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no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各科目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但仍然更注重应试教育,很少将实际问题融入到教学中。在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按照书本和教学大纲进行知识的讲解,难以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在学习高中地理时,由于地理科目枯燥和乏味,学生没有积极的心态,久而久之会厌恶该课程的学习,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热情,提高其学习成绩,并通过学习提高其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对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并论述了新课程下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回归生活实际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开始注重回归生活实际的课程教育,将书本知识真正融入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更加需要回归生活实际,结合现实生活的问题处理地理课程中的问题。地理学科本身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并包含了文化的、生活的、科学的诸多内容[1],所以在进行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时,必须结合其区域性的特点,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摒弃传统的教育思路,利用全新的理念,回归实际生活,打造全新的教学思想,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水平。
  一、积极利用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
  地理课程中会涉及很多科学性、文化性、区域性的典型问题,况且在现实生活中都存在具体的生活模型。鉴于地理课程的多样性特点,在教授高中地理科目时不能通过单一的课堂讲解进行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将课本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
  对于地理课本中枯燥的文字和公式内容,学生不仅会感到乏味,而且难以理解,学习兴趣自然不高。相反,对于生活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想象和理解。所以要求教师在进行该科目教学时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将材料和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用生活去体验和感受学习内容。如星球运行、四季变化、寒暑交替、云雨雾风、日出东方等自然地理现象都很常见,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可以从现实生活开始[2]。
  例如:在学习必修课程的第二章《重要的天气系统》中的内容时,如果采用单纯的书本讲授,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顿时失去兴趣。反之,教师在讲课之前先以提问的方式开始课程。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看了昨天的天气预报了吗?昨天本市是25-30℃,北风2-3级。那么请根据该天气预报推测一下明天的天气会怎样呢?”首先在该问题中,问到了看电视中天气预报,学生本身会对家庭电视一类的事务比较感兴趣,而且提的问题关系自身所处环境的变化,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就会引发学生思考。因为天气现象是学生现实生活中最能直接感受到的事物,是一种自然的特征,同一时间不同区域的天气变化不尽相同,所以要想推测未来天气的变化情况,首先要学好今天的课程《重要的天气系统》,只有掌握了课本内容,然后联系实际生活,才可以进行预测。
  因为学生对环境中天气变化感触较深,所以在设定场景时,教师对该学习课题应用现实生活的实例引导,由现实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学生充分了解了所学内容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卖力。
  二、合理利用地方特色民谚
  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单纯采用书本语言教课,不但会让学生感觉乏味,还会令教师感到枯燥,所以可以适当采用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民谚和俗语等教学手法。在地理课程中比较有意思的民谚有“瑞雪兆丰年”、“春雨贵如油”等[3]。
  为什么民间会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呢,其根据又是什么呢,地理课程中如何解释呢?这些问题都让学生先自己对照课本进行预习,然后试着让学生回答,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研究之后会对该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4]。其实瑞雪兆丰年主要是因为冬季较冷,下雪很难融化,雪盖在土壤上,中间存在一些空隙,像棉被一样盖在庄稼上,避免了外面温度较低对庄稼的冻害。这样在春天来临时,雪慢慢融化,天气转暖,雪水会滋润干涸的庄稼地,渗入土壤,浇灌庄稼。另外雪还可以将害虫冻死,避免害虫对庄稼的损害,提高庄稼的产量,所以说“瑞雪兆丰年”。这样一个小小的开头,会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对知识的渴望油然而生。
  三、加强利用地理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
  在讲授《时区和时差》时,首先教师可以根据一个小故事说明学习该课程的用处。
  在2013年3月8号8点,一位老大爷在马绍尔群岛一家银行准备兑现一张奖金为10000美元的彩票,但银行工作人员拒绝兑现,原因是按照规定,领奖日期为3月7号24点之前。老大爷难过之际,这时一个年轻人用500美元买下了老大爷的这张废票,老大爷想反正废了,干脆卖掉。该年轻人拿着票立马坐飞机飞往檀香山,过了一小时到达,然后此时时间为3月7号9点30分,然后年轻人在银行兑现了10000美元的奖金。转眼间,由3月8号变成了3月7号,怎么回事,是时光倒流了,还是在穿越?这样的问题,学生再也按捺不住了,马上开始翻起课本,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成绩怎会提高不了?
