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HRS 2018:心房颤动治疗首选消融还是药物?

来源 :心电与循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uasong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容易出现血栓性并发症或影响心功能,患者通常需要反复住院或门诊治疗。早期的一些临床研究如AFFIRM、RACE等发现,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并不高。近年来,利用经导管消融技术转复心房颤动为窦性心律的技术和设备日趋发展成熟,成为电生理领域的热门操作。但是,消融费用昂贵,使得一些患者"望而却步"。单次消融手
其他文献
通过对 1991~ 1999、1999~ 2 0 0 1年川滇地区GPS水平运动资料的非震负位错模型反演和形变应变场时空演化分析 ,结合地质构造 ,研究了块体及边界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与强震蕴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①总体上本区呈现近SE向滑移叠加绕垂直轴顺时针转动的复合运动 ,1999~ 2 0 0 1较 1991~ 1999年运动速率及应变率减弱 ;②强震多发生在形变差异显著的块体边界附近和块体
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Ms8.7地震前后中国重力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根据M2波潮汐因子的月变化曲线及加卸载响应比讨论了该次地震可能引起的重力趋势性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印尼Ms8.7地震引起的M2波潮汐因子趋势性变化是明显的,但在不同地区趋势并不相同。
患者男性,76岁。因“反复胸闷不适10余年,再发1周”于2016年8月27日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体检:心率67次/min,血压102/66mmHg,神志清,精神可,颈静脉未见充盈,心尖区未见明
本文报道1例下壁呈R 型,V1呈qrS 型的室性期前收缩(PVCs)的标测与消融过程。患者女性,68 岁。因反复心悸、胸闷4年,加重半月,多次心电图检查示频发PVCs,24h动态心电图示PVCs 28 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