舍本逐末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我们应该公正客观的对待学生的考试成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努力取得与自己努力相应的分数。
  2.建立健全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
  目前许多高校老师为迎合学校硬性规定的硬性分布,致使少数学差生认为学与不学都一样,反正也难免挂科,于是就破罐子破摔。这直接影响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妨碍了总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确保教学质量,尽快建立和完善习题库,实行教学与考试相分离,是当务之急。教管教、考管考,阅卷流水作业,试卷发给学生审核,要是学生对某道试题有所疑问,可以请老师再次评审其试卷,确保评卷的公正性,并让师生双方都对评卷的结果没有异议,然后指定学生登分和加计总分,扩大分数的透明度,实现学生对分数的监督。
  3.明确目标,合理要求。
  学生学习后的测试,应是达标性的、水平性的测试。故应依据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来命题,而不能因为大多数人都掌握了而人为地随意拔高,出偏题来“卡”学生,使学生无辜挂科,这样的过高要求即无效度可言。只要确定了目标,而学生通过努力又能达到的,这样就能使学生有抱负、有信心去实现目标,并向优等的行列靠拢,为最终能达到优等而努力。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指出的“学生的个别差异大多是人为的、偶然的。只要有了适当的学习条件,一个学生能学会的东西,其他学生都能学会。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速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取得优秀成绩。”这就为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高校学生成绩正态分布下“挂科”现象的启示
  学生成绩正态分布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用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因而对正态分布我们就应该用此观点去看待、去分析。这样有助于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切实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对于成绩的正态分布应该把握好“度”。我们并非反对成绩正态分布本身,而是反对把成绩正态分布绝对化的做法。成绩的分布曲线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动态曲线。在要求其达到正态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学生、教师、试卷评判标准等各方面影响因素,实事求是地得出一组科学合理的反馈信息,而不能为达到分数的正态分布人为的去干预、去创造。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正态分布律并不是什么神圣的东西。它不过是最适用于偶然与随机活动的分布而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我们力图使学生学会我们必须教授的事物。如果我们的教学是有成效的话,成绩的分布应当与正态曲线很不相同。”
  教育综上所述,我们应允许合理的非正态分布成绩的存在,不应过分追求和滥用成绩正态分布而人为地制造一些没“资格” 挂科而挂科的学生,这样不仅不利于鼓励学生,还有可能给学生心理造成巨大伤害,在某些层面也掩盖了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违背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我们应实事求是,公正客观的对待学生的成绩,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试卷分析,最重要的是让每个经过努力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与之努力相适应的分数,为切实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主动性,有益于使教学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更好的迎合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
  参考文献
  1 布卢姆著、邱 渊、王 纲、夏孝川译.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 吴文侃.当代国外教学论流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3 刘宏武.学生学习新策略[J].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4 陈一百.学习成绩检查与评定初探[J].教育研究,1982.7
  5 王少湘、林永柏.对学业成绩正态分布律的质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
  6 张国才.学生学习成绩负偏态分布的合理性[J].江苏高教,2002
  7 李 晴、李门楼.对考试成绩正态分布绝对化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
  8 蒋 波.正态分布的使用误区及影响因素[J].浙江教育科学,2006(4)
  9 岳武陵.对考试结果要用正态分布评价的思考[J].科技资讯导报,2007
  10 朱方鸣.正态分布与教学成效辨析:对传统教学评价观念的反思[J].教育与职业,1996(10)
其他文献
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高喷灌浆技术是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水库坝基的防渗漏问题,具有实际的意义.本文重点对这一技术进行探讨,主要阐述
期刊
发展制造业需要处理好四大关系:(1)发展高技术与发展制造业是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2)处理好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3)装备制造业与产业结构
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了我国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这 In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决战之年,也是西藏社会局势由基本稳定迈向长治久安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检察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根据中央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自治区党委
当前,我国的建筑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我们一方面要重视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还要对建筑内部的环境加以充分的
【摘要】针对目前翻译教学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重视不够的情况,本文从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翻译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即英文长句子如何翻译的问题,探讨了翻译教学的重点,并从直译与意译的关系、拓宽语言知识面、英文长句子翻译技巧三个方面指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意译直译知识面拆译倒译综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2-0035-
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是高新区制造业与世界接轨,提升国际竞争力,向世界级生产基地目标迈进的绝好机会,同时也会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摘要】偏远地区雨水下渗少,径流大,水质比较好,具有良好的回收利用价值和前景。因此,本文结合某偏远生活区雨水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构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的途径,希望能够为缓解我国偏远地区水资源紧张现状提供帮助。  【关键词】偏远生活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紧缺现象日益紧张,尤其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来说,往往周边存在较多的山区,具有丰富的雨水资源
我们要以研发、推广应用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将863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集成,会同有关部门、省市及企业,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的百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