  通过上述事例的讲解,以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形式开始要讲授的课程,首先利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激发起探究问题的热情,这样学生才可能积极地探索和求知,认真地学好书本内容,才可以利用所学内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答疑解惑。
  四、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以学生为根本
  在进行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时,因为高中地理课程涉及内容较多,涵盖多个门类,所以在教授课程时必须时刻把握学生的学习心态,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活动和教学方式感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了解学生。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以学生为根本,研究教学方式、教学工具、方案和设施等问题,合理、科学地安排和布置学生作业,使其更好地完成地理课程中要求的内容。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空间,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实践活动中开展地理内容的教学,做到寓教于乐,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五、真正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要想回归生活实际,就必须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融入地理课程教学。例如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同学们看到沙特阿拉伯人头戴白色头巾,并且身穿白色长袍,请问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习惯,仅仅是风俗习惯吗?因为我们平时在电视上看到阿拉伯人都是一身白色的着装,并且围着白色头巾,我们时常会想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风俗习惯,通过本课程的讲解,才会明白其这样着装的原因是阿拉伯的地理位置和干燥的西亚气候,再加上强烈的日照[5],所以才会这样打扮,以增强阳光的反射,避免吸收过多的热量。
  六、结语
  高中地理课程越来越重要,在教课过程中,要在采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发新的思路和理念,改进教学模式,使地理课程教学回归实际生活,将生活实际问题跟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解决现实问题时,不知不觉地提高高中地理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课过程中,要求教师把握好技能、知识、情感等各个因素,注重实际生活和课本内容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地理课程的价值,使地理教学回归实际生活。并且注重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真正将地理学科的内容贯穿学生的生活中,解决身边接触到的自然问题,在主动探索生活中的难题,找出问题答案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提高自身的地理知识水平和探求事物真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謝谦云.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9:181.
  [2]邵志豪.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王向东.中学区域地理的主题选择、目标构建和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王琰.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5]徐建红.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就要有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分析、解决能力)、综合能力作为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培养这四种能力,本文重点介绍了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既体现课标要求,又有利于学生日后自身的发展,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历史课堂思维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
目的 此研究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中采取舒适护理,对护理效果予以探究.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48例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对上述患者进行随机分
目的:探究在宫颈炎治疗中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8例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
从2000年开始,内蒙古大规模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工程涉及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和包头市的31个旗县,二期工程涉及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呼和
期刊
高中新课程倡导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倡导学生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整合,保证每位学生均衡、和谐地发展。在此背景下,“课堂情景化、情境活动化、活动生活化”成为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将最新的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成为政治老师必须思索和应对的问题。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以丰富多彩的声、色、图、文、动画等形式,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使课堂一下子变得
新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之中,要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清晰可见的课时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适合学情的学案,只有将这三者有机结合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打造出有效课堂,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而这三方面要想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落实,教师必须首先明确“教什么”。这样,课标解读和分解在实际教学中就显得越来越迫切。学习“分解课程标准”,学会专业地思考教学中的问题是
目的 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其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录的总计162例患者为对象,随机以每组81例作为观察组和
构建“自主互助型”学习模式,有利于改变传统意义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而将其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从而真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乐于探究、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在宫外孕患者保守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试验者是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米非司酮)和观察组(米非司
前不久,监察部召开了国务院有关部委清查对外经济合同工作座谈会,乔石同志在会上着重谈了改进作风的问题。把作风的根基打好乔石同志说;党中央、国务院对建立监察机关,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