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水刀在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gverger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螺旋水刀在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所实施的97例螺旋水刀解剖性肝切除病人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手术中有89例不需阻断肝门,断肝时间为15~45 min,断面处理时间为8~20 min,出血量在150~1200 ml之间(<800 ml 93例,>800 ml 4例);术中视野清晰,肝内管道系统暴露充分,未发生管道系统误损,术后B超监测未发现有重要血管损伤的表现;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平均约为1周.结论 螺旋水刀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能减少肝门血流阻断,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游离癌细胞的变化,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06年4月至2008年6月间63例腹腔镜、61例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术后腹腔灌洗液,分别运用细胞学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的阳性率和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变化,观察胃浆膜受侵面积与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率的关系。结果腹腔镜组术后腹腔灌洗液游离癌细胞的阳性率为25.4%
目的 总结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84例,其中男24例,女60例;平均年龄80岁(75~97岁).手术分别采用单极和双极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40例和44例,其中选用现代股骨柄行生物学固定40例,选用老式股骨柄分别行骨水泥和生物学固定29例和15例.结果 本组中50例获平均5年(1~10年)随访.X线片显示,髋
目的 探讨RNA干扰(RNAi)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E6AP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未经转染的HeLa细胞)、转染阴性对照的小干扰RNA(siRNA)组及转染特异性E6AP siRNA组.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E6AP mRNA、蛋白表达水平,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目的:评价2种氯雷他定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自身对照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志愿者按体重配对随机分为A、B组,分别单剂量口服40 mg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
目的观察脊柱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在不同类型瘤周组织中的侵袭距离,为两者手术切除范围的确定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将7例脊柱骨巨细胞瘤与10例脊柱脊索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按瘤周组织类型的不同,分为骨皮质组、软骨组、骨松质组、肌肉组、脂肪组和瘢痕组,分别测量各组标本肉眼边界(MSM)、组织学边界(HLM)与分子边界(MCM),并进行各边界组内比较和MSM-HLM、MSM-MCM组间比较。结果除骨皮质组与软
对本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476例心搏,呼吸骤停心肺复苏(CPR)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
目的 对比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及LasI和RhlI突变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大鼠皮肤溃疡创面后生物被膜形成的差异,探讨铜绿假单胞菌LasI及Rhll基凶在活体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皮肤溃疡模型,共60个创面,分成3组,前两组分别接种导人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的野牛型铜绿假单胞菌及LasI和RhlI突变株铜绿假单胞菌,另一组不接种细菌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3 7 10 d切取标本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行根治术治疗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6例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12个可能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特征性临床病理因素,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906例患者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9.8%、75.4%和7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理类型、病变长度、淋巴结转移数、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周围器官受侵情况与行根治手
患者女,38岁.6年前双侧大阴唇出现红斑、丘疹,偶痒,逐渐融合成斑块,表面糜烂、破溃,渐延及会阴、肛周.半年前右下颌出现直径约为1.5 cm皮下结节,表面皮肤正常,质硬,有酸胀感,渐增大,4个月前左颏部出现直径约0.5 cm皮下硬结.自觉眼干、口干20年余.实验室检查血ANA 1∶320颗粒型,SSA抗体阳性.唇腺病理活检:小唾液腺组织内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右下颌肿块穿刺,见肿瘤细胞.右大阴唇皮损病
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奇异变形杆菌的L-氨基酸脱氢酶,并对产物苯丙酮酸进行了鉴定.奇异变形杆菌的L-氨基酸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具有酶活性,并且发现其